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灭三国,他堪称大唐战神!只因结交劣友,被人误当奸臣

友绿评历史 2023-07-06 09:37:02

撰文:芒砀山民

他三战灭三国,是初唐传奇人物之一,更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军事的巅峰,只可惜被人误作奸臣,以至于没能进入凌烟阁第一批功臣之中。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唐德宗在贞元五年(789)新增凌烟阁功臣时,才把他列入其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为他看错了人,交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奸臣朋友!

早在初唐前期,他就东征西讨,战线纵横近万里,连续灭三国,且每次都能俘虏敌方国王。每次看他的事迹,都有一种大气磅礴、热血沸腾的感觉,他是唐高宗时期军事力量达到巅峰的象征。却遭人误会,实在令人叹为惋惜!

他就是初唐一代传奇名将,军事家苏定方!

苏定方,冀州人。父亲苏邕,隋末战乱的时候,曾经在地方上率领数千乡党,保卫家乡。从“他能纠集这么多人马”来看,苏家可能是地方豪族。从北朝开始,地方上就有豪族掌控着地方人脉和社会基层组织。到了隋末战乱的时候,这些豪族纷纷登场,不管是反隋的,还是拥隋的,都有豪族的影子,苏家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

当时,苏定方还很年轻,常年跟着父亲东征西讨,史书说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旧书:苏定方传》),每次作战,他都第一个冲入敌阵。后来,他父亲在战乱中去世,郡守干脆就把他父亲的部队直接交给了他。当时,乡里都仰仗他,他所控制的区域,几乎没有外人敢来侵犯。

那时,河北地区还是窦建德的地盘,所以苏定方就跟随了他,这也许就是后来他在唐朝长期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虽然凌烟阁有很多功臣都是投降过来的,但是他们后来都受到了重用。问题就出在:苏定方曾死心塌地地跟随过窦建德,他甚至在窦建德死后还继续跟随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反唐。李世民讨伐刘黑闼很不顺利,最后是太子李建成出马才平定了河北地区。虽然史籍没有记载,但是作为一员悍将的苏定方必定是唐太宗的死对头。即便后来降唐,他降的也是太子李建成,不是秦王李世民,从这点上来说,太宗肯定会对他冷眼相待。

所以,从投降唐朝到贞观四年(630)的这段时间里,苏定方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只是一个折冲府的都尉。唐代折冲府是个基层武装单位,负责管理府兵,全国有好几百个折冲府,上等折冲府管兵一千二百人(有时增至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上府都尉正四品上,中府都尉从四品下,下府都尉正五品下。对苏定方来说,这有点儿屈才了。

但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久之后,苏定方就迎来了一个机会。当时唐军正在讨伐东突厥颉利可汗。唐军采取的战术是轻骑突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统帅李靖独具慧眼,认定苏定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带领他出征,并且给了他一个先锋的光荣使命。当时天降大雾,苏定方率领二百骑兵突袭。他认为敌人毫无戒备,我军入敌营、大雾之中敌我难辨,一定会发生混乱,那么就为我军主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果然,唐军摸到突厥大本营门口的时候突厥方才发现,一时之间来不及组织人马。后者陷入了一片混乱。苏定方在雾气中影影绰绰地看到了颉利可汗的大帐,果敢突击,斩于唐军刀下的突厥人瞬间达到了百名,颉利可汗也狼狈逃走了。

后来,李靖率领主力赶来增援,突厥人匍匐投降者多达数万,就连颉利可汗也被唐军俘虏,押往长安。此战之后,苏定方才算是崭露头角,因功被拜为左武侯中郎将。

让苏定方名声大噪的,还是跟随大将军程知节(程咬金)讨伐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战役,在这一仗里,苏定方体现出了两个优秀的品质:

第一,机敏果断,积极求战。

当时苏定方被委派为前军总管,率领五百骑兵在主力部队前面侦察行进。一天,苏定方正和部下解马休息,此时他距离主力部队大约有十多里地,忽然发现主力部队方向尘土遮天蔽日。苏定方具有一个职业军人应有的品质,那就是敏锐的观察力,他立即意识到主力方向有战事。当时隔着一道山梁,具体战况看不清。苏定方立即和部下纵马跃上山梁,往下一看,敌军数万骑兵插到了侦察部队与主力部队之间的缝隙里,正在围攻唐军主力。双方互有杀伤,状况胶着。

