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思死在臭水沟里的时候一定很后悔,他这辈子读了那么多书却没能看清脚下的路,追着老婆跑的时候连个井盖都躲不开,这种死法让一个知识分子的体面到底值几个钱
陈克思在大学里教书的时候总是穿得干干净净,他觉得这样才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可是这种体面在陈老太太眼里就是装模作样。
陈老太太最看不上的就是陈克思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样子,她觉得儿子整天念叨什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装腔作势。
陈克思娶陶忆敏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办,两个人就这么搬到了一起住,这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俩都觉得结婚不需要那么多形式,可是这种想法让陈老太太更加看不上这个儿媳妇。
陶忆敏是个会计,整天跟数字打交道,她觉得钱就该自己赚,不需要依靠婆家。
这种独立的性格让陈老太太觉得她不懂规矩,其实就是看不惯她不愿意低头。
陈克思和陶忆敏的日子过得清贫但是很自在,他们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但是这种自在在别人眼里就成了清高,特别是在何家文看来简直就是故意跟她作对。
陈克思和陶忆敏结婚十多年都没有孩子,这件事成了他们最大的软肋。
每次家里有人提起这事,陶忆敏就会沉默不语,而陈克思则会假装没听见。
他们领养了光彩,但是这个女儿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这让她对养父母始终有一道看不见的隔阂。
陈克思对光彩特别好,可能是因为没有亲生孩子,所以把所有的爱个养女。
陶忆敏也把光彩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给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但是血缘这东西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总是在不经意间提醒着他们之间的距离。
光彩长大后对陈克思夫妇越来越冷淡,她更愿意跟亲生父母来往。
这种背叛让陶忆敏心碎,但是她又不能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这是人之常情。
陈克思晚年又聋又瞎,整天坐在家里发种生活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他想跟陶忆敏说说话,可是耳朵听不清,只能靠猜测对方在说什么。
那天他追着陶忆敏出门的时候,可能以为自己还能像以前一样健步如飞。
但是他忘了自己已经看不见了,结果一脚踩空掉进了臭水沟里。
这种死法对一个体面了一辈子的教授来说实在是太讽刺了。
他临死前喊的是光彩的名字,可能到死都放心不下这个养女。
陶忆敏后来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见陈克思掉进水里的样子。
她不敢关灯睡觉,因为黑暗会让她想起丈夫死前的绝望。
陈克思这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但是真理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
他懂得太多,反而让自己活得很累,因为他看得太清楚了。
他知道母亲偏心弟弟,知道养女不爱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但是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即使这些原则让他失去了很多。
陶忆敏也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婆婆不喜欢自己,但是她选择用沉默来对抗。
这种体面的较量最后把他们俩都拖垮了。
他们活得太清醒,所以才会那么痛苦,因为他们看得见但是改变不了。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悲哀,明白得太多,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