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本老人退休生活,再看中国老人退休生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人间史名人录 2024-10-14 18:23:26

退休,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不少年轻人都在幻想着他们退休之后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本文从日本老人和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进行对比,让差距一目了然。

“终活”文化,本质是焦虑

在日本,流行着“终活”一词,意思是中老年人为临终做准备而参加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参观火葬场、写遗嘱、拍遗照等,主动地去接触死亡。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从懂事开始就被灌输着“不给别人造成困扰”的思想。当这个思维根深蒂固之后,就连自己的亲人,他们都不想麻烦。

既然活着的时候不想让自己的时期打扰到对方,当然死了之后更不想麻烦对方。

所以,日本人的“终活”也类似于一种断舍离。他们在还有自理能力的阶段,为自己打算身后事,整理自己的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提前处理好自己的资产分配,逐步注销各种社交媒体账号,邮箱等。

虽然说这是主动地直面死亡,但其实也是很残酷的,因为要一步一步地有意识地迎接死亡的到来。可以说,“终活”现象的本质是日本老人的一种焦虑。

另外,“不给别人造成麻烦”的思想也让日本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更多的距离。长时间呆在这样一个疏离的环境中,他们也变得更加孤独。

而“终活”文化也会让一部分日本人产生抑郁的情绪,觉得自己像是被这个社会所抛弃了。

因为每天面对死亡的生活,根本就毫无生气。

为了找回与社会仅存的关联,很多日本人就不想退休,想从工作中获得自己的存在意义。

不愿退休,赚点钱养老

除了为死亡提前做打算之外,日本老人还普遍不愿退休,但这“不愿”也是受社会的形式所迫。

日本企业之前实行的是终身雇用的“年功序列”制度,工作的年限越长,工资就会越高,可现在的企业绝大多数以结果主义为导向,因而就会引入先进科技,高薪聘请年轻人。

然而,企业的岗位是有限的。即便是签了终身合约的日本人,也会被企业要求“退休”。

在面对这个要求时,很多日本老人都提出了反对,因为他们想选择“老而不退”。

日本老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被社会孤立。一旦脱离了工作,就相当于与社会脱节了。

不退休的老年人和不雇佣的企业就有了矛盾。

为了缓和矛盾,日本政府在1971年颁布了《高年龄者等雇佣安定法》,对企业提出“提高退休年龄,导入继续雇佣制度和废除退休限定”的三个措施。

只要企业选其中的一条照做就可以了。其中的继续雇佣制度是指在退休之后重新被其他的企业雇佣。在这个时候,老年人不再是企业的固定工了,而是临时工。

另外,在工作了2-3年后,这些老年人就会被解雇,再受雇佣。通常来说,老年人只会被分配从事机械化程度很低,但劳动强度很大的辅助工作。

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最为重要的是,会让老年人失去连续工龄,这就意味着他们拿到退休工资的钱会变少。

从调查数据上来看,60岁以上再被雇佣的老年人只能拿到普通人工资的三分之一。就算如此,依旧还是有极少部分的老年人获得这样的机会。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那为什么不干脆退休?孤独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是因为日本政府还做了一项决定,那就是延长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现在日本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在65岁。但日本政府还是觉得能继续推迟,因此就出台了每推迟1个月,每月就可以增加0.7%的养老金。

倘若是晚个10年申领,那相比65岁,就是每月会增加84%的养老金。

可这些都是政府的预想,高强度的工作做到65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不动了。

因此,很多日本老人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在未来领取到足额的养老金,便想着在身体还硬朗的阶段,多赚点钱。

再来讲讲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现在的日本大约有74%的企业实施了养老金制度,这就意味着很多老人在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其实是拿不到养老金的。

此外,日本的退休待遇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企业支付的退职金,按照个人不同的工龄计算。还有一部分是由政府支付的社会养老金。

看上去像是很多钱,可实际上这些退休金很难让大多数日本老人安度晚年。所以,他们也是被迫地选择再上岗就业。

国家托底,老了不可怕

看完了老无所依,重新就业的日本老人退休生活之后,再来看看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中国政策规定,年满60周岁的男性职工和年满55周岁的女性职工就能正式地从他们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并能在每个月获得由国家支付的养老金。

