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一纸关税,最高达3521%,矛头直指中国,特朗普再次挥出重拳,这不是第一次他在对华博弈中“亮剑”,却可能是最注定失败的一次。
有人说他是在赌,但更多专家直言:这是“战术上的莽撞”。
面对中国这张沉稳的棋盘,特朗普为何屡屡选择激进出招?而这次,他又为何押上如此高的筹码?
特朗普政府的"疯狂关税":三千多关税扼杀谁的生机?
4月21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令世人瞠目的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最高的柬埔寨产品关税率竟达到骇人听闻的3521%!这一决定理由是这些国家的企业"拒绝配合调查"。
然而,这背后的真实意图却昭然若揭:就是为了打压中国主导的光伏产业。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而东南亚的光伏制造厂商,很多都有中资背景或与中企关系密切。
特朗普此举不过是借关税之名,行针对中国光伏产业之实。
高达3000%以上的税率,已不是正常关税能达到的范畴,而是赤裸裸的贸易霸凌主义。
这是特朗普政府一贯的套路。
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就以各种理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以此限制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发展。
在此之前,中国企业为规避风险,已将大量产能转移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如今,特朗普政府见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市场渗透力不减,又开始搞"连坐"那一套,妄图把中国光伏产业整个扼杀。
可怜这些东南亚国家,本是想借助中企投资和技术转移发展自己的光伏产业,没想到却成了美方施压中国的工具。
不但自身发展受阻,还可能面临中方不满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这种搅乱全球产业链、逼迫他国在中美间二选一的做法,实在是自私霸道之极。
"新能源争夺战"背后的地缘博弈:中美对决太阳能即将上演?
从美方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这绝不仅仅是针对几个国家的贸易措施,而是中美新能源领域争夺话语权的博弈。
谁能在光伏产业这个未来能源的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谁就能获得新一轮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先机。
目前,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上游的多晶硅、硅片环节,还是电池片、组件等下游领域,中国企业都占据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中国光伏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这一切,显然让美国感受到了危机和压力。
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光伏制造业举步维艰,被来自亚洲的廉价产品不断蚕食市场;另一方面,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若让中国把控住未来能源的关键技术,将对美国构成难以估量的战略威胁。
因此,我们看到美国近年来在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光伏产业。
从提高关税、限制出口、到施压盟友抵制中国产品,再到这次借道第三国搞连坐,无所不用其极。
而中国也在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全球布局,并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打造新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博弈只会愈演愈烈。
东南亚国家不幸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充分暴露了美国维护自身霸权的冷酷无情。
而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应更加坚定地推进全球能源合作,用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姿态应对美国的战略打压。
用关税当武器的美国:坐实了贸易霸凌者的恶名
就在东南亚四国遭受美国"疯狂关税"打击的同时,中国外长王毅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王毅宣布,中国已与东南亚国家就"团结自强"达成新的政治共识,将对美国滥用关税等"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说不。
王毅的表态,不仅昭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与共的决心,也给美方泼了一盆冷水。
美国一向标榜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如今却肆无忌惮地挥舞关税大棒,以一己之私践踏国际贸易规则,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这种奉行"美国优先"的蛮横做法,正在将自己推向国际社会的对立面。
美国把关税当武器,企图以此打压中国、控制盟友,但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发展中国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更不会甘愿当美国的附庸。
历史已经证明,动辄用关税威胁他国的做法,从来都没讨到什么好处。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更加懂得尊重他国主权、坦诚对待伙伴、照顾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相信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家愿意与中国携手合作的原因。
美国应该明白,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命运和利益早已交织在一起,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只有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而不是唯我独尊、恃强凌弱,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途。
而那些逆潮流而动、为一己之私四处点火的国家,终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
特朗普的关税阴谋:难挡中国崛起的步伐
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特朗普及其政府的种种行径。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其执政理念就可以概括为一个词——退群。
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到退出伊核协议、巴黎气候协定,再到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特朗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选择不负责任地"跑路",丝毫不顾及盟友和国际社会的感受。
被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思想裹挟的特朗普政府,不仅在政治上四处树敌、在外交上频频翻脸,在经贸关系上更是变本加厉。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甚至不惜挑起全面贸易战。
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封杀行动,无不暴露着遏制中国发展的阴险意图。
而这次对东南亚国家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就是特朗普政府贸易霸凌主义的又一次表演。
他们试图以此逼迫这些国家与中国"脱钩",进而打乱中国的全球布局。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
任何对中国另眼相看、指手画脚的企图,都是痴人说梦。
早在几年前,美国就曾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给中国企业带来一定冲击。
但中国光伏行业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坚韧,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全球光伏霸主的地位。
可见,任何外部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决心和步伐。
此外,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还暴露了其战略短视和自私自利的本质。
为一己之私而肆意破坏全球产业链、伤害他国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有损美国的国际形象,也将加剧其在全球的孤立。
相反,中国作为东亚地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长远来看,谁才是国际社会信赖的伙伴,一目了然。
逆全球化浪潮难挽狂澜 中国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纵观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逆全球化之举,不难看出一以贯之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无论是"美国优先"口号的鼓吹,还是频频祭出制裁和关税的大棒,都折射出一种畸形的发展观和治理观。
这种发展观鄙视多边主义、蔑视全球化,只顾将利益最大化,而漠视其他国家的感受和需求。
这是一种极其短视和自私的行为,注定会损人不利己。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融合度越来越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一味搞我者占先、损人利己,最终势必导致全球产业链的混乱,使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受益者,始终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理念。
当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肆虐之际,中国勇敢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实际行动捍卫多边主义,以"一带一路"促进互联互通,以自身开放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
面对美国的战略打压和贸易霸凌,中国没有选择以牙还牙、针锋相对,而是继续坚定扩大开放,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
这种气度和胸怀恰恰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这是任何恶意打压都无法阻挡的趋势。
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的阴霾,需要中国这样理性、稳健的力量,需要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只有坚持对话而非对抗,坚持开放而非封闭,世界经济才能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而中国,将为此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结语:
行之不义遭人嫌,背弃承诺终寒心。
一意孤行、破坏规则必将留下骂名,而胸怀天下、合作共享才能赢得尊重。
让我们携手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让逆全球化沦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