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轮塔组培污染防范与种植要点
在植物组培的世界里,九轮塔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九轮塔,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独特,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肉质草本植物。它不像绿萝在办公室里那么常见,九轮塔更多地是因独特的观赏价值被人们喜爱。
先来说说在组培过程中很头疼的污染问题。像有些网友分享的,在自己小阳台上尝试进行九轮塔组培,总是失败,最后发现是污染导致的。在一个南方潮湿的地区,比如广州,那里气温比较高,微生物繁殖快。如果超净台操作不规范,就特别容易带入细菌等污染物。有个华北地区的种植户老张,他刚开始接触九轮塔组培的时候,也不太在意超净台操作细节。他以为和以前组培普通花卉差不多,结果到了第3天,就发现组培苗发黄,有的还长出了菌斑,这都是污染造成的。
超净台操作规范是组培成功的关键。在启动超净台后,要先检查风速是否合适,一般要保证风速在每分钟0.3 - 0.5米左右。而且操作前要把要用到的器材如镊子、剪刀等都进行高温灭菌。这就像我们在家里做饭前要把厨具好好清洗一样,每一个小细节都很重要。当你拿起移液管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稳且准,避免碰到台面其他部位。在接种九轮塔外植体的时候,周围环境一定要干净,最好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周围环境中有尘埃颗粒,哪怕是一点点,都有可能在接种后的3 - 7天内让九轮塔组织受到感染。
生物实验室里也有守则。在实验室里,温湿度要严格控制。九轮塔适宜的温度在20 - 25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太高,像在南方夏天那种3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又没有空调调节温度的话,九轮塔的外植体就可能生长异常。湿度大概保持在60% - 70%,太干了外植体容易失水干瘪,太湿了又容易滋生霉菌。而且实验室的灯光时间和光照强度也有讲究。九轮塔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需要12 - 14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大概在1500 - 2000勒克斯左右。
这里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有个爱好园艺的大学生小李,他想在自己的宿舍种九轮塔,虽然宿舍不是实验室也不是专门的种植地,但他做了很多研究和准备。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控制好光照,把九轮塔放在靠近窗边,结果光照太强,没几天叶尖就开始发黄。后来他调整了位置,又按照网上的一些组培知识来处理外植体。在第二周的时候,发现外植体周围有白色物质,他怀疑是污染,赶紧重新做了一遍超净台的接种操作。
再来说说九轮塔和不同绿植品种的对比。和多肉植物玉露比起来,玉露喜欢凉爽的半阴环境,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稍微浇水多一点就可能烂根。而九轮塔相对更耐旱一些,在华北地区那种干燥的气候下,九轮塔如果放在阳台适当控水还能长得不错。它不像玉露那么娇弱,玉露到了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如果没有遮荫降温措施很快就会状态不好。还有和铁线蕨对比,铁线蕨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并且需要高湿度环境来维持叶片的生长。九轮塔在半阴环境下只要温度合适,对湿度的要求没有铁线蕨那么苛刻。铁线蕨在南方的雨季,湿度能达到80%左右才能长得好,要是湿度低一点,叶片就会发黄,九轮塔在湿度60%左右就可以。还有像文竹这种,文竹生长速度比较慢,需要经常施肥来补充养分,九轮塔生长速度相对稳定一些,不需要频繁施肥,一个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就可以。
在居家种植场景下,很多人把九轮塔当成一种独特的盆栽放在客厅或者书房。但是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说浇水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九轮塔多久浇一次水。有的网友说自己在家里给九轮塔浇水,一周浇三次,结果根系积水烂根了。实际上,九轮塔耐旱,大概半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还要看季节和天气情况。夏天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因为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但是也只能一周浇两次,而冬天如果温度低,就要减少浇水,1 - 2个月浇一次水都行。
在咖啡厅里看到有人用九轮塔做装饰的时候,也会发现它很娇弱。有一次我去一家咖啡厅,看到他们店里摆放了九轮塔盆栽,但是由于咖啡厅人来人往,空气流动性比较大,九轮塔很快就萎靡不振了。其实九轮塔在那种空气流通比较快的环境里,很容易水分流失过快而干枯。
九轮塔组培后的养护也很重要。刚组培成功的九轮塔苗,要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开始的一周内,让它适应散射光,不能直接晒太阳。我有个朋友在杭州,他把组培好的九轮塔直接放在太阳下,结果没几天苗就全都晒死了。而且在这个适应期,肥料也不能乱施,等过了一周后,可以施一点非常稀薄的液肥。大概一个月后,再根据苗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浓度。
在组培室,工作人员的手部消毒也很重要。手部消毒一定要严格进行,而且时间要够,像标题里提到的至少三十秒。这三十秒可不是随便滴几滴消毒液搓一搓就够了。要彻底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消毒干净。有些新入职的工作人员没有重视这个环节,在操作完后,九轮塔的外植体就被污染了。我在山东的一个植物研究所听到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实习生在接种九轮塔外植体前,手部消毒就敷衍了事,12个小时左右,接种的九轮塔外植体就开始发霉,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九轮塔组培过程中的光照也很微妙。如果光照不足,九轮塔的茎会变得细长脆弱,而且叶片会变小,颜色也会变淡。在东北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如果把九轮塔放在朝北的窗户边,光照条件差,就生长不好。但如果是用补光灯来补充光照的话,也要注意距离,距离太近也可能灼伤叶片。
在一些小型的家庭实验室或者自己做简易组培的时候,环境清洁更是容易被忽视。比如有个网友在家里的地下室做九轮塔组培,地下室灰尘比较多,而且湿度控制不好。做了几次尝试,九轮塔的组培苗不是因为灰尘感染而生长受阻,就是因为湿度太高长霉菌。这就提醒我们在做任何情况下的九轮塔组培,环境的清洁和温湿度的控制都不能马虎。
在办公室里养九轮塔,由于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条件有限。曾经有同事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养了一盆从花店买回来的九轮塔,一开始好好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问题。仔细检查发现是因为空气不流通导致根部无法正常呼吸,最后根系腐烂了。
九轮塔的病虫害防治也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在广东的一些种植基地,气温高湿度大,九轮塔容易受到红蜘蛛的侵害。红蜘蛛会把九轮塔的叶片咬出很多小孔,影响叶片的美观和光合作用。发现红蜘蛛侵害后,需要及时用专门的杀螨剂进行防治。而在北方地区,像陕西的一些种植户发现九轮塔容易受到蚜虫的干扰。蚜虫会聚集在九轮塔的嫩梢和嫩叶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这时候就需要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
在组培九轮塔时,培养基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营养成分会有差异,要根据九轮塔的生长需求来调配培养基。比如在土壤肥沃的江浙一带,如果调配的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当地的土壤类似,九轮塔可能在初期生长得更快一些。而在贫瘠的西北地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就要更丰富一点,以满足九轮塔的生长需求。
从九轮塔的组培到种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这就像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它的健康和成长。我们在关注各种绿植品种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九轮塔这种独特植物的特殊需求。
然而,我们在不断的种植实践和研究中,总会发现新的问题和疑惑。就拿九轮塔来说,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它的种植经验和组培数据,但每个地区的环境差异、季节变化等因素还会不断给种植带来新的挑战。比如在高原地区,九轮塔的生长会不会有独特的表现呢?它对特殊海拔高度下较低气压和紫外线强度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希望大家在种植九轮塔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有新的发现,分享更多的经验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