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说一次,我的第二次微创手术非常成功。
【教训】病情的第三次复发,完全是我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遵守医嘱,忘乎所以的结果。
一是我长期哄小外孙,经常抱着、背着,孩子不断长大,体重增加很快,我没有意识到,后来虽然觉得孩子沉甸甸的,也没有在乎。
二是,手术三年后,我又打起了羽毛球。开始打球还比较小心,打了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就放松了警惕。跳跃扣球、侧身救球,各种动作都来了。就这样,腿又开始疼了。最初的症状,在休息以后疼痛就很轻了,就还以为那属于劳累的情况,没想到病情复发。所以,断断续续地还在打羽毛球。直到休息了,也不见缓解,才意识到“坏事了!”
病情很快发展到了微创手术之前的严重程度,不断地喝止疼药。在往后来,一般的止疼药已经不管用了,托熟人开了〔泰勒宁·氨酚羟考酮片〕,这种用于重度疼痛的特效药。(我的一个同事也是病友,曾经问过我:你疼得哭过吗?我说,哭过不止一次,有时候真觉得『生不如死』!)
这次病情复发,让我彻底下了决心:作开放手术吧!
所谓传统的腰间盘开放手术,又叫“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就是在腰部切开5-10厘米的切口,把突出的椎间盘整个切掉,再植入融合器,在上下两个腰椎打上钉子,固定起来,让两个腰椎互相融合,长在一起。
本来做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首选医院应该是北医三院、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但是这几家医院的床位紧张,一时半会儿排不上,需要等待。还有,他们的住院条件也不太好。相比之下,部队医院的条件比较好。所以,选择了306医院。选择它其中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全军脊椎外科中心”在306医院。二是我的好几个同事,就是306的时任外科主任马华松给做的,而且都很成功。
当时北京的医院还不能在网上挂号。306医院,也不好挂号。我是在马主任出诊的时候,直接找到他,跟他说:“我就是冲您来的”让他给加了个号。
拍完核磁片子,返回诊室。马主任说:“你是老病号了,你自己看这片子,不做手术行吗?”不过,我还是问了一句“再做一次微创行不行?”“不行!因为你的情况不光是突出很严重,还有椎管狭窄。”马主任看出我还是有疑虑,安慰我说:“不用担心,现在这种手术成功率很高。”
于是,我第二天就住院了。然后是手术前的各种例行检查。手术是入院后的第四天进行的。这种手术需要全麻,说通俗一点,全麻实施麻醉后自己就跟死了差不多。
我的手术,前后一共进行了4个小时。纯手术时间不知道有多长,反正手术前后的准备和等待时间也很长。我被送进手术室后,就等了大概半个小时,一直没人管。做完手术,还要要等麻药过了,病人恢复意识,才能推出来。不过,我是直到被推回病房,才完全清醒过来。
手术方案跟图示的一样。把L4、L5之间的椎间盘去掉后,放上融合器,又在两个腰椎上打了4个钉子,用钛合金钢条链接固定起来。我的手术切口8厘米长。

腰椎间盘突出的融合手术
手术后,需要24小时的一级护理,监视各种指标。全麻后还需要吸氧,每天做三次雾化清肺。当天晚上输液进行到半夜两点多。
手术后,要等到肠道排气(也就是『放屁』),然后才允许吃东西。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放屁』竟然成了一个期待!
所以,开放手术风险大,不仅是手术刀口创伤大,有愈合风险,还有其它许多风险。首先就是完全麻醉带来的各种风险。另外就是全身麻醉期间,患者无法自主呼吸。需要在气管里插管子,使用呼吸机。麻醉会让膀胱肌肉松弛,患者无法自主排尿,还要插尿管。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手术前一天晚上绝对不能吃东西,还要『灌肠』。这个一定要认真听医生的。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病人在全麻状态下,肌肉松弛了,如果肠胃里有东西,可能会返到食道等部位,有会造成堵塞窒息的危险。
开放手术的术后康复非常重要。从术后第二天开始,就要不断的活动腿脚,包括抬腿、活动脚踝等。一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二是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三是促进神经恢复。
手术后的一周之内,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决。前三天有尿管,小便不用管,拔尿管之前还要锻炼憋尿。
大夫要求第三天就坐起来,并且可以能。我比较保守,等到第六天,预定的刚性护腰到货后,戴着护腰才敢起床下地。这时候,伤口也不疼了,麻药作用也没有了,真正体验了一下手术后腰腿的状况,一点疼痛也没有了。这种感觉非常好,特别是走到窗前,看到外面车水马龙的大街,有一种『解放了』的心情。
术后两周后出院了。为了保险起见,我老伴担心路上颠簸,在她的坚持下,叫了一辆120。在救护车上,一路都是躺着。另外它的床都有减震器,的确舒服。实际上,费用也比出租车也贵不了多少。(未完待续,下次讲康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