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异禀”终将胜过“题海无涯”!

翠彤聊房产 2024-08-14 15:56:50

20年时间,我们培养了世界第一的工程师存量,这个一点不夸张。

重理轻文是我们一贯的特色,理科占比要70%左右,而这里边又有约50%的人选择了工科,也就是每年高考有35%甚至更多的考生,选择了工科。

每年近千万的考生,20年累计至少有5000万以上的工科生,这些人是各行各业的工程师。

工科的最鲜明特点,就是按照既有形成的理论及实践方法,去快速的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尽管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创新和发明创造,但这些基本都是在大框架下边进行,基本都是“战术”级别的修修补补,出现颠覆性的技术迭代,靠工程师基本是不可能的。

比如:燃油时代的汽车工程师,可以在优化底盘的调教,可以改良汽车品控,可以营造的更加舒适,但这一切都是在“燃油”的前提下,工程师无法带你从“燃油”跃入“新能源”。

再通俗点讲,工程师就是按部就班的干活,把“活”干到精致及精益求精就好,仅此而已。

显然,在有5000万存量工程师的优势之下,我们“活”不但干的好,而且干的漂亮,不但工艺极高,而且依靠我们的吃苦耐劳品质,可以把成本打的极低。

从90年代的家电,到十年前的手机,再到近两年的汽车,基本都是靠着我们这样的优势,分别把日系、欧美系的产品,打的满地找牙,不但我们这的市场节节败退,在外边也让他们有了危机感。

但有一点必须清晰,家电的技术我们不是原创,手机一开始我们也是代工,高铁最早的也不在我们这里,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也不是我们最早提出来。

所有这些,我们都是依照相对成熟的技术方向,然后继续优化,提高我们的工艺水平,依靠我们较高的工程师素质,最终形成了物美价廉的产品。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会胜出?因为他们正中下怀,我们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储备了20年的优势,正好就是干这个的,现在的结果,应该也是预料之中。

问题时,当在现有“工科”维度之下,把所有对手都胜出时,除了“高处独孤求败”之外,我们也该进行“战略”动作了,不能一直停留在“战术”优化中乐不思蜀。

这就是,今天我们的人才体系要重塑的重要原因,要从“战术”到“战略”,这就不是工程师可以完成的任务了,纵是有5000万体量的巨大优势,但“战略”的胜出通常都不是数量或体量的优势。

往往他们都藏在少数人的头脑里。

可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想去寻找这样的人时,已经无法通过现有中高考体系去识别出来,这些人已经满全埋没在拥挤的高考之路中。

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年,往往是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他们靠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敏感的思维,而以“考分”致胜的高考,偏偏只要通过“题海无边”的刷题战术,就可以明显的提高分数,甚至刷到名校乃至清北都有这个可能。

因为你所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是大方向锁定的,无非是个难度高低而已,理论上,只要我加强刷题数量和难度,就有极大的可能,覆盖到高考所能到之处,这样刷题效果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而这些,偏偏不是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所擅长的。

所以,这就是目前我们遇到的困惑。

我们所要之人,无法从现有中高考体系中产出,甚至是选择出来的难度比较大,每个名校招收的高分孩子,最终进入大学后,发现并不是想要之人,某种意义,这是种浪费,也会贻误机会。

既然问题出自中高考的选拔体系,那就从这里改变。

刷题能够致胜的根本原因,在于考试的可预见性,因为可以预见,所以就可以有方向,有准备的刷。

那么,下一步一定是在考试的内容中,加入不可预见,甚至根本就不是课本中,这些内容可以来自发散,也可以来自想象,更可能来自从小到大的积累,唯独不可能来自书本,更不可能来自教培。

而这个比例,可能是10%,也可能是30%,总之,看我们到底有多急切了。

0 阅读:14

翠彤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