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对苏战争对于纳粹德国来讲,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德国人也不愿意过早面对这个东欧庞然大物。
德国人在二战初期,开始不断试探和挑战英法的底线,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军力。可以说,一战结束后,英法为了自身利益,逐步放松了对德国的管制和监控,这是德国恢复的基础。如果英法严密管制德国,德国很难起来的。而英法根本目的其实只有一个: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火拼,他们渔翁得利。这一点,包括德国、苏联都是心知肚明的。为了自身利益,两个完全性质不同的国家开始缔结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能够长久地地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纸空文,虽暂时缓解苏德矛盾,但不能最终解决两个的矛盾冲突。
先来说,德国为什么主动进攻苏联,苏联真的是非打不开吗?
首先是因为纳粹德国西线打不开局面,必须想办法保持战争状态。在击败宿敌法国以后,纳粹德国剑指英吉利海峡,但德国的海军和空军并不给力,对岛国的战争可以用尴尬来形容,虽然对英国展开轰炸,但并没有机会实现跨海作战。德国试图转移战争方向,此时,在欧洲大陆上,不是德国的土地就是盟友、附庸国。唯一幸存的就剩下苏联了,苏联也知道这个情况,德国只有闪电战,突然袭击才能打败国土辽阔,实力强大的苏联。为了不停止扩张的步伐,就必须选择进攻苏联。
进攻苏联的第二个原因是苏联的威胁。德国和苏联合伙瓜分了波兰以后,苏联实际上已经威胁到了德国核心地带。同时苏联的地盘逼近罗马尼亚,还威胁到德国在罗马尼亚的石油,要知道石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一旦失去石油产地,德国的安全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威胁让纳粹很恐惧,德国害怕苏联人突然袭击他们。作为欧洲大陆当时还能够独立自主的大国,苏联会不会先发制人,袭击德国,挑起战争这个很难讲。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个是战争真理,德国不想失去战争的主动,所以考虑快速进攻苏联中心区域,也就是苏联的欧洲部分,迫使苏联屈服。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为了缓解压力,德国与英法的战争已经挑明了,德国在欧洲大陆和他们决战完全有实力,但英国有五个较大的自治领,法国有遍布五大洲,面积广大的殖民地,重要的是还有来源于英国的强国美国。这些都是欧洲两个列强的底气,德国人压力山大,只有换个方向,才能缓解压力。尤其减少英国人的反扑。,德国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调转方向进攻苏联,让西线的英国松开。这在二战爆发之前是有这个可能的。但此时,英德矛盾已经激化,战争局面很难调和。
第四个原因是苏联丰富的资源是纳粹德国补给的需要。苏联自始至终是个工业国家,资源也非常丰富,苏联的乌克兰是欧洲著名的粮仓。击溃苏联,纳粹德国就能很好地补充,有利于进行下一步行动。换句话说,苏联的好地方太多了,纳粹眼馋,想趁机拿下。如果德国能够较顺利的拿下苏联欧洲部分的几块好地方,对德国来讲,会明显增加实力。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有这么多理由,他不怕双线作战吗?实际上,我们不用后来的结果反推德国人怎么想的,纳粹德国还是经历比较周密的计算的,给出的理由是:
第一,德国整体实力要强于苏联。就一对一的战争表现看的确是这样的,德国虽然受严寒影响,但也可以做到逼近苏联首都莫斯科,可以长期围困列宁格勒。只不过受制于严寒和苏联红军的顽强,苏联后面才有反攻机会。如果德军越冬物资准备好的话,苏联很难有胜算。
第二,没有预料到苏联和英美联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和英国、美国始终不对付,甚至相互敌视。这些国家联合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是战胜轴心国的关键。如果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想想这些国家形成同盟是很难的。没有英美的支持和援助,苏联会很艰难。没有东西两线夹击,德国不会那么快战败。
第三,德国过分相信队友。德国的队友是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还是日本军国主义,德国寄希望于日本北上,夹击苏联。这样苏联就会腹背受敌,很容易被击垮。如果日本真能北上,那么苏联的战略回旋余地就会小很多,战略纵深没有那么大,加上早期的溃败,很容易抵挡不住。诺门罕一战,日本彻底失去了北上的想法。转而和苏联谋求和平相处。还有德国那些仆从国,都想和德国一起在苏联身上捞一把,一旦德军不行,就一个个崩溃了。
战争就是这样,瞬息万变。前面盘算得再好,也预料不到后面。多行不义必自毙,纳粹德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元首被猪队友坑了,鬼子如果在41年拖住百万远东军,苏联活不过42年
苏联才是最大威胁
二战初期,纳粹一路过关斩将,苏联却跟着趁火打劫,占领罗马尼亚的油田,抢纳粹的饭吃,纳粹肯定要干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