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合影前缺了孙颖莎!现场球迷不依不饶疯吼,马琳赶紧派人去找

澹秋亭外风 2025-03-21 09:52:13

最近乒乓球亚洲杯的赛场上出了件怪事,冠军奖杯还没捂热乎呢,场边观众席就闹得比比赛还热闹。那天女单决赛刚打完,王曼昱4比0横扫孙颖莎拿了冠军,照理说该是运动员享受胜利的时刻,结果现场突然炸了锅——孙颖莎人不见了!当时大伙儿正等着拍大合影,王楚钦左看右看发现少个人,现场观众也跟着起哄。工作人员急得满场找人,女队主教练马琳脑门上都冒汗了,最后孙颖莎总算从通道里跑出来。您猜怎么着?观众席上突然爆发出莎头的喊声,这要是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进了哪个明星演唱会呢。要说这事也不是头一回了,现在看乒乓球比赛跟追星现场似的。前两天梁靖崑和林诗栋打比赛,满场观众都给梁靖崑加油。等梁靖崑对上王楚钦了,加油声又全倒向王楚钦这边。最逗的是孙颖莎和王曼昱决赛那场,观众席清一色喊孙颖莎的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孙颖莎的主场作战呢。

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运动员也真不容易,既要应付对手的球路,还得扛住自家粉丝的偏爱王曼昱夺冠后接受采访,话还没说两句就被观众打断,小姑娘脸上那笑容都快挂不住了。要我说啊,这哪是来看比赛的,分明是来给自家爱豆打榜的。您可能不知道,现在乒乓球比赛的票价比三年前涨了快一倍,可现场观众的平均年龄反倒降了十岁。前两天有个统计说,近三年乒乓球赛事里的极端事件涨了整整三倍。去年全锦赛有粉丝为了抢球员用过的毛巾差点打起来,今年更离谱,有人把球员酒店房间号都扒出来了。要说这些年轻人追星也追出新花样了。以前咱们看比赛,给运动员加油都是喊中国队加油现在倒好,变成各家粉丝的应援大战有人专门带着灯牌进场,有人组织统一口号,最夸张的是连球员的私生活都开始指手画脚。前两天还有人在网上吵吵,说王楚钦和孙颖莎必须组CP,不然就脱粉,这都哪跟哪啊?其实运动员们私下关系好着呢。您看王曼昱和孙颖莎场上是对手,场下训练完还经常一块加练。梁靖崑输给王楚钦后,俩人勾肩搭背去食堂吃饭的照片还在网上传过。可有些粉丝非要把电视剧里那套宫斗戏码往运动员身上套,今天说这个排挤那个,明天说那个耍大牌,整得跟谍战片似的。要说这事也不能全怪观众。现在有些直播平台为了流量,故意把比赛解说往八卦方向带。明明是技术分析环节,非要扯什么双子星羁绊相爱相杀的戏码。上次有个解说员说了句王曼昱这板反手真漂亮弹幕马上有人刷又在拉踩我家莎莎看得人哭笑不得。

体育总局最近说要整治饭圈文化,我看这乒乓球圈确实该管管了。倒不是说不能有个人喜好,但得讲究个度不是?您想啊,要是哪天足球比赛里,观众只给某个球员加油,其他队员拿球就喝倒彩,这比赛还怎么踢?乒乓球是咱们的国球,别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寒了运动员的心。说到这儿想起个老故事。八十年代那会儿,咱们乒乓球队去国外比赛,当地华侨把攒了半年的肉票全换成鸡蛋,就为了给队员们补充营养。那会儿的加油声是真心的喝彩,不是现在这种带着私心的嘶吼。上次我去现场看比赛,旁边坐的大爷直摇头现在这些小年轻,到底是来看球还是来追星?整治这股歪风得拿出真招。韩国那边办足球联赛,专门划出无应援区给真正看比赛的观众。咱们是不是也能学学?或者在场馆里装个智能系统,逮着那些乱喊乱叫的直接消音。再不管管,以后正经看球的观众都不敢进场了,谁受得了耳边整天鬼哭狼嚎的?说到底,体育比赛最动人的还是那股拼劲儿。王曼昱这次夺冠,靠的是实打实的硬实力。您仔细看比赛录像就知道,她每个发球落点都算计得明明白白,相持球线路变化比孙颖莎多了三成。这些真功夫值得咱们细细品味,可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八卦有意思多了。看着领奖台上并排站着的冠亚季军,突然有点感慨。这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每天训练八小时,手上老茧磨掉一层又一层,为的是在赛场上争口气。结果现在场边的杂音比场上的厮杀还响,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下次再去现场看球,咱们还是多喊两声好球少扯些有的没的,让运动员们安心打球比什么都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看比赛时的趣事,或者对整治饭圈文化的高招。最后提醒句,9月杭州亚运会乒乓球赛要开打了,咱们一起做个文明观众,给所有运动员送上真诚的掌声,让全世界看看什么才是大国球迷的风范!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5-03-21 12:12

    0:2逆转???大迪在大比分领先情况下从第三局开始失误明显增加,正常吗?这是什么情况你懂得?乒乓球个人商业化,广告要靠包装个人,为广告为赚钱服务,冠军有水吗???不是团队协作商业化,是个人商业化,害了多少有实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