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杨虎城被害身亡,57年后其孙找到真凶:祝您活到110岁

海天一 2025-02-12 04:51:20

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在放弃重庆前期,蒋介石命令毛人凤等人诛杀杨虎城,以解心头之恨。随后毛人凤带着六名特务将杨虎城一家三口、其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带到重庆戴公祠。用匕首将他们全部捅死,当时,宋绮云的儿子才8岁,杨虎城的女儿只有9岁。

可怜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是在监牢度过的,没有看过这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更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刚出监牢,刚想看看这个世界,就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而就在一个月后,新中国便成立了,可惜他们倒在了胜利的前夕,再也看不不到了。

自从杨虎城被残忍的杀害后,其后代就在寻找真凶为其报仇。如此的深仇大恨,身为他的后人,怎能忘记?

可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当杨虎城的孙子终于找到真凶时,为何他连辱骂都不曾有,甚至还笑着祝愿对方活到110岁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6年4月,杨虎城的后代杨瀚不远千里来到了河南省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是的,杀害杨虎城的真凶就藏在这里,此时真凶已是个88岁的老人了,名叫杨钦典。

见面前,杨钦典就已得知杨瀚要来的消息。此时他内心五味杂陈,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情绪面对自己愧疚一生的人。杨瀚进屋后,仔细打量着房间内的陈设,看得出,老人过得简单且清贫。

还没等杨瀚说话,杨钦典就忍不住哭了出来。老人泣不成声的说自己等这一天好久了,该来的总会来,只希望在临死前得到原谅,不管结果如何,他都能了无遗憾地离开了。

杨瀚见此,赶紧让老人坐下,并说明来意。以前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已经过去了,现在还来追究也没什么意义了。我只想知道,爷爷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段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那么杨钦典到底是何身份?杨虎城及其秘书一家又是怎么遇害的呢?

24岁的杨虎城曾写下一首豪言壮志的诗,从这首诗中就能看到他的年轻气盛,不甘屈于人后。

自从参加护国起义以后,杨虎城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训练都是最早起床,最后睡觉。真的算得上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晚。参加了多场战役,百战不屈。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从小士兵做到了总指挥。

1936年,日本侵略者开始以东北为起点,慢慢向中原发动战争,妄想将我国纳入他们的版图中。但那时的国民党政府十分固执,只想着安稳度日,不去惹怒日本就好。却没看到国家日渐衰微,岌岌可危的局面,反而成天想着内斗,还要在全国实行一个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于是对我党大肆围剿,任敌军在东北作威作福。就在这样,敌军越来越猖狂,根基越来越深。这时,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保家卫国。

最后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站了出来,挟持蒋介石,发动了名震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别无他法,只能和共产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至此,上下一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建立,中国人民开始,众志成城共同抗日。

虽然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蒋介石可是丢了大面子。全世界都知道他被人挟持了,以后出去还怎么混?还怎么领导国民党?所以他将所有怒气都对准了张学良和杨虎城。

在他看来,你们既然敢这么做,应该也想到后果了。于是他不顾一切,到了南京后,就囚禁了张学良。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被释放,虽然他已经89岁了,但总归是活了下来。再看杨虎城,不仅是家破人亡!连他的秘书也跟着遭了殃。

1937年12月,杨虎城带着家人悄悄回国,想要支援抗战。谁知却泄漏了行踪,刚下飞机就被蒋介石抓走囚禁了,这一囚禁就是12年。在这期间,杨虎城的小女儿在暗无天日的监牢内出生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小家伙十分瘦小,还经常得病。杨虎城的妻子也由于常年心力交瘁,最后死在了狱中。

1949年,蒋介石内忧外患一大堆,最后选择以退为进,暂时下台,国民政府总统暂由李宗仁代理。为了能与共产党“划江而治”,李宗仁便同意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但国民党的实权还紧紧握在蒋介石手中,没有蒋介石的命令,谁也不敢放了他们。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国民党节节败退,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却将战事失败的怒火统统发泄到了杨虎城身上。为了掩人耳目,他派毛人凤秘密诛杀杨虎城一家老小。毛人凤还特地问他,他们的孩子怎么处理,怎料蒋介石回答:“留下干什么!”

