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9年初,南京城内一场悄无声息的处决震惊了许多知情人。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曾担任军统南京站站长的国民党少将周镐,因策反国民党军队投诚解放军而被捕。他从一名反蒋学生,到军统特务,再到红色特工,最终在南京解放前夕倒在了黎明的曙光中。令人唏嘘的是,执行处决任务的竟是他昔日的同事。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周镐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淡然地说道:"兄弟,枪打得准点。"这位为新中国默默牺牲的烈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谍战传奇。
命运多舛入军统 青云直上显身手
1920年代,武汉随营军校内,一个名叫周镐的年轻学生正坐在教室里听着授课。学校里充斥着蒋系思想的宣传,让这个敏感的年轻人内心颇为抵触。
在一次政治测验中,周镐流露出反蒋情绪,这一举动让他付出了代价。学校当即做出决定,将这名"思想不 端"的学生除名开除。
失学的周镐经同乡介绍,辗转来到上海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本是一支反蒋势力,后被蒋介石调往福建进行剿共行动。
在福建期间,十九路军的骨干领导层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福建事变",公开宣布成立反蒋政权。事变失败后,周镐打算从上海返回家乡。
命运弄人,周镐刚一下船就被特务盯上,宪兵将这个24岁的年轻人拘捕。在押解途中,周镐遇到了一位审讯他的旧友。
这位朋友知道周镐的黄埔军校背景后,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入复兴社,这样就能脱身。在当时的形势下,周镐别无选择,同意了这个提议。
就这样,周镐成为了一名军统特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他很快得到了军统元老周伟龙的赏识。
有了周伟龙这座靠山,周镐在军统内如鱼得水。短短七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尉官一路升到了少将军衔。
1940年,一个重要的任务摆在了周镐面前。汪伪政府破获了军统的一个地下电台,汪伪政府高官周佛海想借此与重庆方面建立联系。
戴笠看中这个机会,派出周镐前往南京与周佛海接洽。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周镐在南京整整待了半年时间都未露面。
在这段时间里,周镐逐渐摸清了汪伪政府的军事布局,结识了不少汪伪军界上层人物。这些关系网,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隐身伪都南京 暗布谍报网络
1943年岁末,戴笠向周镐下达了一项特殊任务:重建军统南京站。这个任务意义重大,因为六年前的南京站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全体投敌,给军统造成重创。
当时的南京局势复杂,既有日军盘踞,又有汪伪政府统治。周镐开始利用自己在汪伪政府军事处少将科长的身份,一步步布置南京站的情报网络。
周佛海对周镐极为信任,将长江以北的军事运输大权交到他手中。这个职位让周镐能够自由出入各个军事要地,为搜集情报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重建南京站的过程中,周镐采取了双线作战的策略。一方面负责周佛海与重庆之间的联络工作,另一方面暗中拉拢伪军中的实力派将领。
南京站在周镐的经营下逐渐壮大,成为沦陷区最重要的情报站点之一。通过这个情报网,大量汪伪政府的机密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到了重庆。
戴笠对周镐在南京的工作成效十分满意,不久便将他提拔为军统少将。这个军衔的晋升,让周镐在与汪伪高层打交道时更有底气。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授意周镐秘密筹划接管南京日伪政权的工作。周镐立即着手组建指挥部,开始部署接管计划。
在周镐的指挥下,南京站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行动。他们将汪伪政府的市长、部长等高官悉数抓捕,关押在地下室严加看管。
行动进展顺利,周镐亲自起草布告,宣布接管南京。这份布告的发布,标志着军统南京站正式掌控了这座城市。
然而就在周镐忙于处理接管事务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他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实际上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事态的转折点发生在周镐要求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投降的时候。他私自拟定了一份受降书,这个举动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既定部署。
这份受降书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蒋介石原本只是让周镐维持秩序,等待国民党正规军抵达,却没想到他会采取如此激进的行动。