苏定方还具有军人应有的另外一个优秀品质——积极求战,遇敌即战,毫不退缩。虽然自己兵力少,又岂能以此为借口胆怯避战?他迅速分析形势——己方兵力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已占居山冈位置,居高临下有地形优势,而且敌人一门心思正面攻打唐军的主力,如果自己从侧后冲过去,敌人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这一仗必赢!于是他一声令下,带着500人呼啸而下,顺着山势直插敌阵、对方没想到后出现这样勇兵悍将,以为中了埋伏,瞬间崩溃。唐军追杀敌人二十余里、斩首五百人,缴获战马两千匹。敌人遗弃的装备绵延数十里。

第二,洁身自好,严守军纪。

此番运征,唐军中有个害群之马,就是副将王文度。他煽动军士抢掠胡人财产,还想杀俘。苏定方看不惯,说:“如此自作贼耳,何成罚叛?”(见《旧唐书·苏定方传》)王文度等人的行为给唐军声誉带来了极大损伤。

回到长安,王文度等人被下狱治罪,苏定方则受到了广泛赞誉,并很快得到了重用。他一生有三大功,都以俘虏敌方国王收尾。三破敌国,三擒国主,这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都是非常突出的:

第一功:征讨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原本是西突厥大将,还曾经和唐朝并肩作战,帮助唐朝征伐西域,被唐朝封为瑶池都督、沙钵罗叶护。唐太宗死后,他觉得机会来了,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接连夺取西域重镇,威胁到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唐朝曾多次讨伐他。程知节讨伐阿史那贺鲁的那场战役,虽然击败了对方,但是未能铲除阿史那贺鲁,实际上等于半途而废。

所以,第二年皇帝委任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再次征讨阿史那贺鲁。这就是前一年苏定方优异表现带来的良好结果——唐高宗已经注意到了他。从后面的战果来看,苏定方也没让高宗失望。

阿史那贺鲁手下纠集多个部落,兵力多达十万。苏定方手下只有汉兵和回纥兵一万余人。双方主力遭遇的时候,阿史那贺鲁看见唐军兵少,于是四面包围苏定方,以为这下可以将其全歼,但是他忽视了唐军的强大战斗力和苏定方的指挥才干。苏定方毫不慌乱,他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将步兵部署在平原上,自己率领骑兵在北原上等待。步兵战斗力不及骑兵,又处于平原之上,按理说这是布置失当,部署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才能抵御骑兵,但苏定方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步兵这样布置,必然吸引敌军主力来攻,假如步兵能抵挡得住,那么敌人士气就会受挫,此时再用骑兵冲击便可取胜。

此时的关键,在于步兵如何抵御骑兵冲击。其实,唐军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当时,步兵要想抵御骑兵,要素无非有三个:

第一点,合适的武器。

唐军有强弓劲弩,比游牧民族的还要精良。唐军还有长矛和陌刀,陌刀是一种长刀,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当然,陌刀这种重型长刀的使用必须以长久系统的训练为基础。

第二点,严密的队形,也就是步兵方阵。

无论是希腊、罗马,还是中国的军事史都证明了一点:对付骑兵时,步兵单打独斗必然失败,唯有严密的方阵才是步兵对付骑兵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也需要严格的长时间的训练。

第三点,严格遵守战场纪律。

骑兵集团冲锋时气势如虹,弯刀如云,马蹄震动,烟尘蔽日,会对步兵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有再好的武器、再好的阵形,假如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必然无法抵挡。军队坚强的意志力是什么?那就是战场纪律,万人如一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每个人都是零部件,每个零部件恪尽职守才能发挥威力,唐军在多年的战争中已经训练出了这种品质。

此次战役,苏定方就充分利用了这三点。步兵结成严密阵形,士兵们手持长矛,矛尖指向四方,组成了密密麻麻的“长矛森林”,这是充分利用动物心理一再有经验的战马看到这种长不阵仗也会下意识躲避,冲锋的气势自然会因减速而变弱。果不其然,敌人冲击唐军步兵方阵三次未果,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苏定方察觉到时机来了,下令骑兵冲锋!骑兵势如破竹,从北原上狂飙突进,居高临下进攻。敌军大败,人马被杀者多达数万,阿史那贺鲁狼狈逃跑。后来苏定方又接连几次与敌人战斗,都取得了胜利。

