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青府马员外家,丫鬟阿梅一大早就给小姐马小玉端去一盆洗脸水,准备叫小姐起床更衣。因为马夫人周氏要带着女儿去寺庙求姻缘。谁料阿梅一进小姐闺房,就被房里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水盆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她发疯似的往外跑。
跑到马员外面前,阿梅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连一句囫囵的话都说不出来。马员外夫妇见她面如土色,浑身像没有了骨头似的,显然是惊吓过度所致。又听她提到自己的女儿,二人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顾不得询问,就赶紧来到马小玉的房内。
眼前的一幕让周氏当场晕厥,马员外也差一点栽倒在地上。原来,他们看到马小玉全身赤裸地躺在地上,面色青紫,双目圆瞪。马员外夫妇成亲多年无子,直到30多岁才诞下一个女儿,取名马小玉。
夫妻二人中年得女,自然对她疼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马小玉从小娇生惯养,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从来没有经历过风雨摧残。马员外夫妇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女儿,生怕她出一点差错,可千防万防还是出了漏洞,马小玉居然被人奸污杀害,这让做父母的如何能受得了。
马员外痛失爱女,他悲伤之余立刻去县衙报了官,恳求知县一定要捉拿真凶,为马小玉报仇雪恨。
黄知县一听出了人命案,一点也不敢怠慢,立刻带人去马家勘察现场。谁知周氏见女儿死相凄惨,不忍直视,就亲自为马小玉穿了衣服,并放在了床上,把整个案发现场都破坏了。
黄知县把马家最先发现出事的丫鬟阿梅叫来问话,可阿梅当时被吓破了胆,哪里敢细看,只知道马小玉全身赤裸地躺在地上,其他的都没有看到。凶手是夜间潜入马小玉的房内行凶的。
黄知县又把守夜的家丁叫来问话,家丁们都说夜里没有可疑人进入马家。周氏还反映,马小玉生前戴的首饰都不见了。黄知县来到窗子前一看,果然发现有踩踏的痕迹。仵作对马小玉的尸体检验了一番,说道:“大人,这马小玉是被人捂住口鼻窒息而死,之后又被奸污的。”
黄知县回到县衙,就叫人放出口风,说杀害马小玉的真凶已经捉拿归案,其实就是为了让凶手放松警惕,好露出马脚。私下里,派人秘密调查城里的各家金店当铺,把最近几日回收到的首饰都找到了,然后叫马员外夫妇辨认,看有没有马小玉丢失的首饰。没想到还真有大收获,周氏居然认出了女儿马小玉的一只金簪子。
黄知县顺藤摸瓜,就找到了卖簪子的人。卖簪子的人叫赵喜民,20多岁,与一个60多岁的老母亲李氏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是拮据,他为财杀人的可能性很大。黄知县立刻派人把赵喜民带到大堂上审问。
赵喜民被带到大堂之上,直呼冤枉。他的母亲李氏哭诉道:“我儿子从小读圣贤书,他连一只鸡都不敢杀,怎么可能杀人呢?请知县大老爷明察,我儿是冤枉的。”黄知县一拍惊堂木,道:“大胆赵喜民,你夜里爬到马小玉的闺房,劫财又劫色,还不如实招来!”
赵喜民没有杀人,当然不会承认,就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杀人。知县怒道:“你拿到仁和当铺的金簪子,就是马小玉丢失的那只,你作何解释?”事到如今,赵喜民不得不把他与马小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原来,一年前的元宵灯会上,赵喜民偶遇马小玉。一个是翩翩美少年,一个倾城俏佳人,二人一见钟情,确定过眼神,遇到了对的人。一次偶遇之后,他们就把彼此放在了心里,总是偷偷摸摸地见面。随着感情的逐步加深,就不满足于只见面了。
马小玉就叫赵喜民夜里去她闺房幽会,可马家戒备森严,赵喜民根本进不去。马小玉就想了一个办法,从窗子放出去一根白绫,把赵喜民拉进房里。二人情意绵绵,一夜春宵,一直到五更破晓,赵喜民才顺着白绫下去。从那之后,每晚天黑之后,马小玉就会放下白绫,赵喜民顺着白绫爬到楼上,与马小玉幽会,一直达半年之久。
马小玉被害的那日晚上,赵喜民家中有事,就没有去马家。谁知马小玉就被人杀害了。至于那只金簪子,是马小玉送给他的定情信物。因为母亲生病,急需用钱,他无奈之下就拿到当铺当了。
马员外得知赵喜民居然与自己的女儿有私情,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口咬定马小玉就是被赵喜民害死的,要求黄知县严惩赵喜民。可黄知县心里已经有了数,说道:“先把赵喜民押进大牢,等候再审。”
马小玉被杀的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影响恶劣。消息很快传到了省府,巡抚大人下令,限黄知县十日内结案,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否则就要免官抄家。这边马员外也天天来县衙催促,黄知县被弄得焦头烂额,天天明察暗访,也没有查找到任何线索。黄知县心情郁闷,一边去郊外走动,一边梳理案情。若十天之内无法结案,不但他的乌纱帽不保,而且还会连累家人,这叫他如何是好。
