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决定找一个“合适的方式”,让俄罗斯重回SWIFT系统?29国集体失语,中国用一句话总结,真是杀人诛心呀!
说起国际金融圈的"命门",国际银行结算系统(SWIFT系统)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1973年诞生的比利时"老字号",堪称全球银行业的"微信工作群"。
全球200多个国家、11000多家金融机构天天在这里转账对账,说白了就是:谁被踢出这个群,后果就会很严重。
三年前,美西方因为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祭出这招"金融核弹"时,场面堪称“惨烈”。
俄罗斯主要银行集体掉线,寡头们的游艇被扣在欧洲港口,连卖石油赚的外汇都成了账户里的"数字盆景",卢布汇率更是直接表演"高台跳水",财政赤字节节攀升……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20%以上的俄罗斯,本来是手握"粮食王牌"的,但也因为被踢出SWIFT,没有了定价权。
只能利用人民币、卢比等货币绕道结算,成本高不说,效率还低。
表面上看,普京似乎被逼到了墙角。
但是,身为战斗民族,硬生生挺到了现在,甚至还要实现“逆风翻盘”。

近日,美国分别与俄乌在沙特进行了会谈,会后,双方一致表示同意在黑海停火。
但是,乌克兰刚收到美国说停火协议立即生效的通知,俄方这边就开出了条件:
等美国解除了对俄的金融限制,把俄罗斯重新接入SWIFT,取消粮食、化肥禁令以后,再说停火协议的事。
要知道,2023年黑海粮食协议告吹后,国际小麦价格原地起飞30%,埃及、黎巴嫩这些"吃饭靠进口"的国家差点闹粮荒。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这招"甩锅大法"玩得溜:要么解禁制裁让粮食出去救人,要么坐实"见死不救"的骂名。
一套组合拳下来,愣是把"制造危机"的帽子扣在了美西方的头上。
这边普京步步为营,那边特朗普却陷入了自己挖的坑。
当初高调承诺"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如今却被俄罗斯的谈判条件架在火上烤。
答应解禁SWIFT?等于自扇耳光承认制裁失败。
继续硬刚?美国还得在乌克兰战场继续"放血",所谓"大国竞争战略"全得泡汤。
更尴尬的是,SWIFT可不是特朗普的"一言堂"。
三年前把俄罗斯踢出群,那是美国带着欧盟27国,再加上加拿大和英国,组团干的事儿。
现在想重新拉人进群,得29个盟友点头。
但以"懂王"的脾气,怕是又要上演"美国优先"的戏码。
近日,美财长在接受采访时就已经表示,美方正在考虑以“合适的方式”将俄罗斯重新接回SWIFT系统。

但他也说了个前提,就是这一决定取决于俄罗斯领导层的下一步行动,对特朗普有利,那就会考虑解除制裁。
再看现在的俄罗斯,对于美国解除制裁,继续和SWIFT互通,持有很乐观的态度。
俄方还表示,这一行为有助于美俄贸易合作。
不得不说,普京确实是厉害,不动声色的慢慢给俄罗斯松绑,撕开西方国家的“铁幕”。
原本有自己设想的特朗普,终究还是快要被普京给绕进去了。
俄专家测算SWIFT重启最快2个月,但要是美国真下狠心,流程分分钟能开绿灯。
毕竟俄罗斯金融机构的系统接口都还在,说白了就是个"拉黑"与"解除拉黑"的权限问题。
当年制裁时高喊的"金融核威慑",如今看来更像是场行为艺术。
眼下最憋屈的莫过于美国的盟友。
三年前跟着美国冲锋陷阵,现在可能要被当"弃子"。
SWIFT总部虽然在布鲁塞尔,但谁不知道真正的话事人在华盛顿?
有分析师直言:"只要美国施压,欧洲除了认怂别无选择。"
这波操作下来,29个盟友的信任直接被特朗普拿去换了谈判筹码。
当初说好的"金融核武器",现在说哑火就哑火,面对此情此景,29国直接集体失语。
而这场博弈中最惨的莫过于乌克兰。
泽连斯基团队刚为停火协议松了口气,转头就发现美国在拿SWIFT和俄罗斯讨价还价。
用乌克兰网友的话说:"我们还在前线流血,大佬们已经在酒桌上谈分红了。"
更扎心的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轻飘飘一句"正在评估",彻底暴露了基辅当局的棋子本质。

现在全球目光都盯着两个时间点:
一是特朗普政府能否顶住压力兑现部分解禁,二是欧洲盟友会不会集体反水。
若SWIFT真的重启,俄罗斯经济立即能回血500亿美金量级,黑海货轮拉走的可不止是小麦化肥,更是普京的地缘政治筹码。
国防部刚刚说的那句,“纵观历史,美方在违背承诺、背弃盟友方面,保持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在这出大戏里,成了神总结,直接就是杀人诛心。
从阿富汗撤军到出卖库尔德人,从"北溪"管道事件到如今的SWIFT变脸,华盛顿的"弃约精神"确实一脉相承。
这次要背刺29个盟友,连吃瓜群众都忍不住问:下次谁还敢跟美国组队?
黑海的汽笛已经鸣响,但这场博弈远未到终章。
普京的盘算、特朗普的野心、欧洲的憋屈、乌克兰的无奈,都是这场俄乌冲突里最现实的地缘政治写照。
所谓"金融核弹"的神话一旦破灭后,“国际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流动的利益”,这句话的含金量会再次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