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我叫周兰,今年56岁,企业退休每月3200退休金;老曹是教师岗位退休,听说退休金很高,具体多少,我不清楚,他每月给我4500生活费。
来自周兰的讲述,真挚而又温暖。
我和老曹在偶然的避雨中相识,都在凉亭下躲雨,几句退休人的闲聊,彼此有了联系。
那以后,我们信息相约到广场锻炼身体,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老曹提出搭伙过日子。
我是独身一人,既无子女,也无婚姻,父母姐妹在千里之外的南方,不需要谁同意。
老曹老伴过世,但需要跟他儿子打声招呼,一是尊重,二是“家长同意”更好相处。
不知老曹如何跟儿子说的,迟迟听不到回音,最终他儿子回来吃了一顿饭,算是定下。
我把两居室出租,搬到老曹的三居室电梯房,我们开启美好又快乐的搭伙相伴生活。
我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短到我还没有品出婚姻的滋味,就看到不堪一幕。
前夫跟我的好友在我家沙发里抱在一起,本能反应去打闺蜜,却被前夫推倒磕破前额。
即使我们结婚不足三个月,但我还是决定离婚,而办完一切手续后,我见红住院。
原来自己怀孕两个月都不知道,这样歇斯底里地折腾,不仅没了婚姻,也失去了孩子。
离婚后,父母曾让我回老家,跟他们在一起,这样就有娘家“保护”,而我却不想回去。
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离婚时前夫补偿我,一次性给了15000。
母亲知道了,还拐弯抹角地想要这笔钱,而我直接拿钱在市里首付一套两居室的商品房。
女人这辈子,可以没有婚姻,没有子女,但一定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40岁之前,身边经常有各种示好的男性,只是有人想占便宜,有人想要我做后妈。
也曾有个我心动的男人,只是,男人的母亲说我太过刚硬,不适合做她家儿媳。
岁月蹉跎,一晃就到50岁退休,有房有退休金,还有健康的身体,唯独缺少陪伴。
刚退休,身边有个老同事,托人找到我,想跟我搭伙过日子,而真实的目的是找个“孝心外包”的女人,替他伺候老母亲,帮扶儿子家带娃。
有人说,男人和女人彼此间太过熟悉,一般不好相处长久。
我跟同事几十年的相处,知道他的品行,原来为了工作还周旋一番,退休后直接拒绝。
缘分这个美妙的情感,有时也带着几分天意,跟老曹相识,就如“游湖借伞”般浪漫。
暴雨倾盆而下,大家都往凉亭避雨,老曹给我腾出一个位置,还用自己的背帮我遮挡。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缘,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便让另一个人心生欢喜,难以忘怀。
等雨停大家陆续走了,老曹跟我搭讪,一番交谈,知道他居然跟我居住隔壁社区。
老曹是市里高中物理老师,退休多年,不想返聘,喜欢下棋,散步。
我们一起往回走,在闲聊中相互加了联系,相约有时间就到广场散步。
有时锻炼后,我们坐在暖阳下的长椅上说话,忘记时间,也忘记一切,再看表到饭点了。
老曹就说去地下超市买点食材,让我跟他回家,他给我做几个拿手小菜,小酌几杯。
人老了,才知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才知陪伴的真滋味。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老了才知: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人陪你吃饭,陪你闲聊生活里那些平淡而真实的岁月。
老曹跟我提出搭伙相伴时,我的内心是欢喜的,有种找到归宿的感觉。
跟老曹儿子儿媳吃过一顿饭,收下他儿子的红包,我们算是真正在一起过日子。
老曹说我的退休金不高,自己存起来想买啥就买啥,家里的生活费他全包。
平时老曹发工资,他直接给我转4500生活费,水电暖的费用,他从手机里交。
日子在琐碎里安暖,生活在平淡中悠然,我和老曹有种“相见恨晚”,终于牵手的幸福。
去年过年,因各种原因,我和老曹两个人过的;今年,老曹儿子邀请我们去他家过年。
说心里话,我不知道如何跟老曹儿子儿媳相处,还有给老曹孙子压岁钱不知给多少?
老曹让我不要着急上火,一切有他,他会把事情处理好,到他儿子家听他的就好。
带着不踏实的心,跟老曹一起坐了12个小时的车,终于进了他儿子的家门。
刚刚放下行李箱,老曹的孙子就跑过来抱着我说:奶奶,我想吃你做的“团团圆圆”。
所谓的“团团圆圆”就是香炸大虾出来的造型,我曾做过一次。
老曹儿媳嘴里说着别闹,让奶奶休息一会儿,手里的围裙就已经给我戴上了。
看到这架势我也不好推辞,眼睛看着老曹,嘴里说着哄孩子的话,跟着进了厨房。
原来好多菜已经备好了,看来是就差我这一道“团团圆圆”了。
老曹孙子站在我身边,看着我熟练里把虾改刀,弄调料,三下五除二,没几分钟就好了。
我把这道菜端出来,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连酒和饮料都倒好了,就等我坐下一起吃饭。
过年的烟火气息,是我多年梦里的欢喜,没想到,跟老曹搭伙相伴,能享受这番温暖。
春晚新年钟声响起,老曹递给我三个红包,说是给他儿子儿媳和孙子的压岁钱。
被一番真诚感谢,我内心非常感动,手机震动一下,打开居然是老曹给我的电子红包。
还没等我收下,又接到老曹儿子儿媳给我发的电子红包,还有温暖祝福语。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全在生活的真诚相待里,有些话不必说出来,行动早已说明。
被推进厨房是家人真诚的相互交流,凡事往好处想,就是另一番景象。
对此大家如何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