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要是你老丈人,你会选择离婚吗?

谁能想到,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人,竟然被毛主席女儿看上,成了毛主席女婿!这样的桥段,堪比爽文男主照进现实。
然而,爽文不同于现实,现实往往是一地鸡毛,毛主席女儿并没有童话故事里的那样,对这个平凡的男主死心塌地,两人结婚仅仅一年,就选择了离婚。
那么,毛主席的掌上明珠,为何会爱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两人又为何离婚?离婚后的他,又去了哪里,结局如何呢?
1、
谁能想到,纵然是毛主席的女儿,竟然也“愁嫁”。
毛主席最小的女儿李讷,是众多兄弟姐妹里,唯一一个被毛主席亲自带在身边长大的,也是享受了最多父爱的那一个,相较于其他从小就颠沛流离、与父亲分隔两地的兄弟姐妹来说,李讷无疑是最幸运的。

然而别看毛主席对她很宠爱,可对她的要求也很严格,从不允许她搞任何的特殊,不但不让她跟任何人透露自己父亲的真实身份,也不会像别的干部子弟那样,每天派人去接送她上学,而是坚持让她自己挤公交,或是骑一辆二手自行车上下学。
因此,李讷的同学们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只以为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学生。得益于父亲毛主席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李讷对于文学诗词有着极高的兴趣和天赋,一直都是班上的才女,最终成功考上了北大历史系,妥妥的高材生。
等到大学毕业后,李讷就被按部就班、专业对口地分配到了解放军报社工作,然而很快毛主席就发现了李讷被火速式提干,对此很为不满,在他看来,李讷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什么经验都还没有,怎么能够领导大家呢?于是便狠心把李讷下放到江西农村,去接受劳动锻炼,希望能够以此历练她。
起初,李讷在农村感到相当不适应,在这里她住得是漏雨的瓦房,睡得是又冷又硬的稻草塌,遍地都是老鼠蟑螂,繁重的农活,也让她那双习惯拿笔杆子的手,感到相当吃力,可她为了锻炼自己,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不索要任何的优待。

随着时间逐渐推移,江青也到了适婚年纪,身边却没有任何一个相好的,眼见她都快把自己熬成了“老姑娘”,毛主席作为父亲,尽管不愿意干涉孩子的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也为女儿的孤身一人而着急,还以为是女儿眼光太高没有看得上的,于是还特地交代她也能在工农群众之中找对象,要求不要太高。
与毛主席毫无门第之见所不同的是,李讷的母亲江青,可就一门心思地希望钓个“金龟婿”,给李讷介绍了许多高干子弟,但李讷都统统不感兴趣,在她看来,爱情不能强行撮合,还是要两个人彼此心心相印,但李讷又不喜欢社交,性格文静内向,总是独来独往,所以平日里也没有啥机会接触异性,众人更是因为她的冰山气质,对她敬而远之。
唯独一个叫做徐宁的男人,却忽然闯进了她的生活。
徐宁与李讷的性格截然不同,他热情开朗阳光,长得也帅气,大家都很喜欢他,徐宁眼见李讷老是一个人闷着,看出了她的孤独,便主动邀请她打球散步、分享读书心得、开导她的心结。

徐宁的陪伴,让李讷的心逐渐沦陷,于是在又一次徐宁邀请李讷出来散步的时候,李讷便趁机向他告白,然而徐宁却选择了拒绝。
2、
徐宁拒绝的原因,也是考虑到两个人之间的家庭背景,相差实在太大了,李讷是主席的女儿,自己却只是修路工人的儿子,他认为自己配不上李讷,所以说道:
“我是平民的儿子,你是领袖的千金,我们之间有着永远都填不平的沟壑。”
然而,李讷却选择了奋不顾身、一意孤行,她反驳道:“人人都是平等的,主席和修路工人,都是为人民服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呢?只要我们彼此相爱,无论千难万险,都可以跨越。”
徐宁本来对李讷也有心动的感觉,这么一被劝说,也顿时暂时放下心结,彼此确定心意,正式开始交往。

