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听闻刘思齐生病,毛主席致信问候: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

兴衰的五千年 2024-08-02 02:12:35

前言

1959年7月,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江环湖绕,水汽丰沛的庐山,万木葱茏,气候宜人,壮观奇特的云雾,瞬息万变,身处其中,让人魂牵梦萦。

对于云雾缭绕、风景如画的庐山美景,毛主席早就听人讲起过,因此十分神往。与此同时,毛主席希望把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也就是他想象中的“神仙会” 。

刘思齐:毛主席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最爱护我的人

7月1日清早,毛主席便和前来迎接他的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及夫人水静,一起乘车前往庐山。

一路上,毛主席的心情非常好,带着事先准备好每盒整整100根的4盒火柴,每转过一道弯,就丢掉一根。

在车子抵达庐山牯岭街时,毛主席恰好将四盒火柴全部丢完。由于在途中,毛主席抽烟时用去了4根火柴,因此,证明了庐山的确有396道弯,与江西省省长邵式平给毛主席介绍的庐山公路建设情况一致。

登上庐山后,毛主席按照组织的安排,住进了180号院。

在庐山,毛主席坐在柳条椅上,凝视群山,面对庐山美景,毛主席诗兴大发,赋诗一首取名为《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毛主席登上庐山后,极目远眺,看到的那一幅雄奇壮阔的世界,同时也抒发了他第一次登上庐山的所见所感。

其中,诗句“跃上葱茏四百旋”中描写的细节,正是毛主席在用完所有400根火柴后的结果,这也说明了毛主席在性格上的确有几分较真,也有几分童趣。

会议前期,为了实现“神仙会”的目标,毛主席将国内形势概括为“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此外,毛主席还提出了读书、当前形势、今后任务等19个问题,要大家座谈讨论。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毛主席在180号院的阳台上和庐山的一级管理员、负责毛主席生活接待工作的余三保,聊起了天。

交谈中,余三保向毛主席介绍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说:“庐山不仅是天然避暑胜地、疗养区,还是著名的风景区,名胜古迹多达200多处,而且还发现有铁云母、石英等10多种矿藏,前几年曾炼出不少钢铁。”

听了余三保的介绍,毛主席十分高兴,笑着说:“庐山是个宝贝,你在宝山工作,应该叫‘宝山’,叫‘三保’没什么意义。”

毛主席的话说完后,余三保觉得很有道理,便愉快地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真得将他的名字改为了余宝山。

在随后的聊天里,余宝山还向毛主席介绍了庐山名称的由来,说:“庐山又叫匡庐,是因为在‘周文王时有匡姓7人,在此山结庐隐名’而得名。”

对于余宝山的介绍,毛主席听得十分认真,不知不觉,两人便谈了1个多小时。之后,余宝山起身告辞。

会议期间,毛主席和与会人员分别游览了花径、仙人洞等景点,还到庐山水库游了泳,会议气氛也十分和谐,与会人员的心情也都比较放松。

那段时间,大家白天开会,晚上或休会期间则看戏、游山、吟诗。虽然对一些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但总体上会议的气氛十分融洽,真有点“神仙会”的韵味。

然而,随着会议的进行,“神仙会”不再继续,庐山上出现了风云变幻的场面。对此,毛主席感到十分担忧。

到了8月,在庐山又接着举行了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会议的气氛可想而知。

8月6日,得知干女儿刘思齐生了病,毛主席的心里感到非常着急,立即给她写了一封问候信。在这封信里,毛主席写道:

“娃: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学校没有?我还算好,比在北京时好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久不见甚念。爸爸”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毛主席对干女儿刘思齐的关怀和爱怜。尤其是嘱咐刘思齐在“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的话语,感情十分细腻,让人感动。

自从毛岸英于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国牺牲后,毛主席便分外关心刘思齐,关心着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着她的每一个情感变化。那段时间,只要听说刘思齐身体不适,毛主席总会适时送上亲切的问候,安慰女儿的情绪。

那时候,为了不让刘思齐过分伤心,毛主席甚至强忍着丧子之痛,向刘思齐隐瞒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将所有的痛一个人扛了下来。

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后,不少志愿军战士都陆续回国,刘思齐才发现了不对劲,忍不住向毛主席问起了毛岸英的情况:“爸爸,岸英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信?”

听了刘思齐的话,毛主席知道这件事情再也瞒不下去了,痛苦一下子就占据了他的大脑,甚至连香烟燃到手指,都没有了感觉。

许久之后,毛主席才流着泪,缓缓地说:“岸英已经牺牲了!”

毛主席的话犹如一记晴天霹雳,击碎了刘思齐脆弱的心。看到刘思齐如此难过,毛主席又说:“我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的,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了!”

从此以后,毛主席真得将刘思齐当做了自己的亲女儿对待,经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还将她收为干女儿,并在写信的时候,使用“娃”“思齐儿”“女儿”等十分亲昵的称呼,以此来拉近刘思齐和他的心理距离。

后来,为了让刘思齐成个家,毛主席多次进行劝说,还托人给她介绍优秀的对象。

1961年,毛主席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说:“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时间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再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后来,毛主席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名字叫做杨茂之,便特意写信告知了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在这封信里,毛主席写道:“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我感觉此人不错,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

与杨茂之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刘思齐也比较满意。想到毛主席多次劝说,刘思齐最终同意了这门亲事。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

那天,毛主席非常高兴,特意从稿费中拿出300元钱,还手书了一幅《卜算子·咏梅》,作为贺礼送给了刘思齐和杨茂之。

刘思齐虽然成了家,但毛主席并没有就此放手,在后来的日子里依然给予了她父亲般的关怀,还邀请她和杨茂之到中南海参加家庭聚会。

晚年,在回忆起毛主席的时候,刘思齐仍然满脸幸福地说:“主席对我的照顾,超出了作为一个公公的,作为我丈夫的父亲的关怀、关爱,而是一个亲生父亲的关爱,而且不仅仅是亲生父亲的关爱,是一个非常慈祥的父亲的,非常细、非常周到的这么一种爱护……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最爱护我的,就是毛主席。”

0 阅读:2

兴衰的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