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遇见一本好书需要运气,但读懂它更需要运气

名酒大观 2018-08-24 18:03:48

人人都说读书好,一本适合我们的好书能让我们身心愉快,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变得更加的充实。

读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作用,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选择读什么书,兴趣爱好只是一方面。关键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有一个目的地去读书,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刚走出大学校门,有一种厌倦书本的感觉,就算日常有闲时,也不选择读书,会选择更放松的上网、听音乐、逛街等,但只是拥有短暂的快乐,很快有觉得空虚。

所谓放松的行为并没有给自己留下长久的益处和持久的作用。于是一次偶过图书馆,一时兴起办了一张借阅证,进到图书馆才发现在信息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在读书。

在这里有一种神奇的平静力量。我想我并不是厌倦读书,只是不喜欢读课本。从开始只读感兴趣的畅销书,到后来读各种题材的小说。

每一本小说都是一个人或是一代人的人生,读着文字跟主人公一起经历人生,仿佛也活过了他的人生。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而读书能让我多活几次。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了解历史,研究人性。真像培根所说的那样,唯有读书可以教育我们一生。有人给读书一个最大的理由,是可以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遇见一本好书需要运气,但读懂它更需要运气。

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到了社会阴暗的角落,有的人看到了全世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跟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有关。

一个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的人,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沿着这个轨迹发展,透过教育的养成培养出一种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他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

能深刻了解到作者内心,并将那些经验进行转换吸收成智慧,还能获得心灵的平和。

当你看到很多人在读很浅、很通俗的书,你会觉得他们鄙俗吗?

不是,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幸,他们不具备很高的阅读能力。

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他们读下去,而不是以一种瞧不起的姿态,一副“笑看傻逼”的模样讽刺他们。不是说书城推荐或者能刊载的书才是好书,书店里都有的实用性通俗读物等等不是好书,每本书都有它的作用。

好比育儿方面的书,两个博士结婚也不一定能总好父母,所以他们求助书籍,是为了当好爸爸妈妈,也许他们看了这本书,领悟了为人父母的真谛,将孩子教育成人,那么这本书依然是好书。

每本书都有其价值,你又有什么理由看不起作者呢?甚至连买这些书的人也通通看不起。

我有时也会想他们为什么看《易中天品三国》,为什么不直接去读《三国志》?

那些居家养生的书真的有那么大用,看了就不生病了?受挫了看几本励志书就管用了?

但一个人能在这个电子设备相当发达的时代,娱乐有太多种玩法的时代,选择去买一本书,去读一本书。表明他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更是想提升自己。

梁文道说过: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一个人从来没听过没看过《论语》,今天拿起来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看的时候,你能够体会他那种卑微又伟大的欲望吗?为什么不能欣赏他们呢?

怀着“笑看傻逼”的心态是多么不可取,多么以偏概全。先把心态端正,再去读书。

读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人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可以包容更多的不一致。

读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可以说你读过每本书都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多元化阅读让人开阔视野,可以从更细致的角度理解世界。

0 阅读:33

名酒大观

简介:终究还得自己做自己的主角,所以必须坚强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