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健旭引领上汽集团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汽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贾健旭的任职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举措,这一过程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有人看好,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转折点呢?贾健旭又能否带领上汽集团走向新的辉煌?这一个个问题就像迷雾一样笼罩着上汽集团的未来。
贾健旭的任职轨迹充满了故事性。2023年2月他到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上任首日就收到大众汽车发展史书籍,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体现出他对集团管理文化传承的重视。这就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过他的第一把火是先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而到了2024年7月出任上汽集团总裁后,他马不停蹄地在三个月后推动组建“大乘用车板块”并且成立执行管理委员会,这一动作无疑是上汽集团组织架构变革的重要一步。到了2025年2月,签发涉及63位中高层的人事调整文件,使得上汽集团自主业务全面一条龙,这一系列举措就像下围棋一样,步步为营,每一步都为上汽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有网友就评论说:“贾健旭这是在给上汽集团来一次大换血,就看这新鲜血液能不能让上汽集团焕发出新的活力了。”在我看来,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风险巨大,但也是企业想要突破必须经历的过程。
上汽集团的OEM业务在新局下有新的发展。集团有“大乘用车业务”和“商用车业务”这两大OEM业务板块,贾健旭担任大乘用车总经理开启了上汽集团OEM化的元年。这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上汽集团在大乘用车业务领域可以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不过这其中的困难也不少,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都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
团队建设与年轻化战略是贾健旭的一个亮点。他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与任用,在他上任后一批80后干部被安排到了关键岗位。他觉得国企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年龄的限制,大胆启用年轻人。这就好比在老树上嫁接新枝,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历史发展来看,很多国企因为体制等原因,存在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活力。贾健旭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就像有网友说的:“贾健旭这是在给上汽集团注入新鲜血液,让企业更有活力。”
在与华为合作的历程中,背后有着复杂的故事。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因为“车企灵魂论”拒绝了与华为的合作。贾健旭上任后,积极协调关系,他拜访陈虹探讨合作事宜,了解到当时拒绝华为是为了建立自身电子电气架构。后来在2024年11月,贾健旭前往深圳,经过任正非、余承东的接待后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上汽集团凭借自己的成本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和华为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首款产品在第四季度上市。这一合作就像是一场迟来的爱,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彼此的价值。有人可能会质疑上汽之前的拒绝,但是也有很多人看好现在的合作,毕竟汽车行业合作共赢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汽集团在产品与战略上也有坚守。贾健旭强调虽然合作顺利,但上汽的自主品牌核心是荣威、MG和智己,要聚焦资源发展。这就像打仗要集中兵力攻打主要阵地一样。同时他对自主品牌体系进行了反思,批判合资合作文化让上汽丧失了产品定义和洞察需求的能力,在离职上汽大众干部大会上他提出要反思这个问题。并且他把年轻干部送到华为项目学习产品定义等流程,打造全新企业流程和体系实现IPD和IPMS互锁。这一做法是在为上汽集团的长远发展补漏洞。
再看看上汽集团在智能网联生态的布局。贾健旭深知这一领域能够决定汽车的未来,积极推动上汽集团与相关科技企业合作。计划在两年内和至少三家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达成合作,一起研发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还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实验室,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这就像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提前抢占有利地形。
上汽集团在国内新兴市场的拓展策略也很值得关注。随着国内下沉市场崛起,贾健旭把战略重点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倾斜。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在全国新增200家销售服务网点,覆盖至少100个三四线城市,还推出定制化低成本的新能源车型系列,预计在新兴市场年销量达到20万辆。这就如同发现了新的金矿,努力去开采其中的宝藏。
企业文化的重塑对于上汽集团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贾健旭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活动,一年内要覆盖全体员工,还建立员工创新激励机制,每年评选10个最具创新性团队给予丰厚奖励。这就像给员工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大家更加有干劲。
上汽集团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也为企业增添了助力。与国有银行合作推出专属的汽车金融贷款产品,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0%,还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企业拓展市场也是非常有利的。
上汽集团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例达到30%,并且推行绿色生产流程减少碳排放。这就像是走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贾健旭承认上汽集团过去的战略方向没错,但在执行落地方面存在问题,在出国调研后重新定位产品。他强调欧洲市场作为老市场,MG将导入3.0电子电气架构且高配产品进入,凭借合资伙伴优势开拓市场。同时他还对2034年的产品自动驾驶情况进行判断,预计75 - 80%产品实现自动驾驶,并且关注未来汽车对速度与越野生活态度的追求。
上汽集团在贾健旭的带领下,面临着众多机遇的同时也有许多挑战。就像走钢丝一样,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