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同为“交通大学”血脉,同属“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没有任何差别。但两所高校的优势学科、培养方向、就业去向等各方面均有所不同。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到底该怎么选择。
一、学科实力
1.北京交通大学◆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系统科学A-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B+学科: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北交大以系统科学为引领,聚焦智慧交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其交通运输工程方向侧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北斗导航在交通系统的应用。北交大与北京地铁、中国通号联合建立的“智慧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让学生直接参与北京地铁人脸识别闸机、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等前沿项目研发。2.西南交通大学◆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交通运输工程A-学科:土木工程B+学科: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西南交大深耕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连续三轮学科评估全国第一,在高速铁路、磁悬浮领域具有绝对话语权。其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导研发了世界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大二即可进入中国中车这些央企参与动车组调试。
二、就业去向
北交大依托北京区位优势,毕业生在央企总部、科研院所就业优势显著。2023届毕业生中,32%进入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央企总部,18%签约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此外,北交大的物流管理等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因熟悉智慧物流系统,很容易入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大厂。西南交大则牢牢掌控西南交通基建领域。成都、重庆、昆明等地的轨道交通集团中,70%的中层以上干部为西南交大校友。2023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车辆工程、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生65%进入中国中铁各工程局、成都铁路局,入职三年内晋升项目总工的比例达2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三、升学路径
北交大到国外高校深造的优势比较显著,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交通院校建立的“3+2”本硕项目,每年输送百余名学生进入QS前50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因兼具交通场景应用经验,深受美国交通科技公司青睐,2023年赴美深造率同比提升40%。西南交大的毕业生则更倾向于在国内高校中升学,与中国中车、铁科院联合开设的“詹天佑班”,实行本硕贯通培养,毕业生直接进入高铁核心技术部门。作为一所211,西南交大保研率连续五年超过18%,其中80%保送至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交通强校,具有优质的“轨道交通学术圈层”。
四、地域影响
北交大的“首都效应”带来双重红利:一方面,北京地铁、京港地铁等企业每年提供上千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参与雄安新区智能交通规划、冬奥会交通保障等国家级项目,使学生简历含金量倍增。但北京的生活成本也比较高,可能是成都的数倍,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可能不太友好。西南交大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地铁规划院、重庆轨道设计院等校企联合实验室,让学生从大二开始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成都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成都每月1500元可租到地铁口精装公寓,且西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将持续到2035年,带来稳定的就业窗口期。
笔者有话说
◆如果想走学术型路线,那么计划出国深造就选北交大,瞄准智慧交通前沿;想在国内深造,深耕高铁技术就选西南交大。◆对于就业而言,如果目标央企总部、北京户口就选北交大;想快速晋升工程管理者就选西南交大。◆如果想站在中国交通数字化转型的潮头,用代码重新定义出行就选北交大;如果想投身轨道交通硬科技的深水区,用钢铁巨龙改写速度极限就选西南交大。北交大和西南交大如同铁轨的两条轨,平行却离不开彼此。两所学校都很好,就看哪所学校更适合。大家加油,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