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药明康德绩后大涨。
其2024年营收392.4亿元(-2.7%)、净利润94.5亿元(-1.6%),表面来看,数据有所下滑,但实则有很多亮点。

(1) 剔除新冠相关收入后,公司年营收同比增5.2%;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27%,创新高;
(2) 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166.4亿,增速24.1%。
(3) 2024年自由现金流达历史新高79.8亿;
(4) 2025业绩指引超预期: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15%,公司整体收入达到415-430亿;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5) 核心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年收入同比增长11.2%(剔除新冠);经调整non-IFRS毛
利率持续提升至46.4%,同比提升1.2pts。
(6) 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2024年生物业务(WuXi Biology)持续保持环比增长。第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9.2%。
……
市场认为短期下滑是甩掉新冠包袱,更关注内生增长质量。
2.“真金白银”回馈股东,提振市场信心回购+分红,改善每股收益,且释放管理层信心。
药明康德2024年累计回购A股超30亿元;
在维持30%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基础上,拟额外一次性派发10亿特殊分红(为感谢全体股东支持公司在挑战环境下做出的业务策略调整)。
药明康德表示将在2025年增加中期分红,同时拟在2025年适时回购10亿元A股。
3.地缘政治风险降温,订单和增长指引超预期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进入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药明康德主动剥离美国细胞治疗业务(Altaris收购),降低制裁风险。
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手握493亿订单(同比+47%),并给出2025年收入增长10%-15%的指引,叠加70-80亿元资本开支投入新产能,市场认为“利空出尽+增长可见”。
4.行业β回暖+资金抢跑,龙头成情绪载体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预期下,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环境改善,CRO行业估值修复。药明康德作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CXO龙头,成为资金抢跑配置首选。
总的来看,药明康德今日大涨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用“放大镜”看药明康德的增长质量(去新冠化增速、订单转化、在手业务);
用“望远镜”押注行业复苏和公司龙头地位;
叠加分红、回购、风险缓释等多重催化剂,最终形成“短期利空钝化+长期逻辑强化”的上涨合力。
【市场上重仓药明系的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港股:药明生物(11.1%)、药明康德(2.95%)、药明合联(1.25%)
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规模最大,可T+0交易:恒生医药ETF(159892)
----------
中证生物科技-A股:药明康德(10.76%)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指数,聚焦A股医药龙头:生物科技ETF(51650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3.17
1.上述基金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上述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恒生医药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上述基金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