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分享经验,种植玉米施好四肥,棒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霜华未央 2025-03-21 09:36:52

**老农分享经验,种植玉米施好四肥,棒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你知道吗?在天津西青区的沙窝村,清晨的阳光洒在沙质土壤上,泛起一层细细的银光。老农张大爷蹲在地头,手里捏着一把玉米苗,眉头紧锁。这片沙质土壤虽然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种植玉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大爷心里清楚,要想玉米棒大、籽粒饱满、产量高,施肥可是关键。

去年霜降那天,张大爷像往年一样,早早地来到地里。他记得很清楚,那天的气温骤降,清晨的露水在沙地上结了一层薄冰。张大爷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玉米苗的生长情况。他发现,有些玉米苗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显然是营养不良。张大爷心里暗自叹息,去年的教训历历在目,玉米空心的问题让他损失惨重。

张大爷回忆起三年前的,那时他为了追求高产,盲目施用了大量的氮肥。结果,玉米长得倒是快,但到了收获季节,玉米粒却干瘪得像小石子,空心的玉米棒占了约六成。张大爷看着满地的“畸形玉米”,眼眶发红,心里五味杂陈。那一年,他的收入锐减,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今年,张大爷决定改变策略,科学施肥。他请教了村里的老把式,总结了种植玉米的“四肥”经验。第一肥是基肥,播种前,张大爷在沙质土壤中施入了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沙质土壤虽然透气性好,但保肥能力差,腐熟的农家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磷钾肥则有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播种的时间也很关键。张大爷记得,白露前3天是最佳的播种时间。那时,气温适中,土壤湿度适宜,玉米种子容易发芽。播种后,张大爷每天都会到地里查看土壤的湿度。凌晨五点,天还没亮,张大爷就打着手电筒,蹲在地头,用手指轻轻捏起一把土壤,感受土壤的湿度。如果土壤干燥,他会立即浇水,确保玉米种子有足够的水分发芽。

三周后的清晨,玉米苗破土而出,张大爷看着一株株嫩绿的玉米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时,他开始了第二肥的施用——追肥。张大爷选择在玉米苗长到膝盖高时,施用了氮肥和钾肥。氮肥可以促进玉米苗的生长,钾肥则有助于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张大爷用钢尺量了量玉米苗的高度,发现大部分玉米苗都长得差不多,心里踏实了许多。

张大爷并没有掉以轻心。他知道,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非常重要。一个月后的一个清晨,张大爷发现有些玉米苗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他立刻意识到,这些玉米苗可能缺肥了。于是,他迅速施用了复合肥,补充了玉米所需的微量元素。果然,几天后,这些玉米苗恢复了生机,叶片变得翠绿,生长速度也加快了。

到了玉米抽穗期,张大爷开始了第三肥的施用——穗肥。这时,玉米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期,穗肥的施用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张大爷选择了高钾复合肥,施用在玉米根部周围。他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挖开土壤,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根部,然后轻轻覆盖上土壤。这样,玉米根系可以充分吸收肥料中的养分,促进玉米穗的分化和发育。

张大爷还特别注意施肥的时间节点。他记得,玉米抽穗后的72小时是黄金期,这时施用的肥料可以被玉米迅速吸收,效果最好。于是,他每天都会到地里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确保在最佳时机施用肥料。

最后一个关键时期是玉米灌浆期,张大爷开始了第四肥的施用——粒肥。这时,玉米籽粒开始饱满,灌浆期是决定玉米籽粒大小和重量的关键时期。张大爷选择了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肥料,施用在玉米根部周围。他知道,尿素可以提供氮元素,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磷酸二氢钾则有助于提高玉米籽粒的千粒重。

沙窝村的清晨,阳光洒在沙质土壤上,泛起一层细细的银光。张大爷蹲在地头,仔细观察着玉米的生长情况。他发现,今年的玉米长得比往年都要好,叶片翠绿,穗大粒多。张大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

霜降那天,张大爷早早地来到地里,准备收获玉米。清晨的露水在沙地上结了一层薄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张大爷用镰刀轻轻割下一株玉米,剥开苞叶,露出金黄的玉米粒。他发现,今年的玉米粒颗颗饱满,棒大籽多,真是丰收在望。

张大爷的邻居李大姐也来帮忙,她凌晨五点就起床,打着手电筒检查土壤湿度。李大姐说:“沙质土壤虽然透气性好,但保水能力差,必须时刻关注土壤的湿度。”她用手指轻轻捏起一把土壤,感受土壤的湿度,然后决定要不要浇水。李大姐的经验丰富,张大爷对她十分佩服。

在沙窝村,像张大爷和李大姐这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成功解决了玉米空心的问题,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张大爷常说:“种植玉米就像养孩子,既要细心,又要耐心。”他总结的“四肥”经验,成了村里种植户的宝贵财富。

您觉得是土壤决定品质还是农时把控更重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张大爷的心头。他知道,沙质土壤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施肥方法和农时把控,就能种出优质的玉米。沙窝村的清晨,阳光洒在沙质土壤上,泛起一层细细的银光,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在这片土地上,张大爷和他的邻居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丰收篇章。每年的霜降时节,都是他们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日子。清晨的露水在沙地上结了一层薄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仿佛在为他们的辛勤付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