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年6月30日,有一艘宇宙飞船经过一个月的飞行,返回地球,光荣的完成了任务,无数民众激动的等待着飞船降落,可就在舱门打开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

二战之后,美苏之间的争霸愈演愈烈,逐渐发展成了后来人们口中提到的冷战。

为什么会有冷战这个词,因为在通常的观念里,战争是一定伴随着直接冲突的,尤其是近现代,战争更是热兵器的直接对抗。
但是美苏之间的争霸,却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对抗模式,没有直接的冲突,更没有兵戎相见,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采用的竟然是在各个领域的竞争。

比如航天,核武,甚至挖穿地球等等,诸如此类的突破人类极限的高科技领域,两个国家疯狂投入,都想压对方一头。
因此,在把人类送上太空这件事上,美苏两国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1971年4月23日,苏联的联盟10号发射失败了,这让苏联非常焦虑。
要知道,虽然苏联是第一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但是美国却在1969年把人类给送上了月球。
这可不就是落后了,因此,苏联的另一个计划开始酝酿,既然登月计划输给了美国,那么在太空建设空间站,实现人类在太空的长期居留,就成了苏联竞争的重点。

1971年苏联向太空发射了礼炮一号空间站,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
原本按照苏联的计划,在4月19日,就应该通过联盟10号飞船向礼炮1号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结果因为泊接机的故障,联盟10号飞船没能成功的与空间站对接。
这让苏联方面大为头疼,原本登月计划就已经输了,如果空间站计划也输了,那可就是连输两阵了,这不是等于向全世界宣告苏联是弱于美国的?

因此,在联盟10号出问题之后没几天,苏联就急匆匆的上马了联盟11号项目。
6月6日,在联盟10号任务失败后,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联盟11号就开始了飞向太空的任务。

为了保证联盟11号的成功,苏联的航天部门除了对火箭,飞船做了万全的检查,更是在所有在役的宇航员中进行了非常严格遴选。

最终确定了三名最优秀的宇航员,来执行联盟11号的任务,这三位宇航员就是指令长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工程师维克托·帕查耶夫和研究员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
单论三位宇航员的专业能力,那真的是没得说,三个人那都是万里挑一的水平。
但是,这次任务在一开始,就遭到了部分专家的强烈反对。

一来,从联盟10号失败到联盟11号发射,仅仅一个半月,时间实在是太仓促,另一个反对的意见则是联盟11号装不下3个宇航员。
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联盟11号宇宙飞船的体积并不大,再加上携带了大量的科学设备和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这就意味着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三个人同时完成任务。

因此,很多专家认为,可以遴选三个宇航员,但其中一个应该是以备选的身份参加行动,最终能飞向太空的只能有两个人。
可是这个时候,苏联的领导层对此却满不在乎,尤其是当初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前往月球的时候,也是派出了三名宇航员。

虽然当时只有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走出登月舱站在了月球表面,但实际上,登月舱里还有柯林斯,实际上美国可是成功的把三个人送上了月球。
美国人能把三个人送到月亮上,苏联却只能把两个人送到地球轨道上的太空站,这不也是输了吗?

因此,苏联的上层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送三个宇航员去礼炮1号。
然而为了能够容纳这么多人,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才可能实现。
科研用的设备是动不了了,唯一能够动的只剩下宇航员的装备,最后经过反复权衡,专家决定拿掉宇航服。

因为这一次的任务并不涉及宇航员的舱外行走,所以宇航服的作用就只会用于飞船泄露这样的紧急状况,相当于一个短时间的生命支持系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实际上宇航服是用不到的。
因此,三个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用的宇航服就被拿掉了。

1971年6月6日,三位宇航员登上了联盟11号,起飞,调整姿态,调整速度和角度,完成对接。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任务执行的非常顺利,联盟11号成功的在太空上与礼炮一号对接。
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随着三名宇航员进入礼炮一号空间站,也就意味着苏联在这一次的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消息传出来,苏联国内一片欢腾,所有人都在为苏联的强大感到欢欣鼓舞,也在为三位英雄航天员感到骄傲。

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一共生活了23天。
这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环境下长期居留,这也意味着人类初步具有了遨游太空的能力。

无论是空间站,还是星际旅行,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广袤的太空中,营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三名宇航员这一次的任务,其实也主要是解决生存环境这个科研任务。
他们在礼炮一号里完成了正常的生活,体能锻炼,适应失重环境,通过无线电与地面联系等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任务目标,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是人类的第一次,只有把这些数据搜集回来,才能在未来的更多的太空研究中积累经验。
所以23天的时间,看似很长,其实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好在,三位宇航员确实是精英,这些科研任务都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当三位宇航员安全的在太空生活23天的消息传回地面之后,苏联人再度沸腾了,这意味着,人类遨游太空真的不再是梦想,而是变成了现实。
因此,在6月29日晚间,无数的苏联民众要么聚集在电视或者收音机胖,要么前往飞船预定落地的附近,全苏联,乃至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三位英雄的返航。

6月29日深夜,联盟11号与礼炮1号成功分离,随后,沿着预定轨道不断降低高度,直到飞船通过数圈飞行之后,没入大气层。
因为飞船本身是没有制动系统的,飞船的着陆实际上是在高空中与大气摩擦进行初步减速,再落到预定高度后弹出降落伞,平稳落地。

这个过程中因为飞船刚刚接触大气层的时候速度极快,飞船表面回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使得飞船的通信系统短暂失效,这个过程被称为黑障,在这个阶段,飞船内外将完全失联。
因此,在飞船进入大气层之后,根本没人知道宇航员的状态。
等到6月30日,飞船准确着陆之后,地面人员打开舱门的时候,才发现,意外真的发生了。

当舱门打开之后,人们发现,三名宇航员瘫软的躺在座椅上,面色惨白,显然已经死亡多时。
当外界民众收到消息的时候,一片哗然。
原来,在飞船脱离空间站的时候,返回舱的压力阀门出了故障,这个阀门就是用来密封飞船的。

可以想象,阀门坏了,结果会多么糟糕,飞船里的空气不断外泄,宇航员的生命岌岌可危。
事实上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压力阀门是可以手动关闭的,但是因为三位宇航员没有宇航服,这就导致根本无法用手去接触阀门。
毕竟这个阀门作为漏气点,与宇宙直接相连,温度低达零下270多度,手一触碰就会被彻底冻掉。

因此,三名宇航员彻底陷入了绝境,不去关掉阀门,就将陷入窒息,可是去关阀门,根本就关不上。
在返回舱一圈圈的靠近地球的过程中,飞船内的空气逐渐减少,虽然三名宇航员尽力自救,但没有空气,实在是无能为力。

因此在飞船看似一切正常的靠近地面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早都因为缺氧彻底窒息,如果当时有宇航服,能够提供短暂的生命支持,或许三名宇航员就能够坚持到落地。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事后的调查非常详细,飞船的可靠性的确有问题,但人为要求拿掉宇航服则是悲剧发生的关键点。

如果有宇航服,能够让宇航员多坚持几个小时,只要熬到飞船进入大气层,即便漏气,因为外界的氧气也可以交换进来,宇航员或许也有机会存活。
不得不说,三位宇航员为了人类的航天事业贡献非凡,但冷战中人们不理智的竞争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

科学可不是比赛,而是非常严谨的事情,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