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美军将全面轰炸中国?基辛格曾言:中美正走向悬崖

江流婉转非 2025-02-22 14:40:52

全球200余国中,中美两国关系或能触动几乎所有地球人的心,其影响力之广,鲜有他国能及。

2025年,特朗普强硬对华并再度入驻白宫,中美关系的未来趋势及潜在军事对抗风险,成为全球媒体广泛的焦点,引发普遍担忧。

美国国内民粹情绪上升,民众对外来威胁敏感加剧,维护国家利益呼声高涨。此背景下,微小事件易被放大,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美国国内众多声音警告,中美关系已高度紧张,有预测称,中美若爆发冲突,美国或对中国采取全面轰炸等极端措施。

此类声音,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前便已广泛流传。

2023年逝世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生前忧虑紧张局势,指出民粹化致中美关系濒临悬崖,呼吁美方冷静克制,以防关系坠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美国国内的民粹势力】

美国民粹势力的兴起,可追溯至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

2016年,特朗普作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逆袭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他在选举中采取的策略,实质上是对民主党“身份政治”的一种创新颠覆,彻底改变了传统玩法。

民主党为争取选民,常借少数族裔、LGBT群体及政治正确议题巩固基础,以此为标准,忽略其他群体意见,意图主导美国社会。

特朗普对付民主党采用类似策略,目标为持保守右翼价值观的“红脖子”人群,尤其是中产阶级蓝领工人。

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人感觉自身利益被忽视和剥夺,因此迫切需求一位领袖站出来,代表他们发声。

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主张保护本土产业与就业,并对外持强硬态度,赢得了红脖子选民的支持,借此迅速取得白宫执政权。

特朗普巩固基本盘时,忽视了其他人群利益,这加剧了共和党与民主党的裂痕,撕裂了美国民众,使其日趋民粹,内外政策也趋于短视。

在全球化层面,实施“美国优先”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使美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境地,并严重恶化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特朗普首任期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多次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

2021年,特朗普败选后,美国民粹化趋势及中美对抗持续,且有“美国欲全面轰炸中国”的言论出现,尽管他未能连任总统。

老国务卿基辛格生前曾忧虑表示,中美关系正濒临悬崖边缘。

【战争爆发?】

特朗普现已重返政坛,美国民粹主义趋势愈发明显,展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

民粹情绪高涨下,中美战争是否真会爆发?美国是否会全面轰炸中国?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但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国际形势。

答案其实尚未明确。

一方面,美国当前的内外政策受底层民粹主义影响显著,然而,政治与战争均为严肃事务,不容轻视。

平民观影战争片后或激情澎湃,欲于社交网络宣告拓土开疆;然国家决策者面对战争抉择,需冷静权衡利弊。

战争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博弈。爆发将导致灾难性后果,不仅重创中美,还可能引发全球动荡与危机。

这一点足以促使美国所有高层,包括特朗普,在行动前深思熟虑。

第二方面,中国现具备雄厚的军事力量,足以确保自身安全与航行自由。

2016年南海事件中,美海军将军哈里斯指令美舰启用火控雷达对准中国军舰,引发中美海军对峙。

火控雷达常用于导弹攻击的目标锁定,此举极具挑衅,易导致中美两军不慎陷入全面对抗,因此风险极高。

幸运的是,该危险提议遭舰长拒绝执行,舰长的此举赢得了五角大楼的高度认可。

因此,美国军队高层中即便是鹰派,也对中美开战深感忧虑,不愿与军事强国中国发生冲突。

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导致美军在国内频繁调动。

美国四星上将米利致电北京,解释美军调动系因国内局势,以避免中国紧张,望中方勿误判。

因此,美军未做好与中国决裂的准备,深知与具备强大军力及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国开战,结果将是两败俱伤。

第三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中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度增强。

中美贸易战期间,双方受损各异,却更凸显了经济相互依赖的深刻现实。

众多美国企业在华拥有大量投资及业务布局,同时,中国作为美国的重要出口市场,地位显著。

战争将摧毁经济联系,重创全球经济,并触发连锁反应,此代价对双方均难以承受。

鉴于多重因素,尽管美国内乱象频生,基辛格曾忧虑中美关系走向绝境,但实际情形或许尚未至此,保持乐观态度仍有可能。

当然,需提前准备以防万一,中国不能将全部希望寄予美国人的理性思维,依赖单一因素并不明智。

面对当前复杂的中美局势,中国需坚定信念,做好两手准备,以全面姿态应对未来挑战。

北京商报报道,特朗普就职后,"美国优先"政策加剧,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虎嗅文章指出,应超越对特朗普个人的,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力量与因素,重视其身后所代表的广泛动态与趋势。

1 阅读:18

江流婉转非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