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是美德,但盲目随礼就是浪费。
有些人情,不值得你掏钱;有些关系,没必要勉强维系。尤其是下面这3种礼,不管多不好意思,最好别随,否则纯属自找不痛快!
1. 多年不联系,突然找你“叙旧”的礼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个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前同事,突然发来消息:“在吗?最近怎么样?”你正纳闷,对方下一句就是:“我下个月结婚,记得来喝喜酒啊!”
这种礼,随了也是白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的是平时的维系,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平时连朋友圈点赞都吝啬的人,有事才想起你,摆明了就是来“收份子”的。
你随了礼,对方可能连句谢谢都敷衍,事后继续消失。
成年人的社交,讲究的是“价值互换”。
平时不联系,有事才找你,说明你在他眼里只是个“提款机”。
与其花钱买尴尬,不如直接婉拒:“抱歉,最近手头紧,心意到了,人就不去了。”
记住:真正的朋友不会只在需要钱的时候找你。
2. 把你当“冤大头”,只进不出的礼
有一种人,特别擅长“占便宜”。他家有事,你随礼500;等你有事,他要么装不知道,要么就回个200,还美其名曰“最近手头紧”。
这种礼,随得越多,亏得越惨。
人情讲究“有来有往”,如果对方总是占便宜没够,那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你把他当朋友,他把你当ATM。
遇到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断舍离”。
下次他再办酒席,直接找个理由推掉:“不好意思,最近家里事多,实在抽不开身。”
钱要花在值得的人身上,而不是喂饱白眼狼。
3. 道德绑架式的“面子礼”
有些亲戚、邻居,特别喜欢“道德绑架”:“大家都是亲戚,你不来不合适吧?”“别人都随500,你随200,是不是太寒酸了?”
这种礼,随了只会让自己憋屈。
随礼的本意是表达心意,不是攀比。如果对方用“面子”来压你,那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排场。
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用金钱衡量情谊。
遇到这种“面子礼”,你可以礼貌回应:“礼金多少是我的心意,如果嫌少,那我不去了。”
你的钱,你有权决定怎么花,别让别人的嘴绑架你的钱包。
写在最后
随礼是情分,不是义务。人情往来,贵在真心,不在金额。
1. 多年不联系的“突击礼”——别随,纯属浪费钱。
2. 只进不出的“占便宜礼”——别随,否则越随越亏。
3. 道德绑架的“面子礼”——别随,别惯着贪心的人。
钱要花在值得的人身上,情要留给真心待你的人。 学会拒绝无效社交,你的生活才会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