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中俄的友好关系,大家都认为我们可以大量购买,油价终于可以降下来了。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国内油价不降反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国人对油价一直存在误区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能源出口大国,而中国又是能源进口大国,当俄罗斯降价以6-7折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的新闻出来后,大家都认为国内油价会降。但紧接着中石油表明不会大量购买俄罗斯打折石油,这瞬间大家的心凉了一半,而且一头雾水。国内油价一直高不下,有打折便宜的石油为何不买呢?
在普通情况下,大家买东西都会货比三家,最终会选择的物美价廉性价比最高的。但这只是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和商家的常规操作,而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石油行业。因为石油是每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能源,所以大家不能把购买普通商品的逻辑套用在石油上。
二、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遵守合同,履行契约精神。首先中石油宣布,“尚未有计划购买俄罗斯大幅打折的石油,将会继续根据现有的合同跟俄罗斯开展贸易对接业务”。简单点说就是继续执行之前与俄罗斯签订的石油购买合同,价格依然是合同中所定的价格。大部分人可能会懵逼,因为目前中俄关系良好,一个愿意低价卖,一个正好应该大量买啊?
但稍微懂点相关知识的人都会明白,人与人或者公司与公司签订合同就要履行合同内容,这也是契约精神,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正因为我国对石油的进口需求庞大,因此我国与俄罗斯签订的合同时效相当长,在合同履行期内按照合同内价格进口石油属于正常操作。
当然借此降价机会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有不少,并且各有各的法子。第一个就是导致俄乌冲突的罪魁祸首美国,当然老美不会明目张胆这么做,而是通过壳牌石油公司大量购入数十万桶俄罗斯原油,而价格相当于5折。一面大肆鼓动西方各国打压限制俄罗斯,一面大量低价买油,这一招发其他国家的国难财的招数老美屡试不爽。
还有我们的另一个邻居印度,以约35美元一桶的价格大量购入俄罗斯石油。以这样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我们一般的私家车花不到100元,就能加满一箱油,这真的是白菜价啊。但因为降价而轻易撕毁或者不履行原有合同,这样有违契约精神的事是我泱泱大国不会做的。
第二是国家石油进口大局的稳定,维持国家相关产业链的合理运营。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第一大国,俄罗斯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因此除俄罗斯外,我国与中东的沙特、伊拉克,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等石油出口国都签订了进口合同。而进口占比最低10%最高25%,分配的比价均衡。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依赖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出现。正是这样的战略布局,合理分散了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如果现在大肆低价购入俄罗斯石油,会破坏我国已建立的石油进口稳定结构,可能导致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威胁。说直白点,我们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国家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点,避免在某一个领域被西方卡脖子。
第三是油品配套基础设施的限制。直接举例,比亚迪用不了特斯拉的充电桩,苹果手机充电器和小米手机不匹配。汽油不是直接就可以加进你的汽车里的,要有很多配套的炼油设施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才可以。按照进口占比建设的配套设施,短时间内是无法满足突然大量增加的原油基数。
第四是为中俄良好关系的长期发展。在各国疯抢俄罗斯低价石油的时候,我国并没有趁火打劫,而是继续履行原有合同。这绝对不是傻,而是一个对友好邻邦应有的大国态度。在为两国关系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我谦谦君子的大国形象。
结语相信当大家明白这背后的原因后,都会理解国家为何这么做。从中国对待疫情必须清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国家稳定、经济稳定、民生稳定高于一切利益。在国家战略面前,俄罗斯的打折石油只是蝇头小利。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无耻
合同执行和现买同时进行也可,让民营企业去抄底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中石油,中石化为啥每年亏钱
灵活一点
混账逻辑!
知道为什么没有多少人评论吗
因为这个油价没有对接国际油价
你说人家在这个职务,是为你,还是为职务?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的,降价时你想低价买,涨价时你要不要多掏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