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琵琶女究竟有多惨,可惜都是表象

文史兄弟 2023-10-10 11:29:03

人们在读《琵琶行》的时候,总是说琵琶女很惨,她的惨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年华不再,容颜已衰。诗歌开篇就说:“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人写琵琶女弹奏以前的准备工作的描写好比“未成曲调先有情”,弹奏之后她又欲露还羞,这一切真切地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矛盾和难言之隐。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一生的不平凡。

独守空船,寂寞孤独。在弹完之后,琵琶女“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说明她已经沉浸在音乐中,暂时忘记了苦衷,而诗人却“感我此言良久立”,又进一步写出了自己的深思,暗示了自己与琵琶女有某种共同的感受。被谪飘零,饱受冷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与琵琶女萍水相逢,却能一见面就说到自己的伤心事,还“江州司马青衫湿”,而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与他诉一诉衷肠。她的惨大概也就这几个方面,也有人说她是自作自受,但即便如此,比起她的悲惨遭遇,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形象,倒是常常引发我的遐想。

在唐诗里,不只有琵琶女,还有很多诗人自己,他们或位极人臣,或流落江湖,或为民请命,或壮志未酬,有人说,诗歌的出路就是一份浪漫,而我要说,诗歌的出路就是人生。唐诗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琵琶女则是这朵奇葩上最亮眼的颜色,她从繁华之都流落江湖,或为爱,或为家,或为自由,或为理想,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今天的我们。在读《琵琶行》的时候,人们往往只看到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却忽略了她在诗歌中展现出的含羞形象。

琵琶女从繁华之都流落江湖,或为爱,或为家,或为自由,或为理想,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今天的我们。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女性。她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被迫接受一切命运的安排。但是,琵琶女却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了自己的坚韧和毅力。在唐诗里,不只有琵琶女,还有很多诗人自己,他们或位极人臣,或流落江湖,或为民请命,或壮志未酬。他们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也用诗歌传递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诗歌,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而琵琶女,则是这朵奇葩上最亮眼的颜色。她的音乐,她的形象,她的遭遇,她的人生,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诗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我们面对挫折和困境时,我们可以像琵琶女一样,用自己的方式来面对。我们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因为诗歌的存在,才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也让我们得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无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思想,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4 阅读:30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