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以前种水稻田的时候田里很多泉眼,不种田反倒都消失了

乡土大小别山 2024-03-12 07:52:37

作为一个山区农村人,最近几年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十几年前那会,家家户户种水稻田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梯田里都有泉眼,甚至可以这样说,在有些水稻田里种水稻,全靠这些泉眼解决水稻用水的问题。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在我们大别山区,种水稻的农村人几乎见不到了,绝大多数水稻田都被改造成了旱地(主要用来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茶树)。让人诧异的是,这些曾经的水稻田,只有极少数还有泉水流出,绝大多数的曾经的稻田的最里边的沟里,见不到往外冒出来的泉水了。

甚至这几年只要稍微出现干旱,我们老家的河沟就会出现断流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很多人的议论,大多数人都表示农村的水资源可能正在逐渐走向枯竭。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年来,除了干旱年份以外,大多数年份里降雨量都是差不多的,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农村出现水资源枯竭的现象呢?以我们老家大别山区的霍山农村为例。有人是这样分析的:

过去山上种的都是杉树,松树,这些木材,这些木材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效。所以过去山区很多地方都有泉眼,一年四季流着不停,这些泉眼里的水都是从山上逐渐渗透出来的。所以不会给人感觉农农村缺水。

后来因为山里人大量种植毛竹,并且毛竹的生长导致很多杉树林、松树林被毛竹林取代了,毛竹的根部虽然能吸收大量的水份,但是不利于水土保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场大雨过后,绝大多数水分都会流失,不会被泥土保持下来,所以竹林里的土地含水量很少,一场大雨过后地面很快干透了。但是松树林,杉树林,这样的林地里地面更加松软,吸水性更强,所以雨水不是一次性溜走的,而是慢慢的渗透和蒸发的。

正因为如今我们山区毛竹林越来越多,所以即便是雨量充沛,雨水也会因为不能被泥土保留很快流干净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毛竹林下方的茶地里,很少能看到泉水冒出来的缘故。

怎么说呢?每个地方情况不同,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大别山区很可能就是因为大量的毛竹林的出现,导致土壤蓄水的能力降低,土壤实际上就是一个大水库,如果水库不能装水了,哪怕隔三岔五的下雨,也依然会出现干旱的现象,您觉得是不是这样?

0 阅读:1

乡土大小别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