最终,副将萧嗣业将阿史那贺鲁擒获,唐军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此战后,唐朝疆域西达西海(这里西海指的是咸海)。唐高宗非常高兴,大军凯旋之日,高宗端坐在上,苏定方穿戴戎服,亲手将阿史那贺鲁献于高宗。苏定方因功拜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第二功:征讨西突厥,擒获都曼。

阿史那贺鲁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西域的彻底平静,所以苏定方在献俘后不久就返回了西域。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西突厥都曼再掀战乱,联合一些小国,对唐朝形成了威胁。

都曼是西突厥五弩失毕阿悉结部的首领,实力强劲。在苏定方平定阿史那贺鲁时,多数突厥部落都投降了,唯独五弩失毕部大部分拒绝投降,都曼的主力正是这些人。

苏定方被皇帝委任为安抚大使,率兵讨伐都曼。他决定快速突击攻打敌人,于是精选前锋士兵一万,战马三千匹,以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的速度直扑敌人大本营。如果都是骑兵的话可以做到,但是唐军马只有三千匹,人却有一万,存在七千的缺口。所以可能使用了马车等交通工具,但即便如此,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将军及其带领的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攻必克、战必胜,也体现在行军能力上。厉害的军队能长时间快速行军,并且始终保持战斗力,到即战,战必胜。唐朝军队,尤其是唐前期的军队动辄远征数千里,在这方面的能力十分突出。

唐军前锋部队到距离城池只有十里的地方时,都曼才发现,他紧急召集人马,在城门之外与唐军交战。一日一夜没有休息的唐军们仍然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前锋部队将敌城围住,唐军主力随后也赶到了战场上,连夜伐木做攻城器械。他们把这些器械摆放在城下,向对方示威。都曼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不得不开门投降。苏定方再次取得了灭国擒主的胜利。

显庆五年(660)正月,洛阳乾阳殿上,苏定方将都曼献于唐高宗座下。有司说这是反贼,一定要问斩。苏定方站出来说:“臣欲生致阙廷,与之有约,述陛下好生之德,必当待以不死。今既面缚待罪,臣望与其余命。”(《唐会要》卷一四)大意是,我劝都曼投降时曾经和他约定,保全其性命。他罪该治死,但既然有约定,还是希望陛下能饶他一命。高宗说:“朕屈法申恩,全卿信誓。”(《唐会要》卷一四)大意是,我为了大将军你可以屈法,饶他一命,成全你的信义。于是唐高宗下令免除了都曼的死罪。

这次战役是苏定方取得的第二场大胜利,被看作唐朝稳定西域局势的关键一战。

第三功:泛海远征,讨平百济。

就在平定都曼叛乱后不久,唐高宗委任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率师讨伐百济。这与苏定方以往经历过的战役有区别,它是一次泛海远征。大家都知道,水战与陆战有本质的区别,对指挥官的要求当然不一样。但是苏定方展现出了他“全地形人才”的优良素质、海战陆战兼通。

舰队来到熊津江江口,而对方是沿着水岸布防的。苏定方指挥若定,率领唐军在敌前抢滩登陆,展开大战。开始敌人还负隅顽抗,但是眼唐军后续部队从海面上陆续到来,“扬帆盖海,相续而至”《旧唐书·苏定方传》。敌人崩溃,撂下数千具尸体逃跑了。此时大潮上来了,苏定方抓住时机,下令沿江向内陆挺进。为了保卫水军侧翼的安全,苏定方亲自率领陆军沿着江岸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军容赫赫。

敌人虽然倾尽全国兵力,却依然战败。唐军大获全胜,斩首对方上万人。百济义慈王和太子一起逃跑了。留在城内的义慈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义慈王的孙子文思表示反对。他认为扶余泰自立为王,回头唐军走了,宫廷内肯定少不了一场血腥斗争,自己也免不了丧命,还不如降唐军。于是他率先从城墙上缒下去,投降了唐军。城内人听说王孙都跑了,于是纷纷出城投降,扶余泰也无法制止。苏定方见城内人心动摇,立即抓紧部署攻城。他命令尖兵率先登城,登城之后第一件事是在城墙上竖起唐军战旗。旗帜一竖,扶余泰的心理便崩溃了,他只得开门投降。没过多久,义慈王和太子也被俘虏,百济被平定,唐朝在此处设立了六个州。苏定方凯旋东都,将义慈王等献于高宗面前。

