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接诊了一个50岁的男病人老刘,是个烟民,每天要抽掉10根烟。
他告诉我,他稍微一活动总是出汗特别多,晚上睡觉还会流很多汗,有时候右边的肋骨还会疼。
吃饭之后肚子就会胀起来,嘴巴里面也觉得很苦,黏糊糊的。
他的睡眠质量不好,小便次数多,大便有时稀薄,两天才拉一次。
我看了他的舌头颜色偏淡紫色,上面覆盖着黄色的厚厚的舌苔,脉搏跳动得快而有力,像琴弦一样。

2023年10月份的时候,他在医院做过一次消化系统的B超,结果显示他的胆囊壁上有一个大约0.3厘米的高回声团,前列腺比正常人大一些,里面还有一些钙化的痕迹。
2024年4月1号,他又去做了一次消化系统的B超,这次发现他的胆囊颈部有2-3个等回声,最大的那个长度大概是0.52厘米,胆囊壁有点粗糙,还有很多息肉样的病变。
另外,他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是3.77mmol/L。
辨证老刘的情况,其实就是肝胆湿热,时间长了就变成了肝肾阴虚。
再加上他活动量大了就容易出汗,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这就是肝胆湿热伤了阴,肝肾阴虚,虚火烧得津液都出来了,所以才会出汗。
老刘的情况,中医认为是湿热太重,时间长了又伤了肝肾的阴。胆囊息肉,说到底就是因为气滞、湿热、血瘀这些问题,让胆汁流通不顺畅。
胆囊息肉的发生,跟吃东西不注意,喜欢吃辣的、甜的油腻的食物,心情不好,气滞郁结有很大关系。
我给他开了一些中药,主要是全方重在清利湿热,滋阴利胆,舒缓肝脏和胆囊的压力。
我用了大柴胡汤的方子,加了一些其他的药材:黄柏、知母、枳实、竹茹、厚朴、焦栀子、牡丹皮、炒苡仁、浙贝母、鳖甲、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蒲公英、生白术

黄柏可以去肝肾虚火,退热除蒸,治疗阴虚火旺的盗汗;
知母可以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治疗盗汗心烦,经常和黄柏搭配,以帮助身体排出体内的湿气,让身体变得清爽起来;
枳实可以破气消积,治疗肚子胀、气滞痰凝;
竹茹性微寒,味道甜,可以清热,擅长清热化痰,除烦;
厚朴可以行气消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缓解肚子胀、气滞痰凝;
焦栀子可以清除肝胆湿热,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胆囊息肉有一定效果;

牡丹皮可以清热解毒;
炒薏米可以淡渗利湿,同时也能健脾;
浙贝母可以清热、散结、化痰;
鳖甲可以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本经》上说它主治心腹症瘕坚积、息肉、恶肉;
鸡内金可以消食化积,还能健运脾胃;
老刘有尿频的情况,我便给他加入了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这类清肝利胆的药物,同时也能清除膀胱的湿热,防治尿频;
蒲公英可以入肝入胃,是解热凉血的好药;
白术可以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有益于脾精,大养胃气。

我让他连续吃七天,每天两次,每次喝完药以后,最好能休息半个小时再去干别的事情。我叮嘱他不要吃辣的、冷的、油炸的东西,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
过了两周,他来复查,告诉我他的症状已经有所减轻。
他现在出汗少了,晚上睡觉也不再流汗了,右边的肋骨不怎么疼了,吃饭后肚子也没那么胀了,睡眠也好了不少,大小便也都恢复了正常,嘴巴里也不再觉得苦和黏糊糊的了。他的舌头颜色变红了,舌苔还是有点厚,但是没有之前那么黄了,脉搏还是快而有力。
我又给他开了同样的药,让他继续吃七天。我告诉他,虽然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但还是需要继续治疗,不能掉以轻心。
再过2个月来复查,胆囊壁光滑,息肉已经不见了。他感激地对我说:“谢谢你,医生!是你给了我新的生命!”

总的来说,这个药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身体排出体内的湿气,让身体变得清爽起来,同时也有助于消炎止痛,促进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当然,具体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的,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