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俄总统通电话,就停火达成了一致。随后,美方副总统万斯表示,俄方必须同乌克兰真诚谈判,如果有什么别的想法,那么,美方发现后,必将拿起制裁大棒,痛击俄罗斯经济,并且会当即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这番话可谓是对“美方直接参与战争”的赤裸裸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方这边也亮出了态度,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大会上发言称,俄乌谈判势在必行,这场冲突的一切参与方都要参与进来,全力推动谈判进程。包括欧洲,不能只在边上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到这我们可以看出,在停火止战这件事上,中美的态度可谓是高度一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见状,态度也出现了松动,表示,乌克兰美国和欧洲就停火止战态度一致后,俄乌可以立马面对面谈判。俄方那边呢,当然乐见其成,早早准备好了谈判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在表面上推崇停火谈判,似乎是想促成和平,但其中的战略意图不可小觑。副总统万斯的威胁言论透露出美国深层次的战略算计:一方面通过制裁进一步打压俄罗斯,另一方面则通过军事援助乌克兰,借机对俄罗斯施压。美国的“停火”宣言,看似表面是为全球和平出谋划策,实则是在背后操控事态的发展,寻求最大化的地缘政治利益。
更重要的是,美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打压,也是在试图剥夺俄罗斯在全球政治中的话语权。从美方的做法来看,乌克兰不完全是“战场”的主角,它更像是美国用来对抗俄罗斯的一个棋子。而美国希望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最终实现俄罗斯的战略孤立,进而重塑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与美国的做法不同,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务实。王毅外长强调,俄乌谈判势在必行,且所有相关方,包括欧洲,必须积极参与其中,避免变成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这一立场展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安全局势的冷静判断。中国清楚地认识到,单方面的施压和制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对立,导致更大范围的冲突。
中国提出的“全力推动谈判进程”的立场,实际上是希望能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重塑合作的氛围,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前。中国坚持认为,和平不仅仅是停火,更应是通过对话和妥协解决根本矛盾。这一点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军事介入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和中国的共同压力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变化。长期以来,泽连斯基一直强调乌克兰不可能与俄罗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谈判,但在美欧一致表态后,泽连斯基终于表态,愿意和俄罗斯展开面对面的谈判。这个转变,无疑反映了乌克兰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压力下,必须作出的战略调整。
泽连斯基的“松口”可以被视为两方面压力的综合结果:一是美方已经明确表示,若俄罗斯不表现出谈判诚意,俄罗斯将遭受更严重的经济和军事打击;二是欧洲国家对战争的持续态度开始转变,乌克兰的付出已经让许多欧洲国家感到无法承受的负担。
然而,泽连斯基是否能够在美国与欧洲的共同压力下,独立做出真正的决策,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毕竟,美国和欧洲的立场一直未必完全一致,甚至是有些割裂。
目前,中美的“停火一致”虽然展现出了全球两大国对和平的呼声,但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背后,依然存在深刻的战略博弈。美国仍然以“俄罗斯威胁”为名,强化其全球军事布局,煽动盟友向乌克兰提供持续的军事援助;而中国则通过推动对话和多边参与,试图降低冲突风险,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最终,俄乌冲突是否能够真正通过谈判解决,依赖的不仅仅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的意愿,更是中美等大国的博弈结果。【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