对于一些特殊工作,比如从事高空或者繁重体力工作的职工,他们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

与日本政府发不出养老金不同,中国在2007年就已经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老年保障体系,因为全国已有1.66亿人参加到了养老保险之中。

另外,我国也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的格局。

在2004年之前,由中央财政担任养老金的主要支撑者。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的养老金变成了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承担。

这样就能确保养老金的储备,让养老金能按时地足额发放,还能为企业减轻了社会负担。

因此,中国人不用像日本人一样担心,退休了之后没有钱拿,因为有国家在我们的身后,为我们的晚年保驾护航。

曾有记者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家住山西的职工在退休后,他就驾驶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走遍了中国各地。

这个职工名叫郭锦民,他和父母一样,都在铁路工程单位上班。可能是因为工作的缘故,父母总会搬家。虽然搬家让郭锦民很是疲惫,但新家总能给他带来新鲜感。

让他萌生出了自驾游的想法,所以在退休后他就把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

他表示,如果没有养老金为他托底,自己也不会如此干脆地就跑到各地旅游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心胸豁达了,心态平和了,心情变好了。最重要的是,身体也在运动中健康了。

虽然前半辈子的工作很辛苦,可在退休后拥有了如此丰富的生活,他觉得也是很值得。

可见,中国人在退休后也能让自己过上快乐潇洒的生活,这一点与日本人是不一样的。

家庭和谐,发展新爱好

除此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家庭赡养的责任。

在《孝经》中就有提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除了这些礼法约束外,古代王朝也高度重视养老保障制度。

比如,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设立了专职部门去管理养老事务,这个部门中的“大司徒”的职责就是“以保息六养万民”。另外,朝廷也对鳏寡孤独者特别设置了抚恤养老的政策。

可以说,中国人自古时候起就很重视养老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人的观点也发生了转变,不再用“养儿防老”去约束子女了。但是子女却还是会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毕竟,父母只有这两个。

所以,中国老人在退休之后还是会和子女保持亲密的联系,不会像日本人那样与子女保持距离。这就使得中国老人不会产生日本人的孤独感。

另外,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有像郭锦民那样环游全国的人外,也有一些老人发展出了新的爱好,比如唱歌、书法、阅读等。

热度高居不下的广场舞也是老年人打发时光,建立与其他人社交的一种方式。中国的老人会给自己找些乐趣,不会和日本人一样陷入漫长的寂寞之中,生出淡淡的死感。

此外,日本人会习惯于不给别人添麻烦,但其实有时候一些无伤大雅的“麻烦”,却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比如,邻里之间偶尔借个油盐酱醋之类的,就能让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也能交到新的朋友。拓宽了交际圈,也让人不再感到孤单。

相比于过分注重边界感的日本人,中国人就显得随和、热情很多。因此,中国的民族性格会让人在老了之后也不用退出社交圈。

而从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中也能得到相应的启发,即便是中国有着养老金最为晚年的保障,但是老人其实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做规划。

这样才能在退休之后,拥有新的目标,从而过上幸福且美妙的退休生活。在看完中国老人和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后,还是想感叹一句,生在中国真好!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老年人生存质量感知的双重内隐框架——基于中日研究的整合》

0 阅读:781
评论列表
  • 2024-10-15 16:24

    你知道日本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 2024-10-15 15:49

    中国,老人每月一百多元。

  • 2024-10-15 08:16

    分享的很对!现实如此[点赞][点赞][玫瑰]

  • 2024-10-15 12:39

    你说的再好,老子最恨日本人

  • 2024-10-14 23:38

    啰嗦死了半天沒进入主题

  • 2024-10-15 11:21

    你对日本老人过这样的生活是什么感受?

  • 2024-10-15 06:04

    亲:涨知识了,谢分享[点赞][点赞][点赞][点赞][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 2024-10-15 06:21

    年轻人都没有事情做,老年人想做事情更难了?[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