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林寺简介

故乡回望 2025-01-31 08:30:30

庐山东林寺简介

东林寺文宣部   2011-01-30

庐山东林寺,世称“天下净宗最初祖庭,匡庐胜境第一道场”,乃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祖师肇建并弘化之所。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江州刺史桓伊于庐山西北麓香炉峰下为慧远祖师建寺,因其位处西林之东,故名东林。慧远祖师于此创兴莲社,率众精修念佛三昧,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登高一倡,天下率从,由兹滥觞莲宗一脉。

光阴荏苒,1993年癸酉岁,时任方丈果一法师发愿兴建东林大佛,痛乎旋即示寂西归。尔后,传印法师与大安法师传薪续焰,顺应机缘开启东林大佛时代。2007年,大佛工程于庐山山南温泉镇破土动工,历经十余年终得圆成,以东林大佛为核心的东林寺净土苑庄严面世。自此,庐山东林寺尽揽庐山南北之形胜。

以下,且分东林祖庭(山北)与净土苑(山南)两节分述之。

东林祖庭(山北)

东林祖庭位于九江市濂溪区赛阳镇东林村,北通九江,南倚匡庐,西达柴桑,东望鄱湖。寺处西林之东,北边是东岭,南面临着虎溪,隔岸为庐山之香炉、经台、天池诸峰,翠屏千仞,壁立寺南,高山低岭,环绕全寺。整体而观,东林祖庭峰峦环峙,林木葱茏,殿阁庄严,形幽景胜,乃一绝佳敛迹静修之所。

东林祖庭背依东岭山而建,东岭山发脉于庐山北香炉峰,自东往北向西延展,有如长龙,将东西二林环抱于中。古有相地舆士谓此处为“龙格”。龙者,山之脉也。山脉独以龙为名,取其如龙之神也。龙之神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见而在田,飞而在天。东林祖庭所处位置,正是山龙自峻岭而下,落脉于平冈,山水相应,聚气藏风,诚难得之风水宝地。

慧远祖师《庐山记》中描述:“所背之山,左有龙形,而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出自于龙首也。”南宋陆游《游庐山东西二林记》亦云:“遂至东林太平兴龙寺,寺正对香炉峰。峰分一支东行,自北而西,环合四抱,有如城郭。东林在其中,相地者谓之倒挂龙格。”

东林祖庭正山门外,直至二十世纪前,尚有南昌至九江的古驿道于此穿过,向东登越东岭头,经太平宫,达江州(九江)。今则有105国道、昌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替代旧时驿道,西南20公里处还有九江庐山机场(旧称黄老门机场)。东林祖庭北距九江市区16公里,西离柴桑区城区沙河镇5公里。

净土苑(山南)

东林寺净土苑位于庐山西南麓的观音堂山,地处庐山市(原星子县)温泉镇隘口村北部。西边是福银高速(昌九高速),南边为都九高速,东边为105国道和环庐山公路。北距九江市37公里,南距省会南昌市100公里,东至庐山市城区17公里,隔庐山机场十数公里。

净土苑中轴线依山势一路延伸至观音堂山峰顶,东林大佛便位于中轴线的最高处,为净土苑的核心与灵魂建筑。东林大佛坐北朝南,四面群山环峙、重峦迭嶂,将大佛圣像拱立于中,成百岳朝宗之格局。南面地势开阔平坦,故山下主要为殿堂、寮房等修行办公及生活区域;山上峭拔巍峨,属于以大佛为核心的朝圣观光区域。整体而观,净土苑殿宇庄严,峰峦沁翠,张合有度,错落有致,呈独具特色的山地一体之布局风格。

所谓“庐山之美在山南”,境内峰奇水秀,古迹众多,而净土苑集山南形胜于一身,兹志其较著者。

——节录自新编《东林寺志》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