最近看了两部真人事件改编的电影,一部是《摔跤吧,爸爸》,另一部同样也是讲关于教育的,《可爱的你》,但似乎影响力,市场力和传播度并不如第一部的深远。
看过《摔跤吧,爸爸》的朋友,相信都会为比赛的激烈绷紧了视线,同时也在深深的感慨男主爸爸的魅力,在印度那样的一个国度,顶着生活压力,顶着所有人的不解和轻视,顶着世俗陈规的眼光,一步步,带领女儿走向最后的冠军。
虽然拿冠军是爸爸的梦想,但爸爸更希望女儿,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因而即便女儿的叛逆让他伤透了心,他依然如一的选择站在女儿身边,做她的坚实后盾。父爱如山,充斥在满满的正能量的家庭教育里。
另一部电影《可爱的你》,相信好多人没看过,也是一部根据真人事件改编的电影,虽然网上的播放量远不如《摔跤吧,爸爸》,但我觉得,这是一部成功的中国式的电影。
《可爱的你》,讲述着在那个补课成风的年代,吕慧红深感一个教育人的悲哀,毅然决然放弃了工作。当她看到偏远地区元田幼儿园因为招生问题面临解散的时候,决定重操旧业,当起了“四千五校长”。
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甚至一次次面临着五个孩子的家长自己都要放弃的情况下,“四千五校长”不断的走访,交心,带着“孩子都要接受教育,不管什么原因”的信念,用实际行动,硬是撑起了元田幼儿园的一片天。
家长们从最初的麻木,不重视,到最后的一条心想方设法要帮学校继续开下去。学校周边的吃瓜群众从一开始的打赌“四千五校长”什么时候放弃,到最后擦掉了所有的赌注信息。最后学校留住了。
这是一部充满泪点的剧情,我觉得它所展示的意义,并不输于《摔跤吧,爸爸》,它揭露了社会底层的痛点,揭露了教育的痛点,还有生活里,我们经常会忽视的细节。
1、关于补课
这是个很奇妙的事件,关于补课,我觉得意思分为两层。其一是,家长从小希望孩子能有多项能力,所以拔苗助长也罢,填鸭式也罢,争强好胜也罢,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学习班,兴趣班,而不管是否是孩子喜欢的。这些所谓的兴趣班,仅仅是家长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是建立在孩子们自身的真正能力和意愿上,因而导致很多教与学的问题,孩子成长的问题。
另一层意思,现在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好好教,却在私下给学生办起补习课,让学生多花钱,来学习本来就是课堂上的知识。这不是个例,这是一个现象。
2、关于交流
影片里,“四千五校长”在同单纯的孩子们交流的时候,面对孩子的不解,或者心理障碍时,她循循善诱,将心比心不断的用很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导孩子们走进自己的想法里。这是一种交流手法,但反观如今的很多幼儿园,好多幼师在面对小孩的迟钝时或者调皮时,不是引导,而是用暴力方式。这,已经不是职业的问题。
3、关于梦想
很多时候,经常会是父母会问起我们的梦想是什么,而我们,几乎很少会去问父母的梦想是什么。其实,父母也是有自己的梦想的,只是把爱都给了孩子们,把精力用去应付生活的大大小小事,而把梦想隐藏起来了。父母也是有梦想的,你是否问过了?
4、关于教育
教育是为了什么?拼成绩吗?拼父母的荣誉感吗?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你多少知识,知识也会有错误的;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训练你拥有多少能力,能力是会落伍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探索,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