短短几年时间里,苏定方三伐敌国,三次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且都俘虏了敌人的国王。其战绩别说在唐朝,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军事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由此可见,苏定方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

《新唐书·苏定方传)记载:“定方所灭三国,皆生执其王,赏赉珍宝不胜计。加庆节尚辇奉御。”皇帝给他赏赐无数。他的儿子苏庆节也蒙父荫被委任为尚辇奉御。

耐人寻味的是,高宗显庆以后,史籍中有关苏定方的记载,忽然之间就变得稀稀落落。据《旧唐书·苏定方传》记载:“邢国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疏封陟位,未畅茂典,盖阙如也。”苏定方神机妙算张弛有度,安定局势,平坚克难,终成大业。但是却缺乏封赏,没有登上更高的位置,而且典章、史籍中关于他的事迹也不丰富,所以《旧唐书》的结论是“盖阙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存疑不言,或者是缺乏记载,我估计后者的解释更合理。有关苏定方的史料很少,尤其关于他后半生的记载更少,史官已经尽力了。

从苏定方最风光的显庆年间开始算起,到他去世的乾封二年(667),在他人生高光的近十年时间里,事迹记载真的不多。苏定方去世的时候,皇帝非常悲痛。按照常规,重臣去世之后,有司都会商议一个谥号,拟定一个褒赠计划,但是过了好多天都没人提这个事。高宗等得都恼了,他责备近臣说:“定方于国有功,当褒赠,若等不言,何邪?”(《新唐书·苏定方传》)大意是,苏定方于国家有大功、应该有所表彰,以示哀悼,你们却不吭声,究竟是什么原因?

史籍记载,到此为止,我们不知道群臣是如何回答的?这实在令人诧异。

苏定方军功赫赫,是全方位的军事天才,比起大多数凌烟阁功臣,其功绩有过之无不及,为何有关他的事迹记载出现大段空白,为何他去世时那么多重臣对表彰一事抱持极其微妙的态度?

或许这和苏定方与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的关系亲密,有很大的关系!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祖籍河北,他的父亲是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也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所以许敬宗自幼就饱学。许善心和魏徴还曾经共过事,死于江都宇文化及之乱。许敬宗辗转投降了瓦岗军李密。到了唐朝,因为许敬宗才学出众,所以被李世民看重,当了秦王府学士,后来又当了中书舍人。这原本都还不错,可惜的是,许敬宗这个人举止轻浮。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去世,百官都穿丧服以示哀悼,其中就有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虽然书法出类拔萃,但是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丑,再穿上一身丧服,看起来可能就更难看了,许敬宗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长孙皇后国丧期,在朝堂之上哈哈大笑有失体统,于是他被贬到南方当了都督府司马,后来才回到长安。

高宗时期许敬宗再度受到重用,但除了轻浮之外,他还贪财。他把女儿嫁给了岭南大酋长冯盎的儿子,这里顺便说一句题外话——冯盎乃是高力士的先祖。在嫁女过程中,许敬宗要了很多彩礼,被有司弹劾,又被贬到地方上去当刺史。

唐高宗想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此事遭到了元老重臣的一致反对,朝堂之上甚至还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此时率先站出来支特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不是高级别官员,而是中级别的李义府、许敬宗。这两个人有个共同点——仕途都不顺利,但是又都非常有野心。

他俩想借此来个出奇制胜,把宝押到武则天身上,假如武则天成了皇后,那么他们也就跟着上位了。这是高宗和武则天最早获得的支持,当然他们级别不高,说话设分量,最终一锤定音的还是李勣。但是,对武则天来说这两个人意义非凡,这是第一批“自已人”,所以武则天当后以后,李义府、许敬宗等一批曾表态支持她的人开始飞黄腾达了。

许敬宗长期掌管国史。按理说,当史官应该做到秉笔直书,铁骨铮铮。比如,文天祥、司马迁,个个都是头可断、血可流,下笔不可收的人物,可是许敬宗则不然。此人睚眦必报,党同伐异,史笔成了他的工具,因此在他写的史书中,有很多不可信的篇章。

