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与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罗宾逊三人共同获得这一奖项,表彰其“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直都是一个专注于数学运算、专业理论的奖,但今年的获奖者略有点特别:他们研究了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穷,通过科学分析认为,更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更有可能繁荣。反之,法治状况较差和只专注于剥削民众的制度不会带来增长,甚至可能会让一个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请注意:这并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结论,它是科学。
在经济学上,“制度经济学”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门类。经济学家们发现,经济学不只跟经济政策、市场机制等有关,它其实与现实的政治制度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这三位研究者不仅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相反,他们其实是在关注整个世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与不公,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只不过,他们用理论证明了法治、自由和开放导致富裕,相反则会导致贫穷。
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曾合著《权力与进步:我们在技术与繁荣上的千年斗争》。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曾合著《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等3本书。
除了法治与自由开放的重要性之外,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一个方面,就是包容性的制度和榨取型的制度。
什么是包容性的制度?他们是从殖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这里需要提一下,在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殖民”这个词并不具有贬义,也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它描述的只是一种政治经济现象。
这三位研究者发现,一些殖民者在当地的目的,只是单纯榨取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不注重现代政治制度的建设。原因很讽刺:因为当地人口太多了,劳动力太容易被榨取了,所以殖民者就会变“懒”,只依靠竭泽而渔就能实现巨大利益。这是导致一些本来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国家和地区,在殖民后走向贫穷的原因。
但是在另一种情形下,殖民地的人口较为稀少、资源稀缺,殖民者就会大量搬迁到那些地区,从而逐渐建立起包容性的制度,即不会拼命单向榨取被殖民者的劳动力,而是会通过包容性制度,让他们逐渐成为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从而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后者这种地区,会飞速建立起现代法治社会,建立自由市场机制,从而进一步刺激当地的经济走向高度繁荣和国际化。这种模式在全世界塑造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发达国家(地区)。
但为什么前者的情形当中,殖民地反而越来越贫穷呢?因为殖民者相对当地人口来说,其数量较少,也就更倾向于压榨当地的各种资源,形成一种榨取型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民众很难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另外,这种制度下的阶级地位分明,法律到了一定阶级以上就不再生效,殖民者甚至还会为了方便攫取利益,故意建立不公平的体制,以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这种不平等导致底层社会迟迟无法拥有公民权利,更是无法诞生真正的自由开放市场。
殖民史只是科学家们研究规律的一个切入点,真正的意义在于背后的经济规律。
这三位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规律:目的是剥削大众所建立的制度,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短期不一定);具有自由经济环境和法治基础的制度则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在获奖者罗宾逊与阿西莫格鲁共同出版的畅销书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当中,强调了包容性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该书内容描述了一种广泛的规律: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富裕,与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密切相关。穷国之所以贫穷,天生的地理因素并非决定性原因,传统文化桎梏也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是因为糟糕的制度框架。
但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通常不是因为执政者愚昧,反而是因为他们“绝顶聪明”——建立维护特权精英的制度,让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少数人服务。
繁荣富裕的根源也不是因为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而是制度,尤其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走向昌盛还是衰弱的根本因素。
这种制度有几个常见的特征:
1、保护私有财产,建立权力边界,让权力无法随意侵犯个人私产;
2、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没有哪些公司在市场中把持着特权和特有的资源;
3、有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个人创业者能够得到规则的保护,而不是只能靠围着权力转圈圈来获取资源;
4、鼓励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上的繁荣,以带来整个社会的活力与创新能力;
5、促进公民权利的提升,让公民有发言权,以便阻止特权基层的产生,让公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决定社会前进的方向。
如果无法做到以上这些,国家很容易被极少数政商精英把持,很容易走向衰败,只让极少数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在一些短暂的时间段内,榨取型社会可能看起来有一些优势,因为这种类型的社会背后往往有一个强力的政府,能让资源快速汇聚、调配资源驱动发展,从而形成短期的繁荣现象,但这种模式往往不具备持续性。
从长期来看,包容型社会能让社会持续地拥有发展潜力——因为拥有权利的民众会不断地从发展当中受益,就会更有条件和动力去创新和“做大蛋糕”,从而让整个社会持续进步。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告诉我们:经济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关心经济背后的制度,就是关心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