走到一个桥头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拦住他,说道:“官人,给口吃的吧。”黄知县心乱如麻,看到老乞丐有些不耐烦,但还是掏出一个铜板给了他,让他自己去买。老乞丐接过铜板,却说道:“看官人满面愁容,莫不是遇到了难事,可否与老朽说来听听?”黄知县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老乞丐,心中好笑,说道:“你又解决不了,给你说何用?”那可不好说,老乞丐说道。
黄知县见老乞丐这样说,就来了兴致,心想这老乞丐整日走街串户,说不定还真有什么发现呢。于是就与他攀谈起来,说出了马小玉被杀一事,还说若案子破不了,要罢官抄家。
老乞丐听了,说道:“知县大人,你有救了,有一个女子也许能帮你破案。”知县一听,就赶紧催促他说说。老乞丐说道:“林县有一个叫富悦的女子,让她与死者对话,很快就能找到凶手。”知县一听两眼放光,这富悦如何帮我破案,快说来听听。
老乞丐说道:“这富悦不是凡人,她是个通阴人。她母亲李氏怀她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端倪。富悦的母亲李氏16岁时嫁到富家,可成亲十年都没有怀上孩子。夫妻二人到处寻医问药,李氏的肚子依然是空空如也。那日李氏听人说娘娘庙很灵验,于是就与丈夫一起去求子。
走到路上的时候,发现一个年轻女子躺在路边,二人赶紧上前去看,发现女子已经死亡。夫妻二人心善,不忍心看着女子扑尸荒野,于是就地挖了一个坑,把女子埋葬了。之后二人就去了娘娘庙。
当日夜里,李氏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那个死去的年轻女子就站在她的床边,说道:‘谢谢你们埋葬了我,我会送给你们一个孩子的。’李氏看着女子并不害怕,听说他要送自己孩子,心中就很欢喜,忍不住就笑出了声。
睡在他一旁的富大强也被妻子的笑声惊醒,就把李氏叫醒了。李氏把自己的梦告诉了丈夫,富大强听了并不以为然,说妻子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氏并不辩解,心里也有了希望。果然一个月之后,李氏真的怀孕了。
富大强高兴坏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妻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李氏顺利生下一个女孩。别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哇哇大哭,而李氏生下的这个女婴居然呵呵地笑了起来,她的笑声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稳婆接生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这样奇怪的事情,吓得脸色苍白。”
“富悦一出生,不哭反笑的事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村民们都议论纷纷,说富悦不吉利,这富家要倒霉了。富大强夫妇听见村民的议论,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他们依然深爱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把她捧在手心里宠着。
富悦长到3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富大强夫妇就开始发愁,带着她去看郎中。在郎中的家里,她突然指着一个老太太说:“这位奶奶要死了,吃药也没有用。”富大强夫妇一听女儿会说话了,高兴得热泪盈眶,而一边的老太太却气得浑身发抖,拿起手里的拐杖就朝富悦打去。
拐杖重重地打在富悦的头上,这可把富大强夫妇吓坏了。李氏赶紧去看富悦的头,富悦却嘻嘻地笑了起来,说道:“一点都不痛。”老太太以为富悦是在故意气她,扬起拐杖又要去打,却被富大强挡住了。夫妻二人赶紧给老太太道歉,这才平息了老太太的怒火。
黄知县赶紧问道:“这个老太太死了吗?”老乞丐说道:“当日夜里,老太太起来上茅房,一脚摔倒在地,就没有了呼吸。”黄知县说道:“这个女子果真不一般,居然能预知人的死亡。”老乞丐说道:“不是预知,因为她是通阴人,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能与魂魄对话。”
黄知县说道:“你怎么知道她能与魂魄对话?”老乞丐说道:“县城里有一个姓刘的员外,他娶了一妻三妾。他的妻子是大家闺秀,温柔贤淑,是一个典型的贤内助。可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人杀死在卧房。众人都怀疑是二姨太干的,因为她一直觊觎大太太的位置。
但刘员外却不这么认为,就让二姨娘填补了大太太的空缺。二姨娘当上了大太太,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谁知在当日夜里也被人杀害了,死相与死去的大太太一样。刘员外接连死了两位大太太,他就不敢再立大太太了,大太太的位置就空缺着。
