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甘露好药

沃唐卡 2025-02-03 12:06:11

佛法,对机受用是甘露好药,愚钝不识之人则成毒药

佛陀晚年在最后宣说的《涅槃经》中,有这样一段让人心情沉重的话:

如是大乘典 ,亦名杂毒药,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

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

佛法大乘经典的教义,包含了深奥圆满的一切智慧,如菩萨道的普门示现精神、空性的智觉明了身心的理论等等。这些经典本身都是良“药”,因为能够帮助需要的人解脱内心虚妄烦恼、获得真正的圆满智慧。

对于一个善根深厚的“智者”来说,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大乘经典中的深刻道理,而且深信不疑。

就像身体有病,知道自己的病因,根据症状对应摄取良药。

智者能够对应自己现阶段的修持状况,吸收经典中的相应教导言词,将其转化为修正自己身心言行的修行能量,从而获得切底的解脱和觉悟。

正知正见的修行人,能够理解“空性”不是虚无的绝对“空”,而是一种对事物真相的深刻洞察和理解的智慧,从内心上破除对世间事物的虚妄执着。

而“愚人”由于缺乏善根和相应的智慧,不能完全理解经典的真实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些经典可能就会成为“毒药”。

比如,执意片面地理解佛教的“无”、“无我”观念,就会陷入虚无断灭的误区,认为人生切底毫无意义,从而迷失方向。

甚至产生了邪知邪见。

这段话也警示修行人在佛法及经典的传播过程中,如果弘法者没有去观察考虑接受人的理解能力,而说出的教义,由于听闻者基础智慧相差悬殊,不相应而起烦恼或毁谤佛法,就会成了“毒药”。

或者自己的修持没有达到要求,也没有在经典中印证,或是大德修行过来人的认可,以自己的知见对经典歪曲解读对人解说,这也会使得本应是“甘露”的经典或教义变成了“毒药”。

这也提醒学佛的修行人,在说教义时需要观机因人施教。对于初学者,要从浅显易懂的教义入手,逐步引导深入学习。

对于有一定基础和善根的人,可以讲解更深层次的佛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经典真正发挥其“药”的作用,而不是使其成为“毒”。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8-108473的绿度母唐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