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期,曾经生猛的湘军和淮军为何不堪一击?

功夫历史一场梦 2020-04-19 12:24:22

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的时候,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已经毫无战斗力,在太平军面前不堪一击。在此情况之下,清政府不得不寄希望于信任的汉臣,并准许汉臣回乡筹办团练,用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也从此踏上了发迹之路。到了1854年,曾国藩的湘军水陆两军也才17000多人,战船一百多艘。

曾国藩将军队开往长沙驻扎,要与气焰正盛的太平军进行大战。在战争前期,湘军在太平军面前,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可谓是败仗连连。经过了几年战争,湘军才开始逐步走入正规化,并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逐渐开始占尽上风,并追着太平天国打,最终直到天京城。

李鸿章的淮军在成立前期,只是作为湘军的一部分,但是在战争中却表现不俗。在清史稿里面,曾记载淮军在组建初期,便被派去和能征善战的李秀成军队打仗,竟然让李秀成损失惨重。在太平天国灭亡之后,淮军又再次转头向北,剿灭了捻军。

这时候的湘军和淮军的战斗力,可以说到达了顶峰。但是,仅仅二十余年之后,湘军和淮军在和日本的甲午战争中,却连吃败仗,被日军追着打,甚至于毫无还手之力。洋务派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也在战争中全军覆没。那么,为何这支清政府所依仗的王牌军队,会如此不堪一击。

大清入关以后,把自己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满人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就是八旗军,人数大概是二十万;另一个是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军,人数大概是六十万。

这两个部分是清政府的正规军,是要吃朝廷饷银的。随着大清入关时间日久,八旗军安与享乐,战斗力下滑严重,甚至有时候要靠绿营军作为主战部队。

但是,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时候,绿营军和八旗军一样,走向了没落成为摆设,这也使清政府不得不靠汉臣组织乡勇对抗太平天国,并且在战争中逐渐成为了主力军。而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湘军与淮军开始在历史舞台大放异彩。

但是,湘军和淮军的成立初衷,注定要以一种地主私人武装的形式出现。在湘军和淮军的士兵里面,他们效忠的只是自己的主公,而并非当时的清政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湘军和淮军其实只听命于曾国藩和李鸿章,而这样的私家军队,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有所忌惮的。

湘军和淮军的形式存在,无异于就像唐朝时期的藩镇重演。这两支队伍的军饷属于自筹的范围,说白了打了胜仗之后,由着士兵入城抢掠三天,除了少部分充公以外,士兵可以中饱私囊。正是在这种体制下面,湘军和淮军的战斗力才无比强悍,这也有点类似于秦国的战功政策。

当天平天国被平定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势力是完全可以颠覆清王朝的。原本这是一件功盖千秋的事情,但是曾国藩却因为考虑到自己后继无人年龄又老,而曾国藩和左宗棠又相互制肘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不然,历史真的会改写。

在战争胜利之后,曾国藩主动上奏朝廷,请求裁撤湘军大部分编制,其主力军“吉字营”“霆军”更是全部遣散。湘军只剩下一个空壳。

李鸿章的淮军虽然结局比较好一点,但是也被进行了大量裁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早已今非昔比。

若不是当年出现了新疆分裂危机,清廷会选择将两支军队全部遣散。但是因为新疆危机,李鸿章的淮军主力部队得到了保留。

在清政府眼里面,也明显对淮军比较厚爱。淮军与湘军最大的不同,是开始了现代化建军的脚步,在太平天国时期,就侧重于热武器的应用。北洋舰队之所以能在李鸿章手中组建,可以说与他的现代化强军之路密不可分。但是,清政府落后的体制和不思进取,北洋舰队并没有迎来可持续发展。除了吨位比日本舰队有一点优势之外,至于其他诸如航速机动性、火炮威力和射程都明显不足。

而这两支军队在成立之初,就决定了两大阵营的存在。不要说相互配合打胜仗,能不相互斗争已经算是不错了。

两支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各项指标都不如日军,如果甲午战争想要胜利也不是没有可能。以大清王朝辽阔的疆域以及远超日本的国力,在进行持久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扭转战局。但是,清政府却唯恐这样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更不敢利用全国人民打持久战,生怕天下大乱,被人民推翻。在这种精神左右下,又怎么可能和日本打持久战?