刘家出了两条人命案,当地县官却一直没有捉到凶手。这让县城的百姓们很是不满,此事就传到了京城,朝廷下令一个月内破案。县官没有办法,就贴出悬赏通告,说谁要是能帮助破案,就赏白银100两。
此时的富悦已经16岁了,她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去了县衙,说自己可以帮助破案。县官以为她是想钱想疯了,就要赶她走。师爷却说道:“大人,如今破案期限越来越近了,若是破不了,朝廷怪罪下来可不是小事。不如就让她试试,若她真的破了案,当然是皆大欢喜;若破不了也不会有损失。”县官觉得师爷说的有道理,就答应让富悦帮忙破案。
富悦就把两位太太的魂魄叫出来,与他们对话,结果就抓到了凶手。凶手到底是谁?黄知县迫不及待地问道。老乞丐说道:“凶手的身份让所有的人都出乎意料,居然是刘员外儿子的奶娘。”
黄知县听到这个结果就大惑不解,问道:“刘员外儿子的奶娘,为何要杀死两位太太?”其实这个奶娘叫翠玲,她本是刘家的一个丫鬟。刘员外没有成亲的时候就与丫鬟翠玲有了夫妻之实,并承诺以后会娶她为妻。可刘家是大户人家,怎么可能娶丫鬟为妻?在父母的安排下,刘员外就娶了一个大家小姐为妻。翠玲也被赶出了刘家。
翠玲离开刘家之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来到一座寺庙里,被寺庙里的尼姑收留,后来生下一个男孩。翠玲打听到刘员外的妻子没有为他生下孩子,刘员外非常渴望有一个孩子,他就悄悄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了刘家门口。
如他所愿,刘员外夫妇果真收养了这个孩子。孩子送走才几天,翠玲就后悔了,她就把自己易容成另外一个女子,去刘家应聘做了奶娘,这样她就能天天与儿子在一起了。
翠玲看着刘员外与妻子恩爱有加,他们一家三口享受着天伦之乐,就心生嫉恨,于是就有了杀人的念头。她用熏香把大太太熏晕,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子杀死了大太太。那她为何还要杀死二姨太呢?
黄知县不解地问道。老乞丐说道:“因为她不希望听到大太太几个字,因此发誓谁做了大太太她就杀谁,也许是思想已经扭曲了吧。”
黄知县兴奋地说道:“好,你现在就带我去找那个叫富悦的女子。”黄知县立刻叫人备车,就与老乞丐一起去了临县。黄知县是病急乱投医,他对富悦的本事也是半信半疑,毕竟没有亲眼所见。
当他来到富家时,看到一群麻雀正在围着富悦翩翩起舞。富悦看见有人来,一挥手,那群麻雀就飞走了。黄知县看得目瞪口呆,百闻不如一见,这下他真的信了,富悦有不同寻常之处。
黄知县说明来意,富悦就跟着他去了。来到县衙之后,富悦让黄知县为她准备一间屋子和香烛。黄知县都照做了。富悦说道:“这间屋子只有我一人可以进,大人只在门外面听着即可。”为了早日破案,黄知县只能一切都听富悦的。
午夜时分,富悦在屋内点燃白烛,又在香炉里插上三炷香,就开始祈祷。不一会儿,就有一阵阴风吹进屋子。富悦问道:“你是被人害死的马小玉吗?”“小女正是马小玉,我死得好冤啊!”
一个声音在屋内回荡,如哭如泣。富悦温和地问道:“到底是谁杀了你,你详细说来,知县大人好为你申冤。”马小玉说道:“那天晚上,我把白绫从窗子放下去,本来是要拉我的情郎赵喜民上来的,谁知拉上来的却是赵喜民的堂哥赵大贵。赵大贵他不是人,他杀了我,还侮辱了我的清白。”
坐在屋子外面的知县听了个清楚,就立刻派人去缉拿赵大贵。赵大贵被带到大堂之上,百般抵赖不肯承认。知县就命人打他50大板。板子还没有落下,他就认怂了,交代了杀害马小玉的事情。
赵大贵是一个小混混,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他早已经觊觎马小玉的美色,但身份悬殊,一直无法接近。那日夜间,赵大贵路过马小玉家的时候,看见从窗户里掉下来一根白绫,他就用手去拉。谁知屋里有人用力把白绫往上拉,赵大贵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地被拉了上去。马小玉一看拉上来的人不是赵喜民,而是二流子赵大贵,就怒道:“怎么是你?”赵大贵说道:“马小姐是寂寞难耐了,今天就让我来陪你。”说着就动手动脚。马小玉一看就要呼救,赵大贵害怕了,就用手捂住了她的嘴。
马小玉拼命地挣扎着,他越是挣扎他就捂得越紧,直到马小玉不再挣扎,他才意识到出大事了。放开手一看,马小玉已经死了。赵大贵没有得逞,如今又成了杀人犯,心中很是不甘,就对马小玉的尸体做了畜生不如的事情,然后又拉着白绫从窗户处逃跑了。
案情真相大白,赵大贵被打入死牢,被冤枉的赵喜民也被放了出来,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在富悦的帮助下,黄知县在限期内破了案子,城里的百姓无不欢呼鼓舞。二人也受到了巡抚大人的嘉奖。
这件事情之后,富悦的名声大噪。她一生没有嫁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帮助官府破了很多大案要案。百姓们都称她为奇女子,美名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