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它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自2020年发布以来,今年刚进入第5年,这期间经历过无数的风波,从最初的疯狂报名,到之后的遇冷,再到如今的趋于理性。关于强基的讨论从没停止过。而伴随着这些风雨,强基已经成为了除普通高考之外,进入985名校人数最多的招生渠道。2024年强基的报名工作已经陆续结束,来看看有些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2024年参与强基计划的仍然是全部的39所985高校,而报名人次则是突破了90万,达到93万左右,相比2022年和2023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同2021年的巅峰时期相比,仍然只有那时报名人次的不到一半。
强基计划刚发布时,许多人是冲着“低分高就”报的名,这种思想在2021年达到了顶峰,当年报名人次超过了180万,达到了187万多人次。但随着对强基计划的了解,许多人才意识到强基计划的专业都是基础学科,未来就业难度大,因此在2022年报名人数断崖式下跌,只有86万多人报名。自此之后的两年,报名人数呈现缓慢增长,到2024年才回到巅峰时期的近一半。其实除非强基计划的专业出现大幅变动,否则想要再现巅峰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2024年报名最多的还是北京大学,达到了46271人次,比2023年增加了3718人。排名第2的则是清华大学,突破了4万人次大关,达到了42436人次,较2023年增加了5427人次。作为国内最顶尖的2所大学,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最大的赢家却不是它们,而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报名人次从2023年的28841人次暴涨12472人次,同清华大学一样突破了4万人大关,达到41313人次,同清华大学的差距仅有1123人次。
哈工大作为C9高校中唯一的工信部直属大学,被称为“国防七子”之一,工科实力极为强大,在航天领域、机器人领域等硬核领域中都非常出名。虽然它的位置在哈尔滨,却拥有威海和深圳两个异地校区,极大的改善了它的区域劣势,近几年它的热度也是一直高涨,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一所高校。今年它的报名人次突然暴涨约43%,也是让人大感意外。
不过从它的强基招生专业中或许可以发现一点端倪:强基一般都是招收非常基础的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但哈工大的招生专业中却增加了核工程与核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这些相对偏工科,更容易就业的专业。这个举措是2023年就出来的,但或许是因为当时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因此直到2024年才迎来了报名人次的大爆发。
除了它之外,大连理工大学也迎来了报名人次的大爆发,从10701暴涨了一倍多,达到了22213人次。兰州大学也从19908人次暴涨近一半,达到了29535人次。连同哈工大一起,这3所大学成为了这次强基计划报名人次中的最大黑马。当然,报名人次的暴涨带来的便是它的录取分数线或许也会跟着涨高不少。
而除了这3所大学报名人数大涨之外,今年还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革,一些高校出台了对数学好的考生“破格录围”的新政策。据统计,在全部39所招生高校中,有8所高校推出了类似的政策,虽然各自的规则有些不同,但相同的是“只要数学考的足够好,就能被破格录围”。这一改革,无疑将数学学科推到了史无前例的地位。
许多人觉得数学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所有的基础学科都是其它学科的根基,没有它们,整个科学体系都将崩溃。不管是建筑、水利水电这些和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行业,还是航空航天、核聚变、电子芯片等前沿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被誉为“工科之母”,其地位自然可想而知。在高考中,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数学都是必考的科目,而且分数占比也比3门选考科目要高出许多,可以说我国对数学还是很重视的。
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丘成桐教授在2024年4月30日的一个讲座上,却说“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此话一出,震惊四座,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人批判,也有人赞同。不过从国际上的数学大奖获奖者来看,我国确实只能算是数学大国,而称不上强国。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阿贝尔奖、高斯奖、克拉福德奖等等国际上著名的数学奖项中,获奖的多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数学家,而中国的数学家则寥寥无几。
如今强基计划将数学的地位再次拔高,自然是一个好现象,只不过按丘成桐教授的说法,国内的体制是否能培养出杰出的数学大师还是一个未知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破格入围”并不等同于“破格录取”,只是给了数学成绩突出的考生一张额外的入场券而已。破格入围考生仍然需要同其他考生一起参加后续的体检和测试。
强基计划刚刚实施第5年,许多政策都尚在摸索之中,充满着变数。考生家长还需要多多关注各校的招生章程,避免踩坑的同时也能发现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