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有何隐情

锵锵文史局 2023-04-22 17:14:21

如果说哪段历史时期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那三国时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涌现出大量的名臣良将,为后世留下无数谈资,还诞生出一部惊世名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这本巨著虽然有不少天马行空的艺术加工,但是其对历史的还原在明清诸多演义小说中依然是佼佼者。里面的不少情节至今依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为很多人津津乐道。

当然,小说毕竟不是纪实文学,作者势必要进行取舍。比如罗贯中就有意淡化了汉末四国并存的局面,着重描写了魏蜀吴之间精彩纷呈的对抗。那么,被忽略的那一国又是谁?

公孙度占据辽东

《三国演义》的内容综合来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依次是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争雄和三家归晋。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以及三国争雄这三个部分。因为这段时间涌现的英雄人物极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将谋臣。

诸葛亮去世后,《三国演义》正式进入三家归晋的阶段,而这部分内容不少读者都兴趣寥寥。这就导致后期的一个关键性情节——司马懿灭燕国被人匆匆略过了。

而这个燕国就是当时和魏蜀吴三国并存的政权,不过它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被详细描述,仅仅是一笔带过。

这个所谓的燕国其实建立在当时的辽东地区,最初割据这里的是汉末的辽东太守公孙度。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前期出现过一位北方枭雄名叫公孙瓒,他占据的是幽州地区。虽然都姓公孙,但公孙度和公孙瓒却完全没有关系。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孙瓒出生于辽西,而公孙度则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年幼的时候随着父亲一起迁居到玄菟郡。

公孙度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他虽然是小吏出身,却凭借个人能力做到了尚书郎、冀州刺史,在官场中颇有声望。

公元190年,他在同乡徐荣的推荐下,得到了董卓的青睐,被后者任命为辽东太守。

《三国志·魏书》中对此有记载:后举有道,除尚书郎,稍迁冀州刺史,以谣言免。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之后,很快便展现出了名臣风范,不但严厉打击了当地的豪强势力。

还颁布了多项优秀的政策,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获得交口称赞。

董卓被刺后,中原地区陷入群雄争霸的混乱局面。而公孙度对逐鹿中原并没有兴趣,他只是想把辽东掌控在自己手中。

好在当时的豪强对偏远的辽东并不感兴趣,这就给了公孙度充分的时间去掌控此地,他很快便训练一支出忠于自己的军队,彻底站稳脚跟。

不仅如此,公孙度还利用辽东远离战火的优势,吸引了中原地区很多优秀的人才。有了这些人加入后,公孙度的实力飞速提升,在与高句丽和乌桓的战斗中多次取胜。

很快,公孙度便彻底占据了辽东半岛,随后他又通过联姻的方式彻底收服了夫馀国王,随后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隋书》中记载道:东明之后,有仇台者,笃于仁信,始立其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孙度以女妻之,渐以昌盛,为强国。

燕国的旋起旋灭

公孙度去世之后,把辽东太守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公孙康。后者在《三国演义》中也曾短暂出场,正是他把袁尚、袁熙兄弟的首级献给了曹操,因此被后者封为襄平侯。

公孙康的能力非常出众,他继承父亲的太守之位后励精图治,让辽东军的实力再获提升。随后,他率军击破了高句丽的国都,将攻下的大片领土设为带方郡。

公孙康去世之后,因为两个儿子都非常年幼,所以辽东太守的位置暂时落入其弟公孙恭之手。但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成人后,很快便从逐渐沦为废人的叔叔手中夺回太守之位。

《三国志》中对此有记载:初,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太和二年,渊胁夺恭位。明帝即拜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公孙渊成为辽东太守后,采取了家族一贯的策略——恃远不服,即凭借地利继续割据。

这个策略在一开始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中原王朝当时陷入一片混乱中,后来魏蜀吴三国之间又争斗不休,根本就没空搭理远在天边的辽东公孙家。

而且公孙度和公孙康都有自知之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希望能割据辽东。

但是公孙渊却很有野心,他不甘心屈服于曹家之下,总想着能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于是在成为太守后不久,公孙渊就开始和孙权眉来眼去,甚至以向后者称臣为代价换取支援。