两人交往的事情,很快就轰动了全校,当地领导干部得知后,还特地去找李讷了解情况,李讷详细介绍了跟徐宁的交往过程,并表示自己对他相当满意,两人也都有更进一步进入婚姻的想法,这让校领导很高兴,于是连忙将这个喜讯上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原本还担心女儿找不到归宿,这下倒是放心了,不过他对于男方的背景,还是有些没搞明白,又专程找人询问男方是什么样的人,哪个单位的,两个人关系怎么样。
得知徐宁是工人子弟,毛主席反倒很是欣慰,还直言工人的儿子我喜欢。在他看来,有时候平平淡淡才是真,找个平凡的人结婚,或许就能远离残酷的政治旋涡,有个幸福的归宿,于是当即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但是母亲江青,自然是说什么不愿意同意,她本就有意借助政治联姻,把女儿拖进政坛,这下女儿却找了个什么背景身份都没有的穷小子,岂不彻底断绝了她吊金龟婿的路子?

为此,李讷不惜多次以断绝母女关系相逼,坚持要跟徐宁结婚,江青这才勉强同意,没过多久,江青就收到了毛主席派人寄来的“嫁妆”,里面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跟着这套“嫁妆”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封信件,载满了毛主席对女儿的嘱托与祝福。
由于当时特殊时期,毛主席和江青都未能亲自出席二人的婚礼,二人的婚礼也办得很简单,没有高朋满座,也没有大红喜字,婚后一年,李讷就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婚后生活却并没有二人最初预想的那样幸福美满,闪婚过后没多久,二人就有了闪离的想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3、
。得知此事,毛主席不禁泪流满面说道:“当年讷娃的婚事,还是太草率了!”
起初二人因为性格互补,对彼此充满了新鲜感,但是结婚后仅仅一年,这些激情就被磨灭得丝毫不剩,暴露出来的矛盾反而越来越多,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两人三观大不相同。

李讷一腔干劲,想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徐宁却只是想平平淡淡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李讷是北大高材生,对文学史书很感兴趣,总是捧上一本书就舍不得放下,然而文化程度不高的徐宁对于这些知识并不感兴趣,两人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徐宁希望李讷更多地陪自己一起出去玩,然而李讷却老想着看书,两人的感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淡,以致于最后到了分居的地步,逐渐地两看生厌。
当时恰巧上面为了提升徐宁的文化水平,让他更配得上毛主席女婿的身份,把他调往铁道学院学习,二人即将迎来异地,李讷便正式提出离婚,和平分手,带着儿子回了北京。
毛主席得知女儿离婚,第一时间把她叫到中南海了解缘由,对于女儿离婚的决定,毛主席虽然惋惜,却并没有责怪,只希望她能找到更好的归宿,将来不要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只可惜,毛主席的这个夙愿,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实现。而李讷也因为父亲的去世大受打击,再加上江青四人帮覆灭,李讷一时间从昔日的领袖千金,沦为罪臣之女,被母亲连累,孤儿寡母地生活,过得很是凄苦,性格也越来越自闭。

反观前夫徐江,虽然名气没有李讷大,但他在河北铁道学院毕业,就申请调回东北老家,开始在锦州铁路局团委工作,没过多久就组建了新的家庭,一生过得还算平淡顺遂,不像李讷要背负这么多。
而李讷就相当不容易了,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带大,市场冒着大雨推三轮车、排队买大白菜,过得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有时候揭不开锅,还是靠姐姐李敏的接济才勉强生活。
等到后来儿子长大成人,可以独立生活了,李讷的日子这才轻松一些,但毛主席身前的卫士长李银桥,一直放心不下她,时不时就会带着妻子一起去看望李讷,叙叙旧,给孤单的李讷做做开导。
说起来,李银桥和妻子韩桂馨,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就少不了毛主席的从中牵线,他们为此很感激,一心想着也为李讷牵一段良缘,来作为报答。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银桥夫妇相中了王景清,他十三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是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可谓根正苗红,跟李银桥的关系也相当熟悉,此前因为种种原因,王景清也跟前妻离婚多年,一直渴望能够组建家庭开始新生活,
而李讷在建国王景清后,彼此也有了好感,于是便结为夫妇,婚后生活平淡美好,王景清跟李讷有着相同的爱好,而且王景清很会做饭也会照顾人,把李讷照顾得很好,家务活都是他一手包办,两个老人互相照顾,也算是温馨感动。
后来,李讷的儿子也改名跟王景清姓,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