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的海滨,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莆禧古城,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座面海而筑的堡垒,以其顽强的抗倭历史而声名远扬。

莆禧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为抵御倭寇侵犯而筑。它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忠门半岛南端,地势险要,三面环海,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军事要塞。
古城墙周长约 2 公里,高约 6 米,宽约 4 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城墙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用于瞭望和防御。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庙宇、祠堂、民居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莆禧古城历经了多次战火的洗礼。尤其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莆禧古城成为了抗倭的前沿阵地。当地军民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斗志,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保卫了家园。
莆禧古城的抗倭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莆禧十九战”。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抗倭战争中,莆禧军民与倭寇进行了十九次激烈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莆禧军民的英勇无畏,也为中国的抗倭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还有 “城隍爷显灵” 的传说。据说在一次战斗中,倭寇即将攻破城门,危急时刻,城隍爷显灵,刮起一阵大风,将倭寇的战船吹翻,从而挽救了莆禧城。这个传说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城隍爷的信仰和对胜利的渴望。
莆禧古城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瑰宝。它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闽越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古城内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庙宇、祠堂等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民居则以石头房为主,坚固耐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此外,莆禧古城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每年的正月十九,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 “莆禧十九日” 庙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庙会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莆仙戏、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表演,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莆仙美食。
如今,莆禧古城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可以登上古城墙,俯瞰大海和周边的美景。也可以走进城内的古建筑,感受历史的气息。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了解莆仙文化的魅力。
同时,莆禧古城也在不断地进行保护和开发。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古城进行了修缮和整治,完善了旅游设施,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莆禧古城将会成为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