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恰似人内在的精神坐标,涵盖着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它宛如指南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选择。正确的认知,如同在迷雾中点亮的灯塔,引导人们找到前行的正轨;而错误的认知,却易使人们误将偶然当作必然。选择,又如同命运的画笔,勾勒出人生轨迹,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存在着因果逻辑,选择为因,命运为果。那么,人的认知源自何处呢?认知通常由人的出身背景、所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生经历共同塑造。一般而言,认知存在四个层级。
是认知划定选择的范围,选择则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命运的轮廓!
第一层:浑然不觉的懵懂
处于这一层级的人,往往自认为无所不知,呈现出一种人定胜天般无知无畏的状态。这类人见识有限、阅历浅薄,却轻信所听闻的诸多信息。他们仿佛生活在四维空间的狭小井底,拒绝接纳不同观点,排斥异样声音,对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视而不见。他们对上谄媚、对下欺压,一心追逐利益,盲目自负且愚昧无知。一旦手握些许权力,便刁难他人,遭遇困境时则抱怨命运不公,只求安稳度过余生。这类人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只能被动地被时代潮流裹挟前行,甚至连自主选择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第二层:自知不足的探索
老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层级的聪明人,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某些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同时对未知领域怀揣着强烈的好奇与求知之心。然而,面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与信息的海量冲击,他们虽深知自己的不足,却时常在寻找方向与方法的过程中迷失,不知该如何行动,从而陷入焦虑之中。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无奈、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无所适从,以及生存与生活的重重压力,他们内心满是焦虑。
第三层:清晰自知的领悟
处于这一层级的人,凭借持续的学习与实践,洞察到事物的本质,探寻到事情的规律,进而提升了自身认知,能够明确知晓自己的能力边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范畴。但即便掌握了世间诸多道理,有时仍难以顺遂地过好一生。毕竟,现实世界以物质为基础,缺乏物质支撑的道理仅仅是空洞的理论。所有理论唯有实现物质变现,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却无力改变现状,只会徒增痛苦。明知错误,却无可奈何,最终可能走向沉沦或毁灭。
第四层:大智若愚的超脱
这一层级可谓认知的至高境界,大智若愚之人能够重塑自身认知,果断与过去的束缚断舍离,秉持“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豁达态度。他们的强大之处在于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具备系统重建能力,随时都能重新出发。这类人能够直击问题核心,聚焦于科技关键要点、物质分配以及生产能力,不被问题表象所迷惑。当察觉到问题难以解决时,他们绝不纠缠,而是超越问题本身,让问题自行消散,专注于构建属于自己的系统。
综上所述,认知决定选择,选择铸就命运,那么又是什么决定认知呢?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认知。所处的层面不同,所看到、所知晓的事物便截然不同。如今,我们身处四维空间(包括一维现实社会、二维互联网空间、三维数字化空间、四维智能化空间),所处空间不同,看到的风景各异,也由此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