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宇系自缢身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不到两分钟,这场万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为这场历时111天的失踪案画上了句号。
2月2日10时,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整个发布会仅仅36分钟,却基本还原了事件的关键信息,对案件做出了最终定论。
当事人已经离去,完全还原整个事发过程,并准确的判断死者的动机、心理活动,是不现实也没有实际意义的。从发布会现场的信息来看,家属应该已经接受了最终结果。
记者的现场提问,其实也是在重复通报中的事实。一切尘埃落定,而这一天来得太快,又太迟了。
从1月28日发现遗体,仅仅5天的时间,做完了所有的尸体检测、心理分析、物证鉴定,并得出最终的结论,速度和效率无可挑剔。这得益于全社会的关注,工作组的规格以及上级部门的支持。
但在之前的106天里,案情没有任何进展,给足了网络上各种谣言四起的空间。
阴云散去,大家在为逝者感到惋惜,对家属表示同情的同时。不禁要问:是谁把一件本不复杂的自杀案,变出了充满了阴谋的玄幻剧情?36分钟时长的发布会,简单的案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度显得既不相称,但却是最终的真相。
发布会上,发言人称:一些人为了博眼球,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拼接炮制虚假视频。并列举了一些个案,称已对这些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的个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但这些被认定为虚假的信息,却并非完全来自于自媒体和个人。其中关于家属称尸体脚平行于地面的说法,最先是一些官方媒体报道出来的。另外还有媒体采访知名法医,称“鞋带悬吊100斤重量很多天,可能性不大”,一直以来,这些媒体随意的报道也导致了大家的误判和猜疑。
相对于自媒体,这些有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报道的信息更容易被人采信。应该说这场关于胡鑫宇的网络闹剧,种种玄幻小说般的传闻,除了个别人别有用心的造谣外,一些官方媒体的报道也给这个案件带偏了节奏。
对侦办工作效率进行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发布会的发言人也承认工作的漏洞并表示了歉意。但制造谣言,扰乱工作秩序,挑动和官方的对立情绪,却不能被原谅。
在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能坚持初心的参与者太少,更多靠流量生存的媒体和自媒体,隐晦的用并没证实的只言片语吸引网友的关注,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已经成了常态。
无论“唐山打人案”,还是“丰县铁链女事件”,每一次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案件,总有山呼海啸般的臆想和质疑,俨然要把每一个正常的案件变成一部部惊悚、悬疑、玄幻、灵异的小说。
之所以能引起关注,说明案件有一定的侦破难度。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能简单的得出结论。但每次的同情围观,到最后都变成了攻击质疑,是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
发布会上,发言人称已经对参与造谣的个人做出了行政处罚,但这种隐蔽的处理并不能引起社会警醒。造谣的成本太低,让谣言成了“流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