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国安顾问沙利文。
沙利文此访还见到了印度同行——国安顾问多瓦尔和印度外长苏杰生。
拜登马上就下台了,但仍然是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试图延续自己的遏华政策,其两员大将频频出动,布林肯去了陷入混乱的韩国,沙利文则跑到了印度。
动机很明确,试图确保自己下台之后,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仍然会继续围堵中国。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拜登这几年围堵中国的政策并没有取得成功,所以会显得不死心。
如果取得了什么成功,也就不用赶在下台之前,专门再去跑一趟。
沙利文
让印度取代中国
由此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的策略,美方也很清楚,中国是压不住的,所以进行了一定的变通,选择让印度等国家成为其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战略伙伴,替代中国的位置。
这一次沙利文的访问,重点关注的就是半导体等高新技术领域,希望让印度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沙利文访问时强调,未来十年,美国和印度将在先进半导体技术和太空探索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显然,美国希望通过技术合作,打造一条“由印度主导”的技术供应链,来削弱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
但问题是,印度是否能够像中国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崛起呢?对于印度来说,这不仅仅是资源和合作的问题,更是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和全球产业整合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印度显然是给不出答案的。
拜登和莫迪
印度无法取代中国
印度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短板早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虽然印度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半导体、人工智能、5G通讯等硬技术领域,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从材料供应到制造工艺,再到市场份额,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与此相比,印度在这些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远远落后。
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庞大的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而印度则在这一点上存在巨大差距。
印度的教育体系虽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IT工程师,但在硬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印度的投资和产出远不如中国。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生态系统,而印度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美国国旗和印度国旗
印度存在很多缺陷
印度在硬件制造方面始终落后。印度缺乏足够的高端制造设施,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意味着,即便印度能够吸引外资进行技术合作,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间,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成功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包括研发、生产、市场、人才等多个方面。印度缺乏像中国那样庞大的国内市场来支持技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这也使得印度在全球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还有就是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
印度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如中国那样完善,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愈加加剧的情况下,印度的劣势更加明显。
说白了,印度扶不上墙,但美国在应对中国方面,已经黔驴技穷,只能硬着头皮拉拢印度,哪怕印度总是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