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汉水丧师之谜

萧家的老大 2024-09-28 14:24:36

周昭王汉水丧师之谜

周昭王自幼生长在王宫中,哪知创业守成皆非易事,只见父王在宫中一坐,就有文臣武将去听命办事;外邦诸侯,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并不费什么力,觉得这天子当起来也很容易。于是,周昭王就开始沉溺享乐,不理朝政,周朝因此开始衰落,一些分封出去的诸侯也不大尊敬这位天子了。

周昭王南巡,沿途的老百姓遭了秧,男的被拉去给军队驾车、挑担、运送粮草,女的被拉去给军队做饭、洗衣。昭王的军队也一路上骚扰百姓,杀猪抢羊,只弄得怨声载道。百姓家里粮食被抢走了,耕牛和鸡鸭也被抢走宰杀了。

这一天,部队正在前行,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只见河水湍急而下,水势凶猛。昭公派人抓来几个渔夫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汉水,要到楚都丹阳 (今湖北枝江县)。是一条必经之路。于是,昭王下令征集附近渔民的全部船只,抓来船夫,整整用了两天,才将南巡大军全部运过河去,

昭王渡过汉水以后,才知根本没有什么白稚之事,心中大怒,命令军队向楚都丹阳发动进攻。可是,楚军早知必有一战,预先做好了准备,打了几仗,昭王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丹阳始终攻不下来。昭王的军队只好拿老百姓撒气,抢劫了老百姓的大批财物,接着,只好班师回朝。

来到汉水边,昭王大吃一惊,只见河边一条船也没有。昭王派武士到附近村庄里搜了半天,也一无所获。他断定,是这些山野村民故意跟周军作对的,就把他们抓来,命令他们在三天之内,造出三十条船来,交付周军使用;否则军法处置。

第三天中午,村民果然送了三十条新船,来到河边。周军回家心切,就争先恐后地上船,还把车、马和抢来的财物全都装到船上,一齐向北划去。不料,船刚划到河中心,竟都漏起水来。船夫一个个跳到河中游走了。再看那些船,竟然都散开成了一片片的木板。昭王和他的军队连同车马财物,都掉进了湍急的水流中。

原来,昭王的军队这样烧杀抢劫,百姓们早就恨透了他们,决定在昭王返回时,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老百姓是不好欺侮的。于是百姓表面上执行命令造船,可村民们却用树胶,把一块块木板粘合到一起,根本就没铁钉加固。这样,他们胡乱应付,造了三十条船,又在木板粘合的缝上,画上一些花花绿绿的图案掩盖。周军没有看出什么破绽,就上当了。

这船经水浸泡,树胶慢慢溶化,船自然就散架了。这些周军兵士生长在北方。大多不识水性,挣乱几下。就沉下去葬身鱼腹了;只有少数兵士,或靠着水性。或抓着块木板,才勉强游到岸边,保住了性命。

自幼在王宫中长大的周昭王,哪识水性,加上身体肥胖,掉进水里,挣扎了几下就开始往下沉,连 "救命"都来不及叫出声来。昭王有个护卫叫辛游靡,不仅力气大,还会浮水。他看到昭王挣扎几下就沉下去了,就赶紧过去救驾。他一手夹住昭王,一手划着水,往岸边游,好不容易才把昭王弄到岸上。再看昭王的肚子里灌满了水,胀得像面大鼓,试一试鼻息,一丝儿气也不出了。原来早就淹死了。

辛游靡等人抬着昭王的尸体返回镐京,向朝中大臣报告了这次南巡的详细经过。大臣们一商议,觉得堂堂的周朝天子,竟然为了一只白稚而送了性命,这样的丑事要传出去,还不让天下人耻笑?只好推说昭王暴病而亡;还说,昭王临终之前,留下遗言,为了不惊扰天下丧葬从简,由太子继位,这就是后来的周穆王。

上世纪七十年代,周原出土了一批微氏家族的青铜器,其中,对西周史事记述的最重要铭文是穆王时代的《史墙盘》,作器人墙世代为周王室的史官(乍册)。史墙对昭王南征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铭文说:“弘鲁昭王,广批荆楚,唯狩南行”,说周昭王大规模地挞伐荆楚,因为巡狩而到了南方,从而赞扬昭王事业的宏伟(弘鲁),铭文中全无“南征不返”之类的遮掩之词。

收藏在北宋《博古图录》和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等书中的著名的安州六器是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在安陆(今湖北孝感)出土的一组有铭文的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包括,两件中方鼎、中觯等器,作器人是曾跟随昭王伐楚的贵族“中”。考古学家综合研究了这六篇铭文,发现了以往少为人知的昭王南征的纪事。例如,中方鼎记述了昭王十六年伐楚,曾命贵族“中”先去南国准备行宫。中方甗则记录了“中”所走路线经过的地方,其中有方邓、鄂师、汉中洲等。在另一件中方鼎的铭文中说到昭王十六年伐楚获胜凯旋归来,赏给贵族“中”采地(邑)。从各铜器的铭文分析,昭王伐楚是动员了大量的人力,规模也大,有许多贵族都跟随昭王。

根据安州六器和其它有关青铜器铭文的考察,昭王十九年伐楚这场丧师之战:开始时形势是很好的。周王进军的路线是从唐国(今湖北随州北面)出发,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为了壮大声势,昭王还派出使臣到长江中游的大小邦国,争取支持。昭王本人则率师沿江而上,直抵夔国边境(今湖北秭归)。上述青铜器铭文的考释成功,提供了关于昭王南征这一段重要历史的珍贵资料,使先秦古籍得到增补和充实。

(本篇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