孙权对公孙渊的示好非常受用,他不顾群臣的反对向辽东提供了大量的财宝和物资。然而这些东西送到后,公孙渊却忽然反悔了,他担心此举会得罪曹魏。

因此收下财宝后,公孙渊果断击杀了孙权派来的使者,并将后者的首级送到魏国。此举让魏明帝大喜,遂将其封为乐浪公。

《三国志·公孙传》对此有清晰记载: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

这一次的成功操作让公孙渊的野心愈发膨胀,渐渐有了自立为帝的想法。公元237年,因为公孙渊拒绝魏明帝的征召,后者派幽州刺史毌丘俭攻打辽东,却被轻松击败。

酣畅淋漓的胜利让公孙渊愈发骄狂,决定不再遮掩其野心。没过多久,公孙渊便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还设置百官。至此,天下进入了四国并存的阶段。

但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短,听到公孙渊称帝的消息后,魏明帝召回了司马懿,后者于公元238年发兵攻打辽东。公孙渊无力抵挡,不到三个月就被司马懿击溃,燕国灭亡。

《三国志·司马懿传》中记载:壬午,渊众溃,与其子脩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

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

就这样,在辽东称雄几十年的公孙家彻底消散在了历史的烟云中。

罗贯中为何排除燕国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会淡化燕国存在的痕迹。

首先,它持续的时间很短,仅仅不到一年就被司马懿轻松消灭了。在不少历史学家看来,燕国甚至算不上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家,毕竟它连正式的建国和称帝仪式都没有。

其次,燕国建立后没多久就再次向孙权称臣,在此之前还多次向魏国卑躬示好。

本质上来说,它始终就是个地方性的割据势力,距离一个真正的国家政权还有很远的距离。

最后,从公孙家这几十年的发展经历就能看出,他们和中原王朝的联系其实并不密切。这个家族的主要军事活动就是打击周边的外族,比如大名鼎鼎的高句丽和乌桓。

他们基本上只和魏国单方面联系,而且存在感还不高。如果最后的灭国之战里能够给曹魏带来一些麻烦,那还值得说道。

可偏偏不到三个月就被司马懿轻松剿灭了,罗贯中自然就懒得描绘了。

最重要的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它并不是历史纪实文学。小说想要写的好看,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

而整本三国的主视角被罗贯中放在蜀汉这帮人身上,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才是整本书中篇幅最多的角色。

而辽东的公孙家和蜀国之间是一丝联系都没有,如果花费大量的篇幅去介绍燕国,会明显地偏离主线。因此,罗贯中最终选择了对辽东的公孙家一带而过,这样的处理是更符合小说写作逻辑的。

公孙家的深远影响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存在感近乎于无,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公孙家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首先,公孙家在辽东经营的几十年里,维系了中原王朝对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要知道,在东汉末年,乌桓和高句丽这两个强大的民族已经崛起。尤其是高句丽对大汉在朝鲜半岛和东北的领土一直非常觊觎,曾经先后对玄菟郡和乐浪郡发动进攻。

如果不是公孙家镇守在辽东,这些领土很可能早就被高句丽占据了。

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西晋陷入八王之乱后,朝廷对边境地区的掌控力骤降。高句丽抓住这个机会发动进攻,在公元313年,吞并了位于朝鲜半岛的乐浪郡。

其次,公孙家在辽东的经营还让后者正式成为了汉家儿女的领土,之后再也没有丢失过。

在此之前,汉武帝虽然拿下了辽东和朝鲜,并且在这里设置郡县,还派去了不少的官员和汉民。

但是很长时间里,朝廷对辽东的掌控一直浮于表面。因为愿意到这里的百姓很少,到处都是地广人稀的状态。没有汉民的支持,朝廷的统治自然很难深入。

而公孙家经营辽东之后,不仅开垦出大量的土地,还让这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为了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大量受战争影响的中原汉民纷纷选择迁徙到这里。

就这样,在公孙度等人的经营下,辽东的人口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朝廷对此地的掌控力也得到了明显加强。

如此看来,虽然公孙家对辽东的经营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完成了对辽东的建设,扩大了中原王朝实际掌控的疆域。

结论

总的来说,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选择对燕国和公孙家一带而过是很合情合理的,否则极有可能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演义小说本就不可能在介绍历史上做到面面俱到,能重点展现汉末群雄和魏蜀吴三国的风起云涌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但公孙度及其后人的历史功绩不应被遗忘,后世的中原王朝能顺利掌控辽东,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公孙家在此地的几十年经营。没有他们,高句丽恐怕早就势大难治了。

24 阅读:38924
评论列表
  • 2023-04-23 17:18

    袁术也登基称帝过,并且袁术手拿传国玉玺,怎么也比公孙正规点,戏份也比他足的多。袁术都没被承认。

    网友 回复:
    袁术是地下城亡灵大祭司吧,狗屁的称帝,跟闹着玩一样
    小二拍 回复:
    骷髅王,亡灵族酋长
  • 2023-04-30 22:07

    低智也够哗众取宠!

