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文化的起源

沃唐卡 2025-02-08 13:18:02

为啥有的人一辈子钱多得花不完,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却穷得叮当响,一辈子都和富贵无缘呢?这事儿对于古代那些生活条件差、知识也不多的人来说,真是个大难题,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灵。

在这些神灵里头,财神出现得算是比较晚的。为啥呢?因为咱们国家以前主要是自己种地自己吃的小农经济,东西不多,大家对于发财的欲望也没那么强烈。一直到了宋代或者更早一点,人们在新年的时候才开始有了禄马和财马的说法。古代人特别看重功名官职,因为有了官职就有固定的俸禄,有了俸禄才能生财,所以禄马慢慢就变成了财神的早期样子。

到了北宋,民间买卖交易特别红火,大家开始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贴财神年画,财神作为民间信仰就这么出现了。财神信仰一传出来,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不光是做生意的人喜欢,各个阶层的人都开始信财神。这样一来,敬财神就成了大家追求财富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到了明代,大家开始固定地认为一两个或者几个神就是财神,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赵公明、比干和关公他们几个。说到财神赵公明,他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

财神在道教里可是个很受欢迎的神仙,老百姓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大家通常把财神分成“正财神”、“偏财神”和“准财神”几类,但要说信仰最广的,那还得是“正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全名赵朗、赵玄朗,也有人叫他赵公元帅或赵玄坛,他是终南山下周至赵代村的人。据说在秦朝时,赵公明就跑到山里去修行,修炼得特别好,后来被玉帝封为了神霄副使,负责管三界、巡九州的大事。

到了汉代,道教的张天师在青城山炼丹时,找赵公明来保护丹室。等丹炼成了,张天师就分了点丹药给赵公明吃。吃了丹药后,赵公明长得跟张天师一模一样了。于是,张天师就让他永远守着玄坛,所以赵公明又叫“玄坛元帅”。

赵元帅本事可大了,能呼风唤雨、除病救灾,还掌管公平正义。要是有人想买卖求财,只要向他祈祷,基本都能如愿以偿。在《封神演义》里,姜子牙还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让他管着四位神仙,一起负责天下的财库。

所以,老百姓都特别尊敬赵公明,把他当作财神。在道教宫观里,赵公明的财神像通常都是黑脸、浓胡子,戴着铁帽子,骑着黑虎,手里拿着银鞭和元宝,全身武装,看起来有点吓人,因此大家也叫他武财神,觉得他能带来好运和财富,特别是对那些做生意的人来说。

后来,人们还把春天的神青帝和赵公明放在一起,称为“春福”,过年时经常把他们贴在门上,希望家里能有好运气和财富。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73-182295的四臂观音唐卡: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