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官方2023年底的失业率数据,我国30到59岁族群约有3.9%失业,远低过16到29岁的年轻族群。
然而最近该国媒体却在热论,青壮年转职的话题,近年社交媒体上更流传一个说法,中国中年人如果丢了工作,还有保底三件套可以续命,那就是跑外送、开网约车和卖保险。今天我们就要来聊聊这个话题。
35的槛据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42岁的贾慧,2023年进入保险业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最初在北京一所高中当英文老师,但庞大的工作压力,迫使她放弃这份外界眼中的铁饭碗,靠着多年的积蓄。
贾慧(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贾慧2018年转进民宿业,也赚了不少钱,一度同时经营6间民宿,然而旅游业的野蛮生长,最终导致行业内卷,加上新冠疫情爆发,贾慧只好再度转行,把民宿卖掉后开了咖啡店,没想到中国经济陷入动荡,接续发生的白领裁员潮和消费降级,让咖啡店的生意每况愈下,最终不只所有积蓄赔了进去,还欠了银行大笔债务。
贾慧经验的民宿(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年届中年的贾慧,这时决定转行卖保险,希望能借此填补债务黑洞,在中国,贾慧的故事并非特例。
早在2019年,央视就曾探讨过中年转职的议题,当时也有一个说法,资深媒体人如果要转型,通常会先做公关,接着再搞自媒体,再不行就做做微商,如果都失败了就会去卖保险。
近年中国科技业爆发裁员潮,转职话题也延烧到大厂员工,2023年底就有报导指出,随着中国政府加重监管,与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导致中国科技企业被迫进行薪资结构优化,也就是把薪酬较高的老鸟辞退,再补进低薪的年轻员工。
光从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腾讯等12家大型网路公司,就有多达22万人离职,同时却招聘了30万名新血,以上现况让不少半资深的劳工,在30多岁面临转行关卡。
而保险业就成了常见的选项之一,在许多人心中,一个人想转职,通常不会远离原有赛道,同时还会考虑两个条件,那就是职位与薪资,至少要有一项比原本的更好。
这不禁让人好奇,保险、开车和外卖,这些低门槛的选项,为何成为中国中年人,的保底三宝。
这里我们先合理推论,这种说法之所以获得流行,关键在于适用性高,几乎适用于所有人身上。因此容易引起共鸣,事实上,并非所有人转职都往这三条路走。
然而,这份说法的背后,却也凸显出中国中年族群的职场困境,我们在开头提过,中国30到59岁族群的失业率为3.9%,跟其他年龄层相比并不算高,但他们仍有转职上的压力。
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2023年初,针对超过600名中企高管进行调查,结果有七成七的受访者,预期经济下行趋势将持续超过一年,更有一成七的企业已展开裁员,并有近半企业预计在未来一年内缩编或停止招聘。
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也成为了中国职场的流行词,以科技业来说,2023年光是半导体设备和制造领域,就有10多家知名企业裁员,至于房地产业,全年的开发投资金额,年减达到一成,其中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年减更高达一成七。
把调查限缩在百强房企,有将近七成的公司,业绩处于衰退状态,并导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中国房产公司「美的置业」一名前主管,他说,自己在2022年遭到裁员,而保住工作的前同事,也面临降职降薪的困境,许多跟自己一起离开公司的同事早已转行,许多正在保险业工作。
头部产业退烧的同时,贡献中国八成城镇就业的中小企业,则处于缓步复苏的状态,资料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当前正遭遇,发展信心和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劳动力需求下滑等问题,从上到下的市场变动,让中年上班族面临「被优化」的压力。
过往我们介绍过,中国被裁员的中年男女,每天泡在咖啡店「类就业」的情形,与此同时,也有为数众多的人群,正积极找寻下一份工作。
然而,中国职场的35岁门槛,却变相提高转职的难度,猎头网站《智联招聘》2023年的报告指出,有将近五成的白领受访者,认为中国职场存在35岁潜规则,超过这个年纪就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而且这个现象在网路、金融和文化产业特别严重。
保险、网约车、外卖现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部分中国中年族群,失业后很难在原有赛道重新就业,在生活压力逼迫下,他们很容易就锁定低门槛的三件套,但这样的趋势,对中年族群来说真是好事吗?
先从发展上限较高的保险业来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不久前发布《2023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内容提到三个重点。
第一,中国保险业当前正在削减人数,整体销售人数在2019年,达到900万人的高峰,之后便逐年减少,到了2022上半年,这个数字大幅衰落到570万人,背后原因在于。2015年,中国官方取消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幅降低入行门槛,自此代理人数量在4年内翻了一倍,激烈竞争衍生出大批乱象,官方便在2019年加强监管,拉高人员素质。
这也带到第二个重点,保险人员的学历在这期间有显著的提升;
第三大重点是收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落在人民币3000元,但保险业的实际薪资却一点都不平均,按照该行业存在的八二法则,中国仅有不到两成的保险从业人员,月收入达到2万元,其余多数都只有3到6000元,并有一成落在3000元以下。
换句话说,卖保险虽然能创造收入,也有很高的天花板,但多数中年人转职后,都还是在底部打滚,与此相比,另外两件套网约车与外送,近年也面临内卷的问题。
根据《第一财经》报导,2023年1到11月,中国网约车的订单量年增多达六成,但在行业成长的同时,司机数量却严重饱和。
2023年11月之前,中国一共发出643万本网约车驾照,年增多达3成,这也迫使三亚、上海和重庆等地区,发出饱和警报,上海甚至一度暂停受理,运输证核发业务,严重饱和的情形,拖累到司机薪酬。
以重庆为例,官方统计显示2023年前十个月,中心城区的网约车日均营收为380元,但同年第三季却是337元,代表该季营收比前两季要低,而且这还没算进平台抽成。
重庆官方因此提醒,订单规模实际上很难支撑中心城区的网约车辆总数,另外也有佛山的司机对媒体抱怨,过去一年来,他每天多开两三个小时的车,但收入却减少了三成五,一名来自上海的网约车司机也表示,自己失业后全职开网约车,收入虽然跟上班时差不多,但却少了社保,两相权衡之下,他现在将开车转成兼差,另外又找了份正职工作。
外卖行业也面临类似状况,美团近年骑手人数的年增率都在一成以上,以杭州、长春和长沙的外卖站点来说。
从2022到2023年,骑手人数都暴增了一倍,这些人有的才刚出社会,也有裁员潮下的失业者,每个人能分到的利润也因此减少。
2023年有媒体实际探访,发现所有从业一年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当年的收入是历年最差。
总结来说,在中国失业率回落的当下,产业内的人员流动,以及35岁门槛对中年失业族的压力,催生出保底三件套的说法,背后则是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中年转型的问题。
朋友们也不妨深度思考一下,今天换作自己,又有什么保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