  • 季凌 11
    2023-04-23 22:38

    没什么隐情,就是罗贯中没去过

  • 2023-04-27 17:42

    我以为是慕容复老家

  • 2023-04-22 19:14

    小编,去认认真真读一遍三国演义,看看罗贯中写了没有。

  • 2023-04-29 20:27

    正史也是三国志

    十步一杀 回复:
    笑死人了[呲牙笑]
    爱尚蜜雪 回复: 十步一杀
    怎么
  • 2023-04-25 11:51

    以元末为背景意淫出三国演义 ,罗贯中确实有能耐

    空想家 回复:
    据说早有说书人在说三国故事。有他编的也有别人编的他收集汇总。
  • 2023-05-01 13:21

    读书不是只看书名就叫读过书了。

  • aoe 5
    2023-05-04 13:13

    因为你罗大爷是元末明初人,他写三国是在映射当时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家的割据政权

  • Ysms 4
    2023-05-02 22:42

    加上董卓是四国,袁绍,孙坚,曹操

    睡不醒 回复:
    当时是双袁争霸,曹孙都是双袁马仔,袁术空有实力没有脑子,袁绍有脑子有实力但是病死了,要是当初袁绍跟袁术是一个妈,天下早姓袁了
  • 2023-05-11 02:12

    营销号别胡说了,就问你台湾属于中国吗,燕国和魏国就和台湾和大陆一个关系

  • 2023-04-23 12:17

    百国演义也不为过

  • 2023-04-30 20:02

    我就喜欢用公孙度破局[得瑟]

  • 2023-05-01 14:32

    《七擒孟获》中的南王孟获也讲的不太具体[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5-01 19:29

    罗贯中跟你说的么

  • 2023-05-02 18:39

    破大点地,群雄逐鹿也没存在感,只有棒子国影视剧里他才是头号大敌[笑着哭]

  • 2023-05-07 18:16

    你好厉害呀,还知道个辽东公孙家,真的太棒啦

  • 2023-05-12 10:20

    这个时候你搞出个燕国出来,问过韩国人了吗[得瑟]

  • 2023-04-22 19:34

    现在是四国演义,中美欧俄演义

    神奇的海螺 回复: 摩羯座林林
    弱?[横脸笑]你怕是有什么误解
    摩羯座林林 回复:
    说难听点,欧洲要是一国那还真不好打,就现在这鸟样,真打起战四国里就是最弱的
  • 2023-04-24 17:18

    既然是三国演义,自然主要是三个国家的事情,怎会有第四个国家的事情;而且公孙度那只能算政权,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的分封,怎么会有人承认那是正式的国家呢,所以当时不少人都刻意躲避公孙度,不愿与其一同共谋所谓大事;不过公孙度在平定东北地区以后,有派兵渡海攻占了青州沿海地区,还设置了营州及其刺史,不知道这是响应董卓从后方夹击关东联军,还是自己寻机趁隙而为,这应该是一处需要考察确认的地方。

    一二三 回复:
    第一次听说正式的国家需要别人分封!
  • 2023-04-30 02:09

    白马义从?

    我是好宁 回复:
    那是公孙瓒
  • 2023-05-01 10:24

    你问问陈寿为啥写的史书叫《三国志》,是不是也有什么隐情

  • 2023-05-13 01:12

    哗众取宠

  • 2023-04-29 09:23

    就一个写小说的,跟他较什么真

  • 2023-05-02 12:19

    这是小说 小说呀 你跟他叫什么劲[笑着哭]

  • 2023-05-03 01:58

    按照这逻辑,南蛮孟获也是一国

  • 2023-05-03 15:40

    小编没啥写了,回家睡觉去吧

  • 2023-05-07 19:36

    ????不是写了吗?[鼓掌][鼓掌][鼓掌]

  • 2023-05-01 10:50

    士燮呢

  • 2023-05-06 10:18

    历史只会记载那些有代表性有研讨和参考价值的历史事例。春秋战国起码几百上千诸侯国,不可能都写,燕国算不上一国,时间太短,也不被承认。

  • _-_
    2023-05-06 14:08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操说话从不啰嗦

  • 2023-05-07 00:15

    这个小编的意思是:武侠小说中,每个门派的掌门人都的是主角了?

  • 2023-05-10 19:13

    棒子国

  • 2023-05-16 11:27

    小编自己都知道为什么,居然写了这么长一篇废话,还问罗贯中为什么,这应该是吃太饱撑着了吧

  • 2023-05-17 13:28

    还有个公孙氏建立的、被司马懿给灭了