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龙”被赋予几乎无所不能的祥瑞神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尊崇。淮安的地名中频繁出现“龙”字,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淮安先民对“龙”的敬畏、崇拜、喜爱,体现了淮安百姓的美好愿望。
一、自然地名与龙文化据《淮城信今录》等记载,从盱眙开始,至武家墩过运河,经过钵池山,迤逦而绕淮安城,直至淮安城东南方向,隐隐地有条冈峦,这条冈峦古人称之为“龙脉”。蛟龙岗又被称为护城岗,是这条龙脉的一部分,位于淮安旧城东门外。后因水灾、人为等因素影响,蛟龙岗慢慢演变成起伏不定、时断时续的高墩。明朝隆庆年间,漕运总督王宗沐、淮安知府陈文烛修浚古涧河,将土墩连成绵延5里、高达4丈的护城长堤。崇祯年间漕运总督朱大典建龙光阁于其上,以峙文峰。
蛟龙沟,有时也写作“交龙沟”,位于淮安城南五十里,是泾河的一个分支,明清时期属于淮安管辖。蛟龙沟因形似蛟龙而得名,被认为是块风水宝地。乾隆《山阳县志》记载:“张世才墓。仪制郎中,城南泾河交龙沟。”张世才是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后任礼部仪制郎中,罢官返归淮安后,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卒后葬泾河蛟龙沟,祀乡贤祠。从明正德年间开始,侨寓于淮的阎氏盐商家族墓地也在蛟龙沟。作为阎氏迁淮的第五代后人阎若璩,开创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成为一代朴学大师。阎若璩去世后,归葬蛟龙沟祖坟,其墓地被称为“学山墩”。
淮安有两个跃龙池。淮安区的位于淮安府学东牌坊外,乾隆《山阳县志》曰“跃龙池,在东牌坊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淮安知府詹士龙重新挑浚文渠时,引文渠水入府学泮池、跃龙池。后来这段文渠渐渐湮塞,跃龙池也淤塞不可考。另外一个跃龙池在清江浦常盈仓前。乾隆《山阳县志》说“跃龙池,在清江浦常盈仓前”,因为明武宗在此“捕鱼沾水故得是名”。
乾隆《山阳县志》记载:蜕龙潭在淮安东南60里的山阳、宝应交界之处。明朝嘉靖年间,高家堰决堤,此潭屡堵屡毁,好像有神物潜伏一样。后来总河潘季驯堵塞黄浦坝,潭中水竭见底。有天傍晚,突然霹雳炸响,雷雨倾盆,地上出现一个地穴,深1丈多,宽达28丈,穴中有像马首一样的头骨,又得到牙齿、头角、胫骨,于是此潭被命名为“蜕龙潭”。王世贞为之作《蜕龙亭记》,吴承恩亦因之作《瑞龙歌》。
二、聚落地名与龙文化龙窝巷位于上坂街与驸马巷之间,是淮安古城中心重要的南北向的巷子。正德《淮安府志》卷五记载道:“龙窝巷,在大圣桥南,相传甘泉井有龙出没,故名。”可以看出,龙窝巷得名应该来源于这条通向大海或者淮河的、有龙出没的“甘泉井”。而在淮安民间,龙窝巷的得名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打下淮安城后,曾下榻此巷,因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龙窝巷因为曾挖出一窝蛇而得名。这些得名的种种说法,足以证明这条巷子的传奇之处。现在的龙窝巷是江苏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巷内建筑大多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原始风貌,青砖小瓦,木门飞檐,处处都彰显着历史的风韵和气息。
斩龙巷位于淮安河下花巷西侧的琵琶刘街中段,是一条不足三尺宽的南北向小巷。据传说,河下原有个福神庙,坐落在琵琶刘街西段街中心,把琵琶刘街分成东、西两条街。福神庙与两边民居连为一体,看起来像条“龙”:福神庙就是龙头,庙门前旗杆好似龙须,庙后民居好像龙身、龙尾。自从有了福神庙,这一带总是火灾不断,弄得百姓不得安稳。后来有人指点说,要想街坊平安,必须拆掉福神庙,斩掉龙头,征服火龙。于是,街坊邻居动手拆掉福神庙,修建了一条南北向的斩龙巷,算是斩断了龙头。说来也怪,自此之后火灾也就没有了。于是,斩龙巷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捻军火烧河下后,斩龙巷被毁、消失。
在淮安的村落名称中也有龙的身影。淮安区施河镇条龙村地处施河镇西南端,有“苏北的小江南”之称。在并村联组过程中,施河的龙潭村、瓦屋村合并为条龙村。条龙村现在已形成以教学具、人造草坪、针织服饰等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改变了原来的落后面貌,先后被评为淮安区、淮安市先进集体,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流均镇原本也有个条龙村,可惜的是,2001年7月在并村联组工作中,条龙村与赵铺村合并为溪河村。
三、交通地名与龙文化伏龙桥是位于淮安旧城东门街附近文渠上的桥梁,乾隆《山阳县志》曰“伏龙桥,东门街”。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正月二十三日,赵匡胤率军经过四十多天的苦战,夺取淮安城,并阻止士兵杀戮平民百姓。淮安人为纪念赵匡胤,便把他匍匐休息的桥称为“伏龙桥”,路过的巷子称为“回龙巷”。此外,流均镇还有座迷龙桥,传说是因为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期间在此迷路而得名。不管怎么说,这些地名都因封建帝王而得名。如今伏龙桥巷、龙窝巷、回龙巷、迷龙桥等依然存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历史文化爱好者前来探访。
青龙桥位于漕运总督部院东的漕院前街,也是横跨文渠的一座桥梁,它与西偏南的白虎桥、南偏东的朱雀桥构成了一个桥梁体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为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万历年间,淮安卫治移到青龙桥东;纪念督抚傅颐的傅公祠(后改为文昌祠)也在青龙桥东。后来由于城市改造,这段文渠被填埋消失,青龙桥就此消失,留下“青龙桥下饺子——看人兑汤”的歇后语。
伏龙洞是因涵洞像潜伏在地下的龙一样而得名。万历十年(1582年)永济新河凿成后,淮安里运河以西、膏腴之田的积水没有排泄通道,田地像沉入锅底一般。天启四年(1621年),山阳县知县孙肇兴决定借挑里运河之便,于里运河身底建造伏龙洞。洞为木洞,宽、高各3尺,长达35丈,洞上甃石,石上加土,深埋在里运河河身之下,名曰“伏龙洞”,又名“地洞口”。伏龙洞建成后,湖西千顷湖田复为良田。另据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位于河下西北的解阜洞也叫伏龙洞,用以宣泄山子湖、邱家湖的湖水,后来湖淤洞湮,屡有兴修。伏龙洞是淮安最早的水立交,是淮安先人水利智慧的结晶。
此外,据乾隆《山阳县志》记载,淮安还有两座龙王闸:一处位于淮安“城西北三十里清江浦”,这个龙王闸即清江闸;一处位于淮安旧城东南瞰虹楼下,也叫龙王庙闸。可见,龙王闸一般都与龙王或者龙王庙相关,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给所在地增添了神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