旧友引路进党 暗中谋划起义
1946年春天,周镐从监狱获释后的生活并不好过。没有工作的他,每天在南京城里游荡,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度日。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多年未见的黄埔同学徐楚光。两人相见恨晚,在一次深谈中,徐楚光向周镐透露了自己的中共党员身份。
在徐楚光的帮助下,周镐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背景,这份申请一路上报到了中共华中分局。
邓子恢和谭震林经过慎重研究,最终批准周镐以特别党员的身份加入中共。组织上任命他为华中分局京、沪、徐、杭特派员,由徐楚光直接领导。
为了掩护身份,周镐向国民党保密局提出申请,表示愿意到上海静安寺从事佛教协会工作。毛人凤批准了他的申请,并任命他为少将直属组长。
1947年,一个重要的任务落在了周镐肩上。蒋介石怀疑暂编25师师长孙良诚与新四军有联系,点名要周镐去调查这件事。
这个任务恰好给了周镐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以25师高级参议的身份,开始秘密策反孙良诚。
孙良诚为周镐举办了隆重的接风宴。酒席散去后,周镐单独会见了孙良诚,拿出了蒋介石的手令。
看到手令的孙良诚当场表态,愿意考虑起义。周镐立即向组织汇报了这个好消息,开始着手安排具体事宜。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周镐为策反工作进展顺利而高兴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徐楚光的一名交通员被捕叛变,供出了周镐的共产党员身份。
国民党特务很快将周镐逮捕,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被关进监狱。这一次,周镐依然保持沉默,没有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
在狱中,周镐的妻子四处奔走,想办法为他筹措保释金。最终在两名少将的担保下,周镐再次获得自由。
获释后的周镐意识到南京已经不能久留。他以送妻子回老家为借口,带着全家人悄悄离开南京,成功转移到了苏北解放区。
在解放区,周镐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策动驻扎在徐州一带的国民党军队起义。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他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这段时期的周镐,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军统特务的身份。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觉悟,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
英雄献身黎明 浩气永存人间
淮海战役前夕,战局日趋紧张。蒋介石在徐州集结大批军队,其中包括了孙良诚的部队。
孙良诚此时已被提拔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国民党给予的优厚待遇让他变了态度。这位"百变将军"打起了反悔的主意,甚至将周镐派来的联络人员全部遣返。
华野六纵接到周镐的来信,表示孙良诚愿意谈判投诚。粟裕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指示周镐不要轻举妄动。
但周镐没有听从上级的指示,反而决定亲自带着孙良诚前往与刘汝明谈判。1949年新年刚过,周镐就踏上了这趟致命的旅程。
进入国民党防区后,周镐立即被特务逮捕。刘汝明早已将他策反的消息上报给了蒋介石,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在南京的审讯中,周镐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气节。蒋介石和毛人凤对这位曾经重用过的将领恼羞成怒,下令立即处决。
行刑当天,执行任务的是周镐的旧同事。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周镐毫无惧色,只是淡然地说了句:"兄弟,枪打得准点。"
第一枪打在周镐的左肩,第二枪仍未击中要害。浑身是血的周镐依然挺立不倒,最后由司法处处长亲自补枪。
周镐牺牲后,他的遗体下落成了一个谜。但他为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并没有被遗忘。
1965年11月,上海市委向中央报告,请求追认周镐为革命烈士。中央组织部很快做出批复,同意了这个请求。
1992年,周镐的两个孩子来到北京,拜访了父亲的老同事沈醉。原本说好只见一个小时,但沈醉却坚持与他们长谈。
在谈话中,沈醉多次提到:"周治平是个非常好的人啊。"这句话道出了老同事对这位烈士的崇敬之情。
时光流逝,周镐的事迹渐渐为更多人所知。他从一个反蒋学生,到军统特务,再到红色特工,最终为革命献出生命。
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格。在中国革命史上,周镐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