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到重庆,30年了,为何还是一口湖南话?

俊德小样 2024-06-06 06:55:02

乡音难改,湘音难改。

这说的就是我的几个湖南战友。

30年前,或者更早以前,我们从湖湘大地、从三湘四水,遁着湘江逶迤而上,沿着长江的澎湃,跌跌撞撞来到重庆的军营。用湖南伢子一颗颗炽热之星,和重庆滚烫的火锅相遇,在经年吹过的嘉陵江风的熏陶下,大家在重庆安了家,扎下了根。

我们也说重庆话,走遍了重庆大街小巷,知道哪里的火锅好吃,知道哪家的小面佐料下得重,也知道某一条未名小巷的来源和故事。

我们俨然已经和重庆融为一体,可是我们一开口,都有浓浓的湖南味,尤其是邵阳、湘潭的战友。

几十年,时间如风如雾,人变老变丑,可说话的腔调却依旧如昨。

乡音难改,湘音难改。这是属于时间的密码,也是属于故乡那颗种子在内心扎根的永不磨灭的痕迹。

我想,如果把故乡比作一棵老树,那么乡音就是那一片片叶子。

乡音难改,乡音也不需要改。乡音就是追随自己一辈子的伴侣,伴随着我们,行遍重庆的名山胜水,走遍各个乡村城镇。

人总是在远离家乡后,才去眷恋家乡的美好。家乡的水,家乡的田垄,家乡的机耕道,甚至连家乡的池塘,都在人的脑海里,一遍遍反复回放,而乡音就是串起这个记忆的案件,无论走到天南海北,一旦说起乡音,家乡的一切风物,更是迅速涌入人的大脑之中,这是家乡深深烙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永恒的印迹。

身处异地他乡,每回我都希望邂逅乡音,也许人对家乡的奇特情感,都是对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的浓郁心结吧。每次听到乡音,脑海里就会闪现出家乡村庄的一些人,一张张朦胧而又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眼前,让你一下子就回到了乡村,回到那一方水土养育的那一方人的襟怀中,感动着,享受着。

远离家乡多年,才真正通晓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也由此醒悟了血浓于水的至理,人终归离不开自己的家乡。

乡音,蕴含着老家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是一个人一生的标志。每一种相遇都是一道亮丽景致,洋溢着亲切、热忱,浸透着憨厚、淳朴,是家乡历史文化的产物。

乡音,朴实诚恳,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融漾着浓浓的甜美乡情。

乡音,一辈子让我们割舍不下!

0 阅读:19

俊德小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