比如江都叛乱中,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大臣虞世基与许敬宗父许善心也被杀。此事有个目击者,就是内史舍人封德彝,他曾向别人透露过当时的场景。虞世基被杀的时候,他的弟弟虞世南匍匐恳求替兄长一死。而许敬宗则根本不顾他父亲的安危,只向宇文化及行舞蹈之礼,这是臣下对君主的礼节,以求不死。这事儿传开之后,许敬宗对封德彝恨之人骨,所以在给封德彝写传记的时候充满恶意。

许敬宗贪恋钱财,将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的儿子。钱家出身低微,但是许敬宗写史的时候故意拔高钱家门第,虚增了很多功绩。许敬宗儿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尉迟宝琳是尉迟敬德的儿子,所以他在写尉迟敬德传记的时候就隐恶扬善,文过饰非,甚至还故意张冠李戴。当年太宗曾作《威凤赋》赐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是武则天和许敬宗的敌人,所以在许敬宗笔下,这首《威凤赋》被写成是赐给尉迟敬德的。

许敬宗和苏定方系不错,当时苏定方擒获阿史那贺鲁之后,是许敬宗极力促成太庙、昭陵献俘礼仪,这是突玻常规的。

在写史的时候,他也是极尽夸大之能事。比如,有个叫庞孝泰的将领,历来懦弱无能。但是给许敬宗行贿,许敏宗就写:“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旧唐书·许敬宗传)将领中只有苏定方和庞孝泰骁勇善战,其他人都不如他们。这话放在苏定方身上没错,但是许敬宗非要来个买一赠一,硬把庞孝泰和苏定方绑在一起。他的这篇文章引发了将领的极大不满,也在无意中把苏定方放到了其他将领的对立面。换句话说,在别人看来,苏定方就是与许敬宗为伍的。

其实,苏定方有着实打实的战绩,许敬宗这样做就是画蛇添足,反倒有损苏定方的名誉。尤其在此时,政坛形势十分微妙,高宗与武则天之间存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朝臣中也因此分裂为两大派,一派支持皇帝,维护正统,另一派支持武则天。虽然史料没有记载过苏定方的立场,但是毫无疑问,以苏定方与许敬宗的关系,会使人们把他归到武则天一方。

所以,此时反感苏定方的大有人在,比如重臣刘仁轨。当年苏定方在百济风光无限的时候,刘仁轨正因为运送军粮失败在百济戴罪从戎,而陷害刘仁轨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义府。李义府和许敬宗被看作武则天的哼哈二将,由此可以想见,刘仁轨对许敬宗的“好友”苏定方不可能有好感。再加上许敬宗声称诸将都不如苏定方,反倒使苏定方在军界和政坛被孤立了。而刘仁轨等人在苏定方晚年颇受重用,甚至刘仁轨退休前还曾写信讽刺武则天是吕后,武则天也只能忍着。

苏定方去世,在高宗看来是天大的事情,朝臣却很淡定,都没人商议褒赠,最后,皇帝不得不亲自提起这事儿。这种冷淡,实际上是派系斗争的体现。

咸亨三年(672)许敬宗去世,他的人品、他的史书再次成为争论焦点。唐高宗下令修改许敬宗所写史书。而负责修改的人正是刘仁轨,极可能就是在这次史书修改的过程中,苏定方的大量事迹均被删除,只保留了一些基本战绩,因为这些战绩,的确是不容抹去的。

到了后世,当年的派系斗争已经烟消云散,苏定方这位传奇英雄的事迹无法被忽视,所以后世皇帝陆陆续续对苏定方都有追赠嘉奖,尤其是唐德宗,他极端渴望有苏定方这样的猛将为其所用,建中元年(780)他就曾把苏定方列为国初功臣上等,建中三年(782)又让苏定方配享武成王庙。贞元五年(789),他又下令将苏定方等图画凌烟阁。

“史官考其功绩,第其前后,以褚遂良、苏定方、郝处俊等二十七人充之”(《唐会要》卷四五),苏定方终于获得了和他的贡献相当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如下:

1、《资治通鉴》

2、《旧唐书》,《新唐书》

3、《唐会要》

0 阅读:16

友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