于是毛人凤就挑了六名特务,他们分别是: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陆景清还有杨钦典,从此,这六人手上就沾满了鲜血。

为了斩草除根,特务们将硝镪水一遍又一遍的淋在这几具尸体上,然后埋在了一座不知名的花台里,直到重庆解放才被发现。

这就是事件的经过和真相,但实际上,杨钦典不是个十恶不赦坏人,而是个可怜人。

在战乱时代,哪有人可以置身之外呢!杨钦典出生于1918年,家里世代务农,但世道艰难,他从出生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当时特别流行一句话“当兵扛枪,饿了不慌”。

其实他所求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吃饱饭罢了,1940年,杨钦典考入西安军校,两年后他成为了胡宗南的部下。由于自己河南人的身份,没过多久便被蒋介石调去做了警卫。

1945年,他前往白公馆,看管“革命志士”。正是这一变动,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与“革命志士”们朝夕相处,渐渐接受了“红色思想”。两年后他受到感化,减少了对他们身体上的摧残,慢慢地暗中帮他们传递消息,甚至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因此,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他内心也是非常痛苦、挣扎的,但他也是个小人物,如果不动手,那么死的就是自己。于是在杀害了8岁的幼童后,他便一直沉浸在深深的罪恶感中。

新中国成立一个月后,蒋介石接受不了自己如此失败,于是便丧心病狂地制造了名震中外的“11.27大屠杀”事件。当天正好是杨钦典值班,白公馆内关押着40多名“革命志士”。

深夜刚过,国民党就屠杀了27名革命志士,仅仅剩下19人。杨钦典自知双手沾满鲜血,他不想再徒增杀戮,于是便选择弃暗投明,找机会将这19位志士全都放了,这样也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两天后重庆解放,杨钦典前去自首,虽然他曾犯下罪孽,但好在将功补过。最后感谢了政府,回家务农,远离纷扰,做回一个普通人。

其实说到底,杨钦典就是个贪生怕死的普通人,在那样风云激荡的年代,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为了革命,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杨钦典回家后,从不向别人述说自己曾经立下的功劳,因为他还忘不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每天都对此忏悔不已。

对子女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做个好人,多做好事。即使后来遭遇巨变,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也没有任何抱怨,觉得这都是自己应得的报应。即使晚年生活拮据也没有向政府开口,因为他认为自己始终都是罪恶滔天的,他没有资格申请补助。

从1998年开始,重庆市每年都会举办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只要邀请杨钦典,他都会参加。尽管每次都会回忆起那段残酷的往事,但他还是会向人们述说他见过的,听过的共产党的英雄事迹。

2004年11月27日,重庆市在白公馆为“11.27大屠杀”遇难的革命先烈举行悼念仪式。期间,已经86岁的杨钦典泣不成声的悼念先烈,反复说着:“我对不起你们!”

被释放的19人中,有个叫做罗广斌的,他在出狱后创作了激励几代人的小说《红岩》。之后这部作品被复印了700多万册,被翻译成各个国家的文字传播开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歌剧等等。

这部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解放前黑暗与光明之间的生死较量,再次展现了最后决战的艰巨性,同时也揭露了敌人极度凶残的本质,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精神。

这就是杀害杨虎城的真凶杨钦典老人的故事。

杨瀚听后,内心十分复杂沉重。他得知了历史的真相,随后转过身,抱了抱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并送上祝福,希望他能活到110岁。

同样放下的还有杨钦典,锁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枷锁被解开了,他也了无遗憾了。隔年,杨钦典逝世,享年89岁,他没能活到110岁,但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杨钦典走了,也带走了他这一生的是非功过。对于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许再过几十年,人们便会渐渐忘却这个叫做杨钦典的“小人物”。

而作为受害者一方的孙子,杨瀚曾表示:杨钦典也是个可怜人,他也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

那些曾经为了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先烈们,历史没有忘记你们,人们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会一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如今国家日渐强大,百姓生活安稳富足,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