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唯恐天下不乱的佩洛西,一度用“亮丽风景线”来形容别国混乱,但当时的佩洛西估计不会想到,其口中的“风景线”有一天会有席卷西方。
正当俄乌冲突尚未平息,即将满一周年,美西方继续忙着对紧张局势“煽风点火”之际,美英法德境内却同时爆发了混乱。

在英国,从去年底开始,由于不满苏纳克政府在应对通胀危机和薪酬等问题上毫无建树,英国全国、各个行业爆发了大规模罢工浪潮,直接导致英国“几近瘫痪”。
2月以来,由于苏纳克政府与各个工会代表的谈判没能取得结果,引发了新一轮罢工潮,参与人数超过了60人,其中有30万教师和超10万名英国公务员,这直接导致英国几乎所有的学校停课。
但这还仅仅只是开始,面对苏纳克政府的“无动于衷”和拒绝让步,英国教师、铁路和医疗等工会正计划发起新一轮的罢工行动。
对此,苏纳克政府据称准备推出“反罢工法案”,即:要求消防、医疗、教师等人员在罢工期间必须确保相应服务不中断,否则将被解雇。
目前,该法案尚未推出,但已经引发了英国民众强烈不满,若苏纳克政府在抗议者正处于“气头上”的节骨眼上推出该法案,那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英国罢工潮愈演愈烈。

在法国,由于不满马克龙政府推出的有关延长退休年龄的法案,法国全境爆发了超过200场抗议示威活动,近百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如此庞大的抗议人数,同样导致了法国各个行业因为“缺岗”而陷入停滞状态。
简单点说,就是法国抗议人数众多,间接触发了“罢工”浪潮。并且,由于马克龙政府拒绝让步,此轮抗议浪潮并未平息,法国人正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届时,一旦抗议浪潮再起,“罢工浪潮”也将再次卷土重来。
在德国,同样因为薪酬待遇问题以及政府应对通胀危机上毫无建树,德国服务行业工会宣布,全德国的邮政工人将在6日、7日举行警告性罢工,要求为大约16名邮政员工加薪15%。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份,德国邮政员工已经举行过一次警告性罢工了,但他们稳定诉求并未得到满足。
本月8日、9日,德国邮政的第三轮劳资谈判将举行,而德国邮政工人在这之前举行罢工,显然是在向德国政府施压。

德国总理朔尔茨
更要注意,除了德国邮政行业之外,德国油气行业也在1月底举行了警告性罢工,要求降低相关税收。
如此一来,一个难题摆在了德国总理朔尔茨面前——若拒绝妥协,接下来势必会出现更多、来自各个行业的罢工情况,直至发生到与英法相似的程度;但要是做出妥协,就意味着对所有行业妥协,德国政府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将是巨大的。
只能说,德国与英法一样,都陷入了同样的危机,进退两难。
最后再来说说美国。
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再次发出警告称,如果国会众议院没能通过提高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方案,美国政府将面临“经济和金融灾难”,甚至触发“被迫关门”这一情况,耶伦呼吁“每一位负责人的国会议员都必须同意提高债务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中期大选结束后,国会众议院已由共和党人主导,而在这之前,拜登曾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就提高债务上限一事进行过会谈,但双方并未达成协议。很显然,不排除这是共和党故意针对拜登政府的又一体现。

不过,在过去,美国政府因为债务问题而被迫“关门”的情况并非没有发生过,上一次就是特朗普执政期间,而当时的众议长就是佩洛西。如今轮到拜登政府被“卡脖子”了,似乎有共和党对民主党还以颜色的意味。
但抛开美两党争斗不谈,导致美国政府深陷债务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还是美国如今日益严峻的通胀危机,同时这也是困扰英法德等国、引发罢工潮和抗议浪潮的本质原因之一。
在过去,西方凭借自身在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创建了所谓的西方霸权体系,自然能负担起对民众的高福利待遇承诺。
但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代演变,世界各国逐渐崛起,西方主导全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当初所谓的“一超多强”格局也正朝着“多超多强、多极化”方向发展,而西方霸权的日渐式微,便触发了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集体走向衰弱,承诺民众的高福利待遇无法实现,自然会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抗议、罢工潮。

再加上,俄乌冲突发生后,美西方对俄实施制裁,欧洲与俄能源脱钩,再次加剧了其本就面临着的能源危机,更加剧了通胀危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风景线”自然会层出不穷。
犹记得,3年前,参加完G7峰会的马克龙曾发出哀叹——西方,正在经历霸权的终结。如今来看,马克龙可谓一语成谶。
若美西方继续寻求对抗,执着于满世界煽风点火、胡作非为,与时代发展、世界主题相背离,不仅将进一步加剧衰败的进程,更将被时代所抛弃。
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美英法德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