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根据规定,享受的待遇比干部的待遇都好!

双好的是乐 2025-04-24 02:45:15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8年10月11日,云南麻栗坡的雷场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27岁的杜富国,脸上挂着汗珠,眼神却坚定如铁。他手持探测器,小心翼翼地靠近一枚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战友艾岩站在身后,呼吸急促。

“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低声喝道,语气不容置疑。

艾岩刚转身,身后猛然炸响一声巨响,尘土飞扬,杜富国倒在血泊中。

那一刻,他用身体挡住了死神,保住了战友,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这位年轻的排雷兵,从此成为全国敬仰的英雄,国家给予他的待遇甚至超过普通干部。这一切,究竟是出于什么?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探寻答案。

我是一个兵

1991年11月,他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小山村。

那里山高路远,生活不算富裕,但也孕育了这个小伙子骨子里的坚韧和善良。19岁那年,也就是2010年12月,杜富国带着对军营的憧憬穿上了军装。

那时的他,或许只是个怀揣梦想的少年,没想过未来会与“英雄”二字紧紧相连。

几年后,命运的转折悄然到来。2015年6月,中越边境地区启动了第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那片土地因历史遗留问题,埋藏着无数地雷和爆炸物,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边境居民的安全。

杜富国所在的部队接到任务时,他没有犹豫,主动请缨加入了扫雷队伍。面对这份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工作,他的理由很简单:“多排除一颗雷,乡亲们就能多一分安全。”

加入扫雷队伍后,杜富国迅速投入训练。三个月时间,他硬是啃下了十多种排雷技术,从一个新手变成了队里的骨干。

接下来的三年,他成了雷场上的常客,出入雷场1000多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还处理了20多起险情。

雷场是什么地方?一步踏错,可能就再也回不来。可杜富国从没退缩过,队友们都说他像个“雷神”,总能在最危险的地方稳住局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杜富国的名字渐渐在队伍里传开。他不是天生无畏,而是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每次穿上那几十斤重的防爆服,他都知道,身后是战友,是边境的安宁。这种信念支撑着他,直到2018年10月11日,那个改变他命运的日子到来。

雷霆一瞬铸英雄

那天,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麻栗坡这个地方,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提起老山,历史课本里的边境冲突就浮现在眼前。

这里曾是战场,如今却是“雷区”,地底下藏着上百万颗未爆的地雷和炸弹。杜富国和战友艾岩正在执行搜排任务,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任务眼看着就要收尾。

就在这时,一枚加重手榴弹露出了地面。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爆炸物,威力大、危险高,处理不当就是一场灾难。

作为作业组的组长,杜富国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他回头对艾岩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谁能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人生中最重的抉择。

艾岩刚退了几步,爆炸声就撕裂了空气。回头一看,杜富国已经被掀倒在地,防爆服炸得稀烂,双手没了踪影。

那一刻,他用身体挡住了爆炸的主力,弹片和冲击波大多冲着他而去,艾岩因此保住了命。27岁的杜富国,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双手和双眼永远离他而去,身上还留下了近70处伤疤。

爆炸后的场面让人揪心。部队迅速把他送往解放军926医院,医疗专家组整整奋战了三天三夜,才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他的命。

醒来时,杜富国已经是个重残的年轻人。生活从此变了样,他再也看不到山村的绿水青山,再也摸不到战友的肩膀。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抱怨过一句。

英雄无悔,国家有情

杜富国的故事传开后,整个国家都被震撼了。一个普通士兵,用生命换来的壮举,怎么能不让人动容?很快,荣誉像潮水般涌向他。2018年11月18日,南部战区陆军给他记了一等功。

2019年,他先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代楷模”,7月31日,国家授予他“排雷英雄战士”称号。2022年7月27日,他又获颁八一勋章,这是军人能拿到的最高荣誉。

荣誉之外,还有实实在在的关怀。杜富国被破格晋升为二级军士长,待遇比照正营职军官,资历深的甚至能比得上副团级。月工资大概14000元,家属还能随军,住进部队的公寓房。

作为一级伤残军人,他每年还能领到8万多元的抚恤金和补助,医疗费、护理费也全包。受伤当晚的那场抢救,就是最好的证明——顶尖专家、不眠不休,只为保住英雄的命。

暖心的是,国家没让杜富国闲下来。尽管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他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他练了好久的播音,终于成了南部战区陆军公众号的播音员,用声音传递力量。后来,他又去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做校外辅导员,给失明的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点亮他们的希望。

这些待遇听着确实不一般,比很多干部都好。可想想看,杜富国失去的,是27岁最好的青春和健康啊。这样的付出,谁能用钱衡量?

国家给他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保障,更是对英雄价值的肯定。有人说,英雄就该被这样对待,你觉得呢?

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那些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国家对他的厚待,是对牺牲的铭记,也是对担当的礼赞。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或许不需要都去雷场冒险,但杜富国的精神,能否激励我们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共产党员网 “八一勋”获得者杜富国:忠诚使命 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