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外卖点餐日趋普及的时代,一件发生在武汉某所学校的小事却将一个令人费解的“不公平待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名外卖小哥在校园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歧视“,学生的外卖被摆放在雨中门外,而老师的外卖却可以安稳地放在门卫室里。
这不禁让人质疑,在同一所学校,何以会出现如此割裂的差别对待?仅仅是身份的不同,就能决定接受外卖服务的“尊卑有别“吗?面对如此“无理由的不平等“现象,我们是否应该持批评态度,还是试图从中窥见某种深层次的社会现象?让我们一探事件的始末。
一、事件经过
这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一名身穿印着“外卖公司“logo的外卖小哥背着黄色的送餐箱,顺利地找到了武汉某所高校的校门口。按照手机地图的指示,他来到了学校的正门,想要将外卖送到学生手中。
然而,一位神色严肃的中年门卫拦下了他,不由分说地将他赶到了旁边的一个小门边。外卖小哥很快就明白过来,原来在这所学校,存在着一种“身份歧视“。
学生点的外卖只能从这个校门的铁栅栏缝中传递,而且必须暴露在外面的雨中;而老师们点的外卖,则可以享受到门卫的热情接待,被安置在门卫室里免受风吹雨打。
二、原因分析
面对这种“同卖异待“的怪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导致如此“不公平对待“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显然是一种人性中的“权力催生傲慢“心理在作祟。作为学校中的底层工作人员,门卫难免会对掌握一些权力和地位的老师产生一种阿谀奉承的惯性思维。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或许这种“身份歧视“现象隐射出了我国长期以来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遗留问题。老师代表着社会上层“精英“的身份,而学生则是处于相对“下层“位置,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两者自然会区别对待。
三、质疑之声
面对如此“怪象“,舆论场自然哗然。一些网友直接质疑该门卫的职业素质,认为这种行为简直是“奇闻“。“怎么能这样歧视学生,太过分了!““这不是在学校培养‘等级思维‘吗?“
不过,也有人试图为门卫“打圆场“:“说不定是领导交代过,要对老师多加体贴呢?““底层员工的确应该对‘上级‘略加优待,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四、其他校园案例
事实上,在一些高校,类似“身份歧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笔者就曾在母校见过,有的食堂为部分行政老师设立了单独的“贵宾餐厅“,而学生们只能在普通大厅就餐。当时一度在校园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声浪。
有位同学曾为此发牢骚道:“我们交的学费和老师的工资又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学校非要这样分等级划分子母呢?简直就是在我们面前贬低自己的身份地位。“
五、网友评论
有网友说:“我觉得门卫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老师和学生的确是要区别对待的,作为社会底层劳动者,他尊重学校的上级也是应该的。“
也有网友说:“我非常反感门卫这种墙角心态,把学校的学生视为比自己低人一等的存在。我觉得每一个在校园的人,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理应获得基本的人格尊重。“
还有网友说:“其实大可不必针对这件小事斤斤计较,不如反思一下我们社会为何会产生如此等级思维。从某些方面来说,社会文化环境才是根源所在。“
六、笔者建议
笔者以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温床,更应该注重平等意识的树立,而不是“身份高低“的身教。否则,这样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的等级观念,日后必将阻碍他们建立公正开放的价值观。
校方若无力一一纠正底层员工的行为,或可通过一些具体的培训或教育来引导,消除类似的“身份至上“潜意识。只有当校园中形成了尊重每个个体的良好氛围,未来走出校门的学生才不会过于执着于地位和身份。
整体而言,学校应该倡导差序平等的意识,但同时恰如其分地给予耆老长者适当的优待。在美德和理性的基础之上,推崇珍视差异、互相尊重的新型观念,从而避免落入流于形式的等级陋习。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出品学兼优的新一代人才。
你觉得在校园中,学生和老师应该享受同等待遇吗?还是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身份的不同应该导致服务的差别?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