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兵的军营驻守在东北长白山脉的一个山林里,冬季气温一般在零下二、三十度。
厚厚的棉衣裤、棉绒军帽、羊皮手套、大头鞋、羊皮军大衣是我们东北军营装备的特色。东北军营吃、住、行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但来自祖国各地的战友们慢慢的喜欢上了东北军营严肃整洁的环境氛围。
东北军营在东北这片热土上,也从此成为了那些东北老兵心里一直怀念的地方。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我们部队驻守在山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刚来东北军营的新战士都很难适应艰苦环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兴致冲冲来军营,艰苦环境难适应 ;一日三餐难下肚,悔不当初来军营。
部队伙食很普通,除逢年过节改善伙食外,平时大多是粗茶淡饭。那个时候我们的主食叫"二米饭",是将大米和高梁米掺和在一起蒸出来的米饭。
我在连队炊事班当炊事员的时候,炊事班班长手把手教我蒸"二米饭",每顿饭需下锅蒸米100斤米,其中有70斤红高梁米和30斤大米掺合一起淘米后上灶蒸。蒸熟后掀开热气腾腾的锅盖,满满一大锅"红烂漫"。
那时候,我们称这种米饭叫"二米饭",也叫"红烂漫"。"二米饭"很容易蒸硬或是夹生,很多战士吃不习惯。军营平时训练强度和体力消耗都比较大,伙食条件有限,饭菜可不可口是不能挑挑拣拣的。因此,连队指导员在组织连队战士上政治课时,经常教育战士们必须发扬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军人吃苦耐劳的坚强性格。
东北军营冬季吃蔬菜大多是"老三样"。入冬前将大白菜,土豆和萝卜储藏在菜窖里。在漫长的冬季,上顿下顿吃饭都离不开这三样蔬菜,想改善伙食条件非常有限。那个年代东北部队战士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0.62元。平时细粮少粗粮多,蔬菜和肉也很少。
绝大多数的连队伙食安排除正常的一日三餐外,每逢星期天只安排吃两顿饭,上午开饭时间9点30,下午开饭时间4点。其主要原因就是给炊事班更多休息时间。节假日改善伙食通常是包饺子,由炊事班提前先把面粉和饺子馅发到班里,班里战士们集体包饺子,包完后再拿到炊事班伙房锅里煮。班里战士集体包饺子集体吃饺子是东北军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
很多战士喜欢东北军营那种同学习同劳动、同训练同吃苦的集体生活氛围。
很多新入伍的战士初到东北军营,对军营的生活习惯很是有新鲜感,久而久之编出东北军营"四大怪"顺口溜:被子不分里和外,洗了帽子吹球晒,饭前先把歌曲赛,站着吃饭消化快。
这个顺口溜也反映出当时军营的一些实际状况。
比如“被子不分里和外”是因为军人盖的被子正反两面全是绿色,被里和被面根本不分。 “洗了帽子吹球晒 ”是因为军人夏季的军帽洗完后,为晾干的快,战士们用嘴对准帽衬开线的小口使劲吹,至到把帽子和帽衬吹离分开像个球状,再挂在凉衣服线杆上晒,帽子随风摆动就像个球体。
”饭前先把歌曲赛”是因为部队开饭时间是严格的标准化时间,往往是提前集合队伍到达食堂门口集体列队等候,一般需等候3一5分钟时间,利用等候这段时间就组织战士们先唱几首歌曲。比如:《咱当兵的人》,《打靶归来》和《解放军进行曲》等,这些军营老歌至今我还能唱上几句,当时有着"饭前一支歌"的说法。
”站着吃饭消化快”是因为个别连队饭堂里只给每个班配备一个简易的圆饭桌,没有条件配备板凳。战士们围着桌子站着吃饭确有其事,但不是东北军营的普遍现象。
军营的官兵均来自祖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兵来到东北后,耳闻目睹了东北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更是少见多怪,在"军营四大怪"的基础上,编出了"东北老乡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哄孩子吊起来,水井被风刮墙外,姑娘刁着大烟袋。
窗户纸糊在外,是因为东北气候寒冷,窗户大多是双层玻璃,把纸糊在外层窗户缝隙上是为了防寒风吹进屋里。
哄孩子吊起来,是因为东北老百姓凡有小孩的家庭里,一般都从屋顶房梁上系下一个摇蓝,将小孩放进摇蓝内一边轻轻摇动着摇蓝,一边轻轻的哼起低声小调,小孩在摇蓝里就会入睡的快 。
水井被风刮墙外,是因为东北农村家家院子里都有一口水井,院墙都是扎的篱笆墙,东北风很硬,经常把篱笆墙吹倒,甚至把篱笆墙吹到房门口,院墙被吹到房门口了,水井就好像到墙外了 。
姑娘刁着大烟袋,是因为东北姑娘大多性格泼辣,为人豪爽,跟男人比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东北姑娘刁着烟袋抽烟的习俗在东北见怪不怪 。
部队包饺子贼有意思以班为单位包,哪个班先包完就哪个班先煮,先煮的都已经吃完后面有的班还没有包好。
1977年冬季我们部队拉练,一个下雨天连队通知吃饺子,各班去炊事班领面粉和饺子馅(我还清晰记得饺子馅是猪肉和红心青萝卜的),领回来后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和面的和面,找工具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然后把包好的饺子拿到炊事班下饺子。我记得那天我吃了76个饺子。[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