14 阅读:5589
评论列表
  • 2020-05-17 19:28

    曾狗藩,李狗章这些清庭走狗,屠杀同胞时手段残忍毒辣,无所不用极其。可面对洋爹爹洋爷爷的时候,早就吓得跪地求饶了。

    UC网友19xxxx7130 回复:
    这种人,一看就是利用网络外国派来,离间民族感情
    天外飞天 回复: UC网友19xxxx7130
    恶狗先告状
  • 2020-05-17 07:35

    屠杀汉人农民起义是百战百胜面对同等装配的日本远征军自己主场作战结果是一面倒的被人屠杀

    紫府元宗 回复:
    仔细了解一下太平天国是群什么玩意!不管哪个朝代,农民起义都是裹挟流民,东西抢光,房子烧光,正常的也就变成流民了,不能一次正确就说历史上次次正确。小朋友,不能只看点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东西。
  • 2020-05-17 00:50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是像清政府一样挨打的,时中日同在西方的冲击下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甲午战争日本一方上下同心倾举国之力,而清政府的慈禧太后却在为70大寿挪用海军军费……

  • 2020-05-18 13:17

    安乐享过福了,就怕死了,叶志超打长毛时也是悍不畏死的。

  • 2020-05-16 22:50

    洋人不会要慈禧的江山,汉人会,所以两个军队必须解散。

  • 2020-05-17 14:32

    你没说湘、淮两军怎样和日本人在那场战役上打。

    霸王抓鸡 回复:
    打得丢人
  • 2020-05-18 13:21

    日本的强是明治维新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就是要走的路用维新运动让中国和日本一样强,但是,清朝处后帝后之争,所以维新变法只有103天宣告失败,又称百日维新

  • 2020-05-16 13:45

    40年!再年轻也行得70岁吧[点赞]

  • 2020-05-16 11:03

    建议多看点历史书再瞎编 甲午海战 北洋舰队才4万吨 日本差不多高一倍

  • 2020-05-18 00:04

    禸战内行,外战外行,俾斯麦都鄙视李鸿章

  • 2020-05-16 22:13

    其实湘军(曾国藩)与淮军(李鸿章)以及从湘军分出去的楚军(左宗棠)表面上斗得不亦乐乎,其实私下里并没有撕破脸,非要致对方于死地不可,不过是为了演戏给清廷看的,以安其心而已。因为三位大佬虽说都是手握重兵,但从根子上讲,都是最正统的读书人,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了,要他们真的推翻自己所维护的朝廷,实际上是要他们自己去否定自己的一生。所以,他们宁愿自削羽翼都要安朝廷之心。

    打妹妹的高手 回复:
    左宗棠的军队真的不弱,沙俄本来在出兵新疆,看到左宗棠军队的战力后决定先不要打了
    西瓜大湿 回复: 打妹妹的高手
    左宗棠的楚军脱胎于湘军,系出同源
  • 2020-05-16 22:44

    当曾国藩或左宗堂颠覆了清朝,做了皇帝,中国就会強大吗?不知小编凭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两种体制一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落后与先进,野蛮与文明的比拼,也许中国还会输得更惨,因为时间对我们更不利

  • 2020-05-17 16:58

    因为淮军虽然装备了现代武器,但作战思想和军事体系都是古代的,打长毛当然没问题,遇上新式军队当然不行了。

  • 2020-05-19 13:29

    甲午战争现在的历史分析的很透彻了,若是满清坚持再战,日本就会崩溃。只是对于满清而言汉人才是他们的死敌,日本人要土地就给他土地,日本人要钱就给他钱。。。对沙俄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