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将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从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军事建设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陈士榘将军始终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9年,陈士榘将军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进步教师,这为陈士榘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创造了条件。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士榘自幼勤奋好学,尤其对历史和军事产生了浓厚兴趣。1925年,16岁的陈士榘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这一年,陈士榘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入党后,陈士榘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进步青年。1929年,他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初步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坚定了陈士榘的革命信念,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积累了宝贵经验。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士榘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随部队开赴抗日前线。他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役,这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在战斗中,陈士榘善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充分发挥我军优势,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8年,陈士榘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协助聂荣臻司令员开辟和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与指挥了多次反"扫荡"作战,粉碎了日军的多次进攻,保卫了根据地。陈士榘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坚定革命信念,为他日后在解放战争中担当重任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1946年,他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协助陈毅、粟裕指挥了多场重要战役。在孟良崮战役中,陈士榘参与制定了"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案,成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74师,重创了国民党军的精锐力量。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也展现了陈士榘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
1948年,陈士榘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略性决战之一。在战役中,他提出了"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作战方针,为我军取得战役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地区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陈士榘在这场战役中的卓越表现,充分证明了他作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才能和胆识。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将军继续为我国的军事建设和国防事业贡献力量。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之一。此后,他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军委工程兵部主任等职,为我国的国防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12月,驻京部队领导人之间开始流传一条消息:陈士榘要当总参谋长了。
陈士榘闻讯后,内心感到局促不安,于是找到了总政刘志坚副主任探听究竟,讲明想法:“刘副主任,工程兵司令员对我已经足矣,统冠三军的总长我可干不了啊,请向军委和毛主席报告。”
回来以后,陈士榘想:虽然很早就听说“总长人选不是刘亚楼,主席另有安排”,但这个另外的安排会是我陈士榘吗?怎么连个招呼也不打呢?
这样左思右想,他始终也没能弄清原由,他的总长命令也一直没有下达。
后来,总长命令下达,不过人选不是陈士榘,而是杨成武。对此,当时不少人为陈士榘感到惋惜,只有陈士榘自己对此事早有心理预期。后来陈士榘的儿子陈人康在《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中还曾写道,父亲得知没当上总长,狠狠松了口气。
仅仅过了两年多,1968年3月,杨成武就离开了代总长的位置。
1971年,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叶剑英出山,整顿军队。中央当时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的“军委办公会议”,主持全军日常工作,而陈士榘正是这个办公会议的重要成员之一。
一天,叶帅告诉陈士榘:“主席考虑让你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可能换作旁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结果陈士榘一听便表明态度:“叶帅,请告诉主席,我还是乐意当一个小兵种的司令员。再说,我现在是军委办公会议的成员了,地位很高。我愿意偏安一角,干我现在的职务。地位太显赫,众目睽睽之下,心里反而不踏实。”
最后,这一次便又如此前总长命令一样,又是悄无声息了。
对此,陈士榘却感到安慰,到了晚年,他不禁感慨万分,再谈及没有当总长,他曾对儿子说:“我这个人有自知之明,打了几十年的仗,就是不会打政治仗。如果当时把我推出去,真的担任了这个职务,那可是爬得高,摔得重啊,可能凶多吉少……”
这便是陈士榘,他没有一点个人野心,他愿当总长,也不愿当国防部副部长,但在工程兵司令员的岗位上却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主持了多项重大国防工程的建设。
工程兵司令员任上,他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精心组织,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试验基地的建设中,陈士榘将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戈壁荒漠中建起了现代化的试验基地,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远见卓识和务实作风,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3年6月,陈士榘将军离职休养,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离休后,将军的主要活动是到一些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访问,与老战友、老部下座谈,搜集资料撰写回忆文稿。
1995年7月22日22时01分,陈士榘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回顾陈士榘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从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军事建设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始终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在新时代背景下,陈士榘将军的革命精神和